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

孩子们在生活中总是无法避免的一些成长烦恼,比如为了叛逆而叛逆,和好朋友相处出了问题,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最近跟孩子一起看的绘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这是一套很温暖的绘本,画风非常特别,是一位获得过国际插画奖的妈妈,特意为孩子们缝制的布艺书,里面的每一个小角色都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

拿到这套书时,我先欣赏的是故事内容(书的灵魂终究是内容),没想到的是,读着里面的一个个故事,我却被深深地触动了。这里面的小主角所经历的烦恼和苦痛,都是曾经小小的我所遇到过的,也是我家哥哥弟弟有过的,只是无一例外地,我们当时都没有主动讲出来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很多时候不会主动坦露自己的困扰?其实是由于认知有限,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他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是,孩子觉得自己“要懂事”,“不应该”说出来。

所以我今天想再结合这套绘本中的故事,和大家好好聊聊那些可能被我们这些父母忽略、而又被孩子压抑的潜在烦恼,以及我们该如何开解孩子的烦恼。

讨厌妈妈也没有关系

说起孩子们的成长烦恼,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青春期的孩子?当他们的内心觉醒,渴望行使一些成年人的权利时,自身条件却并不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会像个小刺猬一样,感觉被诸多烦恼包裹。

其实在孩子两三岁时同样也会出现类似青春期的困扰,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生理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我们说的“T2”。他们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想听妈妈的话”,以此来表现自己的“独立”。

像绘本里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不!我就不!》,主人公小鳄鱼卡尔总会说,“我有一个有时候特别讨厌的妈妈”。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2)

而当小鳄鱼讲述它讨厌妈妈的原因时,一切都是那么贴合孩子们的生活。

妈妈喜欢催着卡尔去刷牙,尽管它不愿意。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3)

妈妈要求小鳄鱼把饭吃完,但是小鳄鱼根本不饿,它并不想吃饭。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4)

妈妈还要求玩耍过后,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可是小鳄鱼却想要搞得更乱一点。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5)

妈妈每个晚上都会在小鳄鱼玩得正开心时催促它们上床睡觉。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6)

这些情景都让小鳄鱼感到妈妈很讨厌。但这不正是每个孩子的内心写照吗?所以当读过这些片段,弟弟Eric会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妈妈,你让我做这些事情时我也会觉得你很讨厌,你会生气吗?

当时看着孩子小心翼翼的眼神,我突然就有些鼻子发酸,其实孩子内心清楚地知道,妈妈是最爱他的人,他也应该爱妈妈,但当妈妈要求他去做一些他不太情愿的事情时,内心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抗拒。孩子的这种矛盾心理往往会给他们带来很大负担

于是我搂着Eric告诉他,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啊,如果你觉得不开心,你其实也可以大声表达出来的,没有关系。就像小鳄鱼一样,妈妈让它教妹妹写作业,它说“不!我就不!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7)

妈妈让小鳄鱼跟犀牛阿姨打招呼,它大喊:“不!我就不!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8)

看着小鳄鱼如此任性地拒绝妈妈,不听妈妈的话,Eric哈哈大笑起来,好像自己心底那个叛逆的小孩也跟着小鳄鱼实现了释放自我的快乐

而后来拒绝妈妈一切提议的小鳄鱼,却开始觉得很无聊很孤单。它终于明白,和妈妈一直站在对立面,为了抗议而抗议,叛逆而叛逆,并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它会想听妈妈讲故事,想和妈妈一起做游戏。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9)

所以看到这里,Eric会自言自语表示认同:跟妈妈一起玩还是很开心的

第二天,妈妈建议去郊游,小鳄鱼脱口而出“不!我就不!”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它特别喜欢郊游。

小鳄鱼言不由衷的样子,让Eric也忍不住笑了。

感觉妈妈“很讨厌”可能是很多孩子都会产生的情绪,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敢于说出来,尤其是经常被教育“妈妈为你付出了很多”、“你要感恩,你要听妈妈的话,妈妈都是为了你好”的孩子,更不敢直面自己这种真实的情绪。

而和孩子们一起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内心隐藏的小困扰,偶尔对最爱的人产生“讨厌情绪”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情绪?我也知道,他们最终从小鳄鱼身上明白,正视自己的情绪也是没有关系的。

交友原则:我有权利决定和谁玩

读幼儿园的孩子,刚开始进入一个小集体中,几乎每天都会在“和谁玩”、“谁不和我玩”的烦恼中度过

独立交朋友是孩子们的头等大事,与好朋友间的相处,几乎决定了孩子这一天的心情好坏,甚至会成为第二天孩子是否愿意上幼儿园的关键因素。

虽然孩子在学校交朋友这件事情,我们很多时候帮不上忙,但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交友原则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原则就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只是这个原则很多时候孩子可能并不懂)。

《只能和你玩?》中的小女孩艾拉有个最好的朋友皮卡,他们每天一起坐校车去上学,在教室里他们坐在一起。同时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同学。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0)

在艾拉和皮卡的交往中,皮卡比较强势,她喜欢命令艾拉,比如艾拉在课堂上走神时,皮卡会说:“艾拉,快做作业,老师要生气了”;艾拉在吹箫时,皮卡会说:“艾拉,你吹错了”。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1)

而当艾拉和别的同学玩时,皮卡阻止她,对她说:你忘了吗?昨天我跟马娅和蒂娜吵架了·······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2)

艾拉被皮卡要求只能和皮卡的朋友一起玩,只要艾拉和其他同学玩,皮卡就会冲她发火,而皮卡又总是不停地命令艾拉,艾拉开始闷闷不乐,她想不明白:我为什么总要听皮卡的?

读到这些内容时,哥哥弟弟两人的眉头都不约而同地皱了起来,他们对我说:妈妈,皮卡这样和好朋友说话,好朋友会不开心的

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皮卡对待朋友的不妥之处,所以我试着让哥哥弟弟两个人进行角色扮演,哥哥假装是皮卡,弟弟假装是艾拉,两人重复了皮卡和艾拉之间的相处对话,再进行角色互换。他们都开始为艾拉担忧。

是的,艾拉感到很伤心,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伤心的小女孩”。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3)

哥哥弟弟同情极了艾拉,他们叹着气说:艾拉太可怜了。可是当艾拉终于忍受不了,最终和皮卡大吵了一架,并告诉皮卡:以后要自己选择理谁不理谁,两人决定以后再也不做朋友时,哥哥弟弟又觉得很惋惜。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4)

意外的是,书中两个好朋友的相处,勾起了哥哥弟弟与自己好朋友吵架的回忆,两人争相讲述和谁睡因为什么什么吵架、自己的心情如何、后来又是怎么处理的,我才惊觉,原来孩子们身上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只是之前他们并没有和我讲,真的是多亏了这本绘本才让我更了解他们的交友状况。

不过第二天艾拉与皮卡就和好了,艾拉邀请皮卡去她的秘密基地。同时艾拉告诉皮卡,她不喜欢皮卡用命令的语气跟她说话;而皮卡也表示,她会努力改正的。两个好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5)

所以故事的最后是,皮卡依然是艾拉的好朋友,但艾拉也多了很多其他的朋友,他们经常会一起玩。

哥哥弟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互相讨论着:如果自己不喜欢好朋友对待自己的方式,一定要提前跟好朋友提意见,不要一直忍受、忍受,到最后吵架会伤心的。

是啊,与人相处,牺牲掉自己的原则、一味的附和讨好,并不会让孩子在这段友谊中获得快乐。即使是自己很在乎的好朋友,坦诚自己的真实感受,坚守自己的底线,并不妨碍友谊的发展。我想,孩子们已经懂了。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我时常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会适应周围环境,是一件非常难、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不仅是孩子有修养的一种体现,也是让孩子不轻易埋怨外界因素,学会调整自己的积极表现。

毕竟,没有人会一直迁就任何人。但让天生不喜约束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而《罗比想睡觉》中的小狮子罗比,却轻松地让孩子们意识到了。

有一天,小狮子罗比感到非常困倦,它想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睡一觉,但始终没有如愿。

它躺在一块开满鲜花的草地上,被草地里蟋蟀的叫声惊扰,罗比捂着耳朵不停抱怨,甚至对蟋蟀直言:你的叫声真是太烦人了!而蟋蟀认为: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歌声,那一定是你的问题。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6)

罗比又找到一片凉爽的树荫,可是树上有一只猫头鹰在叫个不停,罗比威胁猫头鹰住嘴,但猫头鹰依然站在高高的树顶上自由练声。无奈的罗比只得又换地方,它已经越来越烦躁了。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7)

罗比找到了一片柔软的苔藓,它刚想要躺下,一只苍蝇飞了过来,嗡嗡嗡,罗比崩溃地喊着“我要睡觉,我需要彻底的安静!”甚至指责苍蝇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东西,可苍蝇反驳道“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8)

读到这里,我发现哥哥弟弟已经从一开始同情罗比,转变到认为罗比这样要求人人都必须为它保持安静似乎不妥,而这期间我并没有给孩子们任何引导,所以你看,真正入心的绘本是完全可以靠孩子自己去体悟呢

我问哥哥弟弟罗比的做法为什么不太好呢?哥哥Joshua说,不管是草地还是树林、苔藓地,都不是罗比一个人的,它不能因为自己需要安静,就强迫所有人安静,别的小动物又不想睡觉。而弟弟Eric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的自由

所以当罗比躺在小溪边对着路过的小蚂蚁发脾气、愤怒地朝青蛙吼叫、甚至对沙沙响的树叶咆哮时,孩子们都觉得罗比太无理取闹了,特别认同青蛙所说的“你绝不可能让所有人都闭嘴!”“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静!”

儿童的烦恼你知道吗(孩子的烦恼我们未必看得见)(19)

我问孩子们,如果你遇到像罗比这样的状况你们会怎么做呢?哥哥说他会让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入睡,或者干脆放弃睡觉做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当你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周围吵了”。

弟弟则干脆利落:“我会回到家里关上门和窗,躺在床上好好睡。”

我知道,读完本书,孩子们之后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他们也许会学着克制自己,不再任性地要求所有人都顺从自己的意愿,为自己让步,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爱自己,也能看见别人。

其实读到这个故事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前几年的一个新闻,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家睡午觉时,因为觉得窗外的高空作业人员打扰到了他,竟不假思索地剪短了工作绳。

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体谅别人,明白外界容环境并不会单纯为个人意志而存在,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毕竟,一个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人,真的很难快乐起来,他的苦恼只会源源不断,就像小狮子罗比一样。



有时候我会在想,小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点点地学习着爱自己、爱他人,学着适应环境,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他们难免会有无所适从、像一个小刺猬的时候,而作为父母,我们能给的就是懂他们、包容他们,但又不能一味纵容。

为人父母,真的有太多无法触摸到的“度”,需要我们去把握。所以当我看到一位妈妈,用心地缝制出一套讲述孩子成长烦恼的绘本,用贴切的语言帮助孩子一一叙说他们会遇到的困扰时,我不由地就感动了。总想给你最好的指引,但孩子,请让我找到最好的方式。

我期待,我们的孩子,都能够自主运用自己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并学会尊重别人,学会约束自我不过分任性,因为,那是解忧的第一法则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