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老员工的价值观(好学笃行工匠心)

工匠精神是指在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也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体现。邓蔚翔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电信老员工的价值观(好学笃行工匠心)(1)

2007年8月,不满20岁的邓蔚翔从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成为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一名网络工程师。入职那天,邓蔚翔看着会议室“用户至上,用心服务”八个大字,立志用技术为人民服务。入职以后,他紧盯技术发展演进,刻苦学习业务技术,虚心向同事请教,工作两年不到就考取了网络工程师证书。

2010年9月,邓蔚翔调至数据维护专业。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他又自学了思科网络工程师的相关课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邓蔚翔深知,只有通过大量的维护作业,才能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刚到数据专业时,邓蔚翔的第一印象是设备繁多,业务复杂,处理故障常常有“云里雾里,找不到北”的感觉。为了处理一个故障,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检索资料,确认故障电路的信息。有时候故障电路信息不全或者记录有出入,还要去现场摸排,特别影响工作效率。“如何才能让新手尽快熟悉繁琐复杂的业务?如何才能压缩故障历时,提高客户感知?”这是邓蔚翔最先思考的问题。“如果有一份自上而下,从核心设备到末端接入,从设备端口到光路跳纤的完整信息,那应该会节省很多时间。”抱着这种朴素的想法,邓蔚翔开始了编写电路故障信息索引的努力。他从市本部现有资料入手,按业务类型和设备层级,一条电路一条电路核对,梳理设备级联关系和电路信息,遇到信息记录不详或工作中发现有出入的,就记录下来,比对施工建设部门的资料和以前的维护工作日志,再到现场逐一核对,更正以后做好标签。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对电路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就连双休日、节假日也没闲着。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整理出一份包含200多台设备、1000多条光路等完整信息的电子手册,使故障处理平均历时从40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左右。不仅大大减轻了维护工作负担,降低了新手门槛,也大大提升了用户感知,和中国电信的品牌形象。在摸排电路、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自己也实现了华丽转身,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工程师成长为数据通信方面的专家。

2019年5月,WBA世界拳王争霸赛在抚州举行,这是我市第一次举办国际体育比赛。独家负责赛事直播网络通信保障的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决定采用5G 4K进行直播,这是省内第一次5G试商用。两个“第一次”吸引了国际、国内多家媒体注意。在赛前紧张的电路调试和测试中,细心的邓蔚翔发现线路下行速率正常,上行速率异常。对设备数据配置、端口状态及线路质量全方位多次排查,却没有发现故障点。更换设备端口和备用线路后,故障依然存在。面对疑难杂症,邓蔚翔没有气馁,仔细回味排障的过程,确认了我方线路、设备完好,操作无误,果断将疑点转移到用户的对接设备上。征得客户的同意,他比对了客户设备的部分配置信息,发现数据配置上双方模式不匹配,修改相关数据后,上下行电路数据都正常,整个直播过程顺利流畅,画面清晰逼真,让全世界人民通过中国电信5G 4K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比赛。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2020年9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要求对挂载在DCN(电信内部网络)上的重要设备进行安全加固,只允许特定地址访问特定的设备。这就需要在DCN的接入设备上做相应的策略操作,但县区公司的DCN接入设备十分老旧,不支持做相应策略,且厂家几年前已停止对这些设备进行技术支撑。要完成县区公司设备的安全加固,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老旧接入设备全部更新,但是这样做需要额外增加约5万元成本,关键是从立项、采购到安装、调测、开通需要两个月左右,而集团公司要求在5天之内完成。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爱动脑筋的邓蔚翔发现DCN网接入方式是采用了MPLS-VPN(多协议标记交换的虚拟专用网)通过城域网接入的,通过在城域网设备做相应的策略,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最后各县区和分局的设备都用这个方案解决了问题,圆满完成了任务。

十四年来,邓蔚翔先后从事过网监、传输、客户网络维护、ICT(信息通信技术)、数据通信等专业工作。每一次岗位调整,都是一次技术跨栏,但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刻苦的钻研劲头、过人的动手能力,实干巧干科学干,最终把一个个拦路石变为成长的垫脚石,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全业务发展支撑标兵、网络维护先进个人。2020年,邓蔚翔荣获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新时代奋斗者”。( 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 赵永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