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为什么没有谋略(陆逊究竟是怎样的人)

陆逊究竟是怎样的人,是黄口小儿,还是老谋深算?

陆逊为什么没有谋略(陆逊究竟是怎样的人)(1)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著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关键时刻,被孙权拜为大都督,帅军五万抵御刘备大军。“书生拜大将”遭到东吴老臣张昭、顾雍以及前敌将领韩当、周泰等人的反对,原因是“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顾雍语),“年幼望轻”是陆逊留给世人的印象,那么,真实的陆逊真的年幼吗?他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让我们用几个同时代的人与之比较就会一目了然。

其一,陆逊与孙权的年龄比较:据《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死于东吴赤乌七年,时年六十三岁,赤乌七年既公元245年,照此推算,陆逊应当生于公元182年。

孙权死于东吴太元二年(公元252年),时年七十一岁,经推算,孙权仅比陆逊大一岁。在《三国演义》中,经阚泽推荐,孙权欲拜陆逊为将,陆逊说:“江东文武,皆大王故旧之臣;臣年幼无才,安能制之?”这话有些错误。有人说,陆逊这话是针对老将韩当、周泰说的,没错,但在孙权面前称“年幼”恐怕就谦虚过头了。

其二,陆逊与吕蒙的年龄比较:吕蒙死于关公遇害不久,大约在公元219——220年间,死年四十二岁,吕蒙大约生于公元178年,仅比陆逊大四岁。《三国演义》说,吕蒙死于关公显圣,被索命而死,虽然只是小说,但的确与史实巧合。

其三,陆逊与马良的年龄比较:这俩人怎么扯一块呢?那是因为刘备兴兵要为关公报仇,问马良:“陆逊何如人也?马良奏曰:“逊虽东吴一书生,然年幼多才,深有谋略;前袭荆州,皆系此人之诡计。”先主大怒曰:“竖子诡计,损朕二弟,今当擒之!”便传令进兵。

马良死于“火烧连营”,既公元222年,时年三十六岁,经推算,马良生于公元186年,小陆逊四岁,真不知马良与陆逊之间谁堪称“年幼”。

其四,陆逊与孙策的年龄比较: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做的媒。孙策二十六岁死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他应该出生于公元174年,大陆逊八岁。

有人说,孙策的女儿不就是大乔的女儿吗?不一定,因为史书记载,孙策与周瑜分别娶大小乔是在建安三年,当时孙策已经二十四岁,所以,大乔不可能是孙策的第一房妻室,也就是说,陆逊的媳妇也不是大乔所生,即便如此,孙策的女儿也要小于陆逊好多。年龄上,陆逊与孙权不相上下,但孙权将侄女许配陆逊后,陆逊的辈份一下跌了一辈。

其五,陆逊与韩当、周泰的年龄比较:史书没有韩当、周泰年龄的记载,但从史料上分析,韩当是孙坚的老部下,可以称得上陆逊的长辈。周泰先随孙策后跟孙权,年龄应当小于孙策大于孙权和陆逊。《三国演义》上,这二人都认为陆逊是“年幼书生”,似乎也不甚合理。

其六,陆逊与刘备的年龄比较:刘备死于蜀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寿命六十三,他应当生于公元161年,大陆逊二十一岁。兴兵报仇的时候,听说东吴派一位年幼书生与他对垒,便破口大骂:“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看来,刘备是有资格骂陆逊“黄口孺子”的。

从以上年龄上看,陆逊其实并不年轻,《三国志·陆逊传》记载,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假节钺在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时年,陆逊已四十岁,那么,为什么会给人年轻后生的印象呢?主要原因:一是陆逊一直在地方任职,领县事、督农桑,后虽进入孙权幕府讨贼有功,但恩信未著。二是孙权是孙策的继任者,其帐下大臣诸将几乎全是孙坚、孙策部下,如:张昭、顾雍、韩当、周泰等,虽然陆逊在年龄上与他们相差不多,但其资格却远逊一筹。正如陆逊自己说的:“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在这些三朝元老面前,陆逊就是天大的本事也不敢妄自尊大。

(本篇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