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封拦截怎么用(你需要以下几个技巧防封)

微信虽然管控严格,但我们只要严格按照微信的规则,并且完全模拟真实人工的手法来运行微信,那账号就绝对不会轻易被封。

其实,腾讯对微信的管控就像严打一样,时紧时松,所以只要通过一些小技巧,把微信号保护好,风头来了,避一避,风头过了,再抓紧营销。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们在一开始也说过,模拟人工手法并在规则内运行,就能大大降低微信被封的几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模拟个人微信号、减少营销痕迹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防封拦截怎么用(你需要以下几个技巧防封)(1)

大招一、模拟个人微信号(尤其微商)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账号有身份认证 拥有社交关系,平台就不能随便封你号!因为你已经嵌入了社交关系网,且不说你正常不正常,聊着天突然把你封了,你的消失将影响其他正常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行为能够贴合真人账号,那么就很难出现被封的情况。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模拟个人微信号的行为,私人账号会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

1、好友操作

经常和好友有互动、形成一个好友生态圈,比如说:

·相互点赞评论

·偶尔发个红包

但是要注意咯,频率也需要控制,因为我们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过微信新规之一。“每天有点赞行为,或多次发朋友圈的,并持续一周记录的微信用户。”,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度”,大家都懂的。

防封拦截怎么用(你需要以下几个技巧防封)(2)

·添加各种成员不相似的群,偶尔发个言,这个群可以是一百人群,就是不管发广告还是怎么样,最好是建了有一段时间的正常活人群,你把账号拖进去,有闲心隔三差五发几条朋友圈就行了

·偶尔使用视频以及语音通话

·通讯录导入少量好友,不要频繁加人,不要发违规的内容

·微信聊天,下载聊天表情

2、钱包服务

适当地购买一些理财产品,能让你的账号更加“逼真”。

当然了,这里不是打广告,只是举几个例子,大家知道原理就好啦。

·购买1元理财

·公益捐钱

·滴滴打车,饿了么订饭

3、日常操作

·不要频繁在一个微信软件上切换账号,也不要用模拟器和安卓微信多开(模拟器从去年到现在一直在受腾讯限制,我们要避开这块)。

·增加微信生活功能使用频率;

·定位更换,手机可以让员工带回家;

·偶尔更新签名;

·偶尔点开小程序,购物、游戏等;

4、公众号

定期打开浏览公众号文章,就像真人一样。

大招二、避免明显的营销痕迹

营销号,微信平台最深恶痛绝的账号类型之一,一旦被判定成营销号,下场只有一个字——死。曾经有一个人一下子养了200多个号,结果最后一半的号都被封了,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明显的营销痕迹。

1、避免短时间内增加大量好友

常规微信加好友数量与规则:

1)主动加好友:每天最好不要超过50个

2)查找:8-10小时加10-20人

3)通讯录,8-10小时加20-30人

4)定位加入,一天不要超过30人

5)扫一扫,一天不要超过15人

6)摇一摇不要超过10个

7)群加人30-40人被动被加,每天可以被加N个左右(根据不同的号吧,我有的号被加120个都还是正常的,说不清。

严格控制加好友的数量,也能够有效避免被微信封号。

解决方法:先添加5,6个,先聊聊,过一会再添加。加进来打招呼的方式尽量多一些,穿插使用;

2、避免频繁发送一些营销的关键字

关键字重点监控:金融、期货、支付宝、银行卡等。

少发活动优惠、降价、便宜、省钱等这些词。

如果要发,建议做成图片形式,或者语音形式,不要使用群发助手,一个一个好友点进去发。

3、避免相近的地址注册大量的微信号

有号被封,刚解封时,多一点言语互动,朋友圈数量始终,2-3条就差不多了,不要出现产品介绍。

而且如果注册的地址相当接近,也有可能会面临被封的风险,因为微信必会采集的10条信息——

(1)你的手机的MAC地址;

(2)上次登录的时间;

(3)手机的IMEI;

(4)手机号码;

(5)手机型号;

(6)手机基带芯片序列号;

(7)当前手机系统的用户(有没有ROOT);

(8)手机的家里WIFI路由器的地址,IP,上次登录的时间;

(9)地理位置;

(10)通信录的电话本信息。

微信会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你的账号是否违规、是否需要进行封号处理。

一般来说,封ID和设备的情况较多,因为一个IP下往往有很多用户,不可能因为一两个ID违规,就将整个IP下的设备都封掉,所以封ID是首选,其次严重违规了,会封设备。所以经常有这种情况,就是一个机子上,某个微信的功能被限制了,再上其他号,也一样被限制;

封IP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就是一个IP下有大量违规ID,那这个IP就很危险。最常见的就是模拟器养号的,不死就都活,一死一片。封IP的时候一般也会连ID也一起被封。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儿,微信封号技巧还没结束,明天还会有新的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