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

编读往来

金蝉未脱壳 土中开蝉花

本报记录金蝉脱壳全程后,读者来信称,蝉蛹被真菌感染会变成半虫半花的生物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1)

本报7月23日A15版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2)

蝉花长约3厘米,上面布满白色菌丝体,顶端长有花蕾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3)

村民用光滑胶布防止金蝉爬太高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4)

一个收购点在收购村民刚捕抓的金蝉

闽南网7月29日讯 “五年地下蓄势发,月光助破黄金甲”,这是对蝉从幼虫到脱壳的描述,本报曾全程记录(详见本报7月23日A15版:金蝉破蛹 从探出头到张翅膀时间长达1个小时)。

脱壳成金蝉,那么,没有脱壳的蝉蛹又成了什么呢?昨天,华安县委报道组就给记者发来一封邮件,称仙都镇一村民在深山里挖到了蝉花,正是没有来得及脱壳的蝉蛹变成的。细看下,蝉花根部是虫体,顶端有花蕾,颇为独特。

漳州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林汉钦说,蝉花有一定药用功效,但现代药方一般不用,市民食用需慎重,或咨询下医师。

【读者来信】

蝉蛹会变蝉花 根是虫顶开花

昨天,华安县委报道组工作人员给记者发来一封邮件,内容颇为有趣。

前天,他们听说华安县仙都镇下林村,有村民挖蝉花,前去探访。什么是蝉花呢?村民林跃斌说,是蝉没来得及脱壳长出来的。前几天,几个安溪的朋友来买茶,叫他一起去山上的毛竹林采挖,他出于好奇跟着去,还真的挖到了。

蝉花根部是一个长椭圆形的虫体,长约3厘米,上面布满白色菌丝体,顶端长有花蕾,远看像未成熟的金针菇,近看又像是发芽的蚕蛹。“山里的金蝉脱壳不成就开花啦”,林跃斌打趣说,“我也是第一次认识它,村里更没人知道它。”

出于好奇,当天,报道组工作人员就跟随村民爬了数公里,来到半山腰上的一片毛竹林里,寻找蝉花。一靠近竹林,阵阵蝉鸣入耳。“这里肯定有!”林跃斌充满信心地说,他很快就利索地窜进竹林深处,仔细搜寻竹下地面的情况,“快看,这里有一只。”他指着竹下一处稀疏的黄白色小花,顺着挖下去,果然是挖出蝉花。

由于雨刚下过不久,地面还是湿的,所以蝉花上沾满泥土,“一般竹林比较湿润的地方都会长这个的,挖出来后,洗干净再晒干才可以保存。”不到3分钟,他就挖到2只蝉花了。村民说:“把它和排骨一起炖汤喝,味道特别香甜,像香菇的味道。”

【专家释疑】

蝉花如何形成?真菌感染蝉幼虫,吸其养分生长

漳州市中医院主管中药师林汉钦说,从照片看,村民采回来的很可能就是蝉花,蝉花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浙江、西藏、四川等地。

目前,蝉花(又称“金蝉花”)已很少用来入药,一般只有一些古方里头会涉及,或者老医师才会用。

蝉花属于虫生真菌,根是蝉的幼虫体,花是从单个或是2~3个蝉幼虫头部生长出来的。蝉的幼虫在羽化前被虫草真菌感染、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大山、较为潮湿)时,真菌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而只剩下一个躯壳。春夏之交,菌丝体又“复苏”了,从顶端分枝“发芽”,长出形似花朵之物,所以变成了蝉花。

可以当药吃吗?有一定药用价值,咨询医师再吃

林汉钦说,它的形成过程与冬虫夏草几乎一样,属于虫草。相关研究表明,蝉花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保肾保肝、改善睡眠、抗肿瘤、抗辐射和明目等作用。

因为蝉花具有清补功效,所以也是夏季清补食材,但这属于民间用药、补方。现代药方一般使用蝉蜕(又名蝉衣),就是蝉褪下来的壳。它能起到安神作用,特别是春夏皮肤过敏、风热感冒、小孩夜间哭闹等有功效。

二者也有共同点,那就是脾胃肝较寒凉的人不能食用过多,因为蝉花性味甘寒,一旦食用太多容易造成拉稀、下腹疼等症状,“现在,还有不少人工种植的蝉花,利用青霉素等让蝉感染真菌,不是天然的,食用后可能摄入一些重金属。”他提醒市民,不要盲听盲信,食用之前需慎重,或咨询医师后方可食用。

字号: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5)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6)

金蝉未脱壳之前叫什么 金蝉未脱壳土中开蝉花(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