聊斋志异中有深意的故事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的作者蒲松龄却有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传言中,蒲松龄屡次考不中,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蒲家庄。

而他平日除了当个教书先生而外,也少鲜与官场人来往,其余时间便是将满腔的忧虑、愤懑和郁结都倾注在创作上,他创作的正是《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中有深意的故事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1)

但有一天,他接到了当朝宰相差人送来的一份请帖,要宴请于他。

当朝宰相与他是旧友同窗,知道他心情不好就想和他小聚以宽心。

蒲松龄却对此类请帖深恶痛绝,因为在他看来,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当官的还只顾吃喝玩乐,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讽刺的事。

聊斋志异中有深意的故事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2)

他不想去,又不想得罪宰相,于是他对送请帖的人说:“我身体不适,不能前往,请望告其宰相,请他谅解。”

他妻子在一旁听到丈夫不愿意去赴宴,多少也知道他的心思,可还是认为他的做法不太妥当。

于是,他妻子对他说:“你这样做不好,你与他本就是同窗读书,多年情谊,如今人家当了官也没忘记旧友,还想着与你叙旧,你如果不去,不仅是得罪宰相,也是拂了旧友的一片好意。”

蒲松龄想了许久后,最后还是决定赴宴。

他来到宰相家后,宰相以礼相待。

但在席宴开始后,蒲松龄便发现了蹊跷。

两位女使抬着一盆鱼汤送上桌来。

鱼汤混浊,深沉,竟只见汤,不见鱼。

宰相这才解释说:“兄长请包涵小弟所为,小弟知兄长心中郁结,兄长入官场以来一直坚守清洁廉明,不肯踏入世俗烟尘,胸有抱负而无所施展。今日宴请是想请兄长尝试一下怎么浑水摸鱼。若兄长能参透这其中的道理,心中所想也必能施展。”

蒲松龄一听他这么说,顿感不悦。

他认为人生就该出污泥而不染,若为官不廉,百姓何为。

可在宰相府内也并未多说什么,于是打算过几日再来回敬宰相。

果不其然,过了几天后,蒲松龄也宴请了宰相。

宰相以为他想通了,便欣然前往。

然而,在看到蒲松龄那陋室时,宰相颇为唏嘘,心里也不由产生怜悯。

聊斋志异中有深意的故事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3)

两人谈及过往,宰相心中感叹,当年同窗读书时,兄长的学识远超于我,但如今兄长只因性情刚直,又不肯趋炎附势,加之无钱打点,竟没想到会落到如此地步。

宰相心中感叹,欲取银两与兄长,蒲松龄坚决不收。

宰相见他还是如此刚正不阿,也只能作罢。

蒲松龄也只是和宰相叙旧,丝毫不提赴宴事。

两人相谈许久,宰相渐渐饥肠辘辘,时不时朝外张望。但直到太阳偏西将落,这宴席仍没有动静。

宰相饿得实在有些忍不住了,只能直言问蒲松龄:“不知兄长要何时才开宴?”

聊斋志异中有深意的故事 聊斋志异的故事耳熟能详(4)

蒲松龄随口答:“大人今日已与阳为伴用席结束,还需设何宴?”

宰相略一思忖,恍然大悟,兄长今日在这烈阳之下宴请我,却又以阳为伴所谏。

这个含义可一般啊。

这今日宴席吃进去不是满肚里的太阳吗?

那日宴请他吃鱼,劝他浑水摸鱼,今日他请我吃阳,这是在劝我当个怀抱太阳的阳官啊!

宰相挨了一顿饿,却也明白了蒲松龄的用意,也领悟了做官的道理。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故事怎么看呢?为官之道是浑水摸鱼得过且过?还是为民请命当个阳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