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

大约是公元前261年左右,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之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通过一系列征伐最终征服了印度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除迈索尔以外,统一了印度全境。随后,他皈依佛教,并立佛教为国教;公元325年,罗马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君士坦丁王朝的君士坦丁一世杀死了罗马帝国另外一名皇帝李锡尼,统一罗马全境。而他早年颁布的"米兰赦令",也让基督教一跃成为事实上的罗马国教,其本人亦皈依基督教;公元630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率领十万大军夺取麦加城,并在次年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成为整个中东共同的信仰。

小时候我们总是会问父母,佛是从哪里来的,佛祖从哪里来的,我们为何要有信仰呢?父母的回答是异常坚定,佛住在天上,他法力无边,会保佑所有善良的人。然而当我们学习历史之后,就会发现答案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同样非常复杂。人之所以有信仰,除了自己需要以外,更因为是别人要你需要。例如前文叙述中,为何三大宗教的大兴都是在大统一之后,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巧合么?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1)

佛像

在这方面,君士坦丁大帝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或许是最直白的。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左右诞生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和世上绝大多数宗教几近相同,以"福音"为宗旨的基督教在帝国穷人之间快速传播,随后信徒遍及大半个罗马帝国和北非地区,成为罗马境内较大的组织之一。

当基督教的人数已经多到可以动摇帝国统治,甚至对罗马原本的多神信仰产生冲突的时候,罗马皇帝逐下令对基督徒进行调查,甚至要求他们改信罗马本身拥有的多神教和皇帝崇拜。从基督教诞生到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罗马帝国对其一共进行了10次大迫害,其中比较出名的如公元250年罗马皇帝德基乌斯颁布的法令,他不仅处决了罗马主教法比盎,甚至罗马全境搜捕基督徒。只要不服从对国王进行献祭的基督徒,就被会投入监狱、被卖做奴隶,甚至处以极刑。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2)

基督徒被迫害

无独有偶,当公元七世纪初穆斯林在麦加越来越多的时候,当地的贵族就试图收买穆罕默德,并逼迫他解散信徒,改变宗教信仰。被穆罕默德拒绝之后,麦加的多神教教徒逐展开了对穆罕默德的刺杀,更组织百姓对穆斯林进行大规模迫害。这些最终使得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带着信徒迁徙到麦地那。

相对于基督教和穆斯林的苦难经历,从历史典籍来看佛教似乎过的较为顺畅,其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诞生到公元前2世纪初被阿育王奉为国教前,并没有经历太多的大风大浪。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当时的印度也仅有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印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所以佛教在印度显然日子要过的滋润许多。退一万步说,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自己就是皇子,哪还有贵族敢对他指手画脚的。

所以你看,出身贵族的穆罕默德虽然受到麦加贵族的不喜,但是他们还是略忌惮其身份,不敢痛下杀手,只有真正出身平民的耶稣受难而死,看来创教祖师也是分阶层的。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3)

乔达摩·悉达多

历史会告诉我们"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在这里你看不到的规律,在另一个地方,它终究还是会走上规律之路。当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经过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的动乱,佛教趁机在底层百姓之间大规模传播,最后因牵涉到北周时期的胡汉之争,不仅威胁到中国本土宗教儒教和道教的地步,更是严重到隐隐威胁北周的统治。于是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下令"灭佛",北方寺庙被收为国有,僧徒勒令还俗,佛像尽数被毁,既"周武帝灭佛事件"。

基督教在历史上曾和伊斯兰教不死不休,但其发展历程又何其相像?而佛教由于典籍的遗失,虽然它在印度的发展已不得而知,但是传入中国后,依旧还是变得跟其余两教一样的历史。周武帝、罗马皇帝、麦加贵族之间总没有互相通信的可能,但是他们面对一个逐渐强大的宗派时候,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那么,故事就这么结束了么?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4)

周武帝灭佛

怎么可能结束。公元313年,原本四帝共治的罗马帝国变成二帝平分,君士坦丁掌控着帝国的西部,而李锡尼则是帝国东部的皇帝。他们在经过短暂的合作之后,随即为了独霸帝国而展开新的斗争。也是此时,君士坦丁和李锡尼为了获得更为广大的群众支持,逐于米兰颁布"米兰赦令",承认基督教徒同其他异教徒一样具有同等的信仰自由权,并归还他们没收的教堂和财产,免除基督教僧侣的徭役义务。

虽然基督教被立为"国教"要推迟到公元392年狄奥多西在位期间,但是"米兰赦令"是基督教在历史上结束被迫害的开始,也为之后基督教被立为罗马国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基督教早期发展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等到君士坦丁统一整个罗马后,其于公元324年尼西亚会议中大幅增加基督教的福利,甚至全面倾向基督教,并在生前皈依基督教,成为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此时基督教虽没有明文确定为国家,但已经是罗马帝国内部地位最高,事实上的国教了。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5)

君士坦丁一世

而关于君士坦丁为何如此倾向基督教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君士坦丁王朝的统治,是宗教信仰和政治动机的有机统一。因为当时基督的群众基础已经大于罗马原有的多神教信仰,特别是在李锡尼所统治的东部地区,基督教的渗透要远远高于君士坦丁原本的西部地区。于是为了讨好东部的群众,为了帝国的稳定,君士坦丁不仅选择将罗马都城从罗马迁至拜占庭,更是顺从了基督教。

在这点上,和君士坦丁最为相像的就是阿育王。当时的印度作为一个多信仰地区,各国之间文化语言差异极大,当阿育王统一整个印度后,最难控制的自然就是民族文化冲突。如果强行把阿育王所在的摩揭陀王国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势必要引起灾难性的反弹。为此阿育王不得不选择当时已经在印度地区颇有群众基础的佛教作为核心,用宗教信仰作为政治统一的桥梁,可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6)

民间传说中关于阿育王信佛的凄美爱情故事

当然很多人可能不信阿育王如果不选择佛教会翻车,不过好在历史早就证明了这点。当开皇九年杨广平陈之后,杨坚本想用北周的文化来同化已经和中华王朝分割200余年的江南,结果导致江南各族纷纷反叛,以致于杨广不得不再次南下平叛。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江南再次镇压之后,杨广除了大肆重用江南士绅以外,逐在开皇十一年于扬州受佛教天台宗的菩萨戒,正式拜入佛门,而杨坚也在大兴城三造舍利塔,向世人宣告自己是"阿育王"转世。

理由同样很简单,虽然经过北周武帝灭佛事件,但是佛教在中原大地已经根深蒂固。特别是南陈因为没经过灭佛,以致于江南几近人人信佛,远比北方虔诚上更多。而杨坚父子此举,不仅可以消除杨坚谋朝篡位的负面影响,也让江南百姓更容易接受隋朝的统治。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7)

天台宗祖庭,国清寺

相对于佛教和基督教,穆罕默德就直接多了,没有君士坦丁一世和阿育王,他就自己来当。公元七世纪中期,穆罕默德带领着自己的一万信徒在阿拉伯半岛南征北战,并最终完成了整个半岛的统一。于是一座座洁白的清真寺,逐渐遍布在整个半岛陆地上。

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历史有什么好处。实际上历史也没啥玄乎的,他无法是告诉你,你看起来很多理解不了时期,实际上都不过是历史的复制而已。

帝王统治术有什么奥妙(统治在前信仰在后)(8)

耶稣、穆罕穆德和乔达摩·悉达多肯定互不认识,但是他们的故事却大致相同,这就是社会运行法则。也是真实的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