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读书是体验生命的过程。人生的意义正在于这一过程。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有一种读书方法备受推崇,那就是“整本书阅读”,而“整本书阅读”的最好对象就是经典名著。今天就以《红楼梦》为例,来讲一讲如何用“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来读懂读透经典。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1)

什么是“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夏丏尊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对“整册的书”的阅读。教育部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写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这足以展现出“整本书阅读”这一阅读方法的重要性。

“整本书阅读”,自然是要完整地阅读一本书,并作整体性的理解接受。“整本书”的“书”,理应选择那些经由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2)

“整本书阅读”应建构阅读的体系与框架。这对于一部逾百万字的《红楼梦》而言,虽然是艰难的,却是可行的。主要是把握住文本的重点所在。

一是要抓牢整本书的主线主题。《红楼梦》有两条情节主线,一条是以凤姐治家为主体构架,牵连起府内府外、主子奴婢、朝廷村野等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描述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一条是以宝黛钗婚恋故事为主体内容,描述了贾府内部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二是要解读前五回的纲领作用。《红楼梦》前五回是从不同方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展示贾府复杂的人事关系档案,预示小说主要女子的命运遭际。第六回起始的各种大小故事,都是建立在前五回的基础之上。正确解读前五回,有益于理解整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情节走向。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3)

三是要聚焦小说文本的关键情节。《红楼梦》中一些“大过节、大关键”的重要情节,诸如可卿出殡、元妃省亲、宝玉挨打、黛玉葬花、探春结社、抄检大观园等,对整本书的故事进程和主题表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这些情节,整本书的故事可能无以展开和推进,社会关系、生活习俗无法纵深涉及,日常生活的细节便得不到鲜活的呈现,人物形象也就没有了血肉支撑。

四是要解读人物形象的性格表现。全书人物众多,有名字的有四五百人,作者精心刻画描写的人物形象也有数十个。确定核心圈中的主要人物是“整本书阅读”的重点理解对象,这些人物须是能关联情节主线和重大情节,能在表达小说主题、呈现清时贵族生活场景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人物。

五是要鉴赏名著文本的语言表达。《红楼梦》的语言是古代小说的典范,它的叙述语言朴素淡雅,肖像、景物、心理描写的语言细腻优美,人物对话语言又非常鲜明生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地位、文化教养和性格特质。

如何“整本读”《红楼梦》?

以“整本书阅读”的视野审视《红楼梦》的主线和主题,可以发现,它采用了两条主要线索来绾结全书繁复的故事情节,在众多命意中最能概括小说悲剧构架的有三重。确定一种结构、两条主线、三重主题,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这部名著的情节框架与思想要义。

  • 繁复交错的网状结构

采用网状结构的章回小说,势必情节纷繁,人物众多,自然不可能只有一条情节线索,所表达的主题意蕴也不可能是一元的、单向的。

《红楼梦》中的诸多大事件,如凤姐治家、可卿出殡、元春省亲、府内争斗、宝玉挨打、探春结社、抄检大观园等,无不呈现出情节元素多点扭结、多元层叠的形态,以一人物而关联多个系列的人物,以一故事而交集多个层面的故事,一笔多意,呼应交错。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4)

  • 同行并进的复式主线

《红楼梦》最引人关注的主体故事是什么?很多读者都会回答是宝黛爱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宝黛爱情被视为这部小说的主线。《红楼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之外,还应加上一个薛宝钗;宝黛爱情悲剧之外,还存在着钗玉婚姻悲剧;宝黛故事占据小说前半部的主导地位,黛玉香消玉殒之后,钗玉故事延展了后半部的情节脉络。合而观之,说“宝黛钗婚恋故事”是《红楼梦》的主线,是比较适宜的。

宝黛钗故事之外,唯有王熙凤理家史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另一条主线。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5)

一方面,王熙凤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其主要活动大多表现为各类大大小小的具体事件,且基本上与小说整体故事相始终。

另一方面,“凤姐治家”支撑了《红楼梦》故事的主体框架。王熙凤既是荣国府长房孙媳妇,又是荣国府二房王夫人的亲侄女儿,故事开始之际,已经掌管荣国府的家政,因为秦可卿之死,被贾珍借调到宁国府协理丧事,特殊时期同时管理两府内务。小说的诸多重大事件,一般都有王熙凤的参与。“凤姐治家”关联了内外、主奴、朝野等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而显示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进程。

所以,“凤姐治家”乃是与贾府的盛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体故事。它与“宝黛钗婚恋故事”同等重要,两者并为《红楼梦》的情节主线。

  • 多元互摄的悲剧主题

《红楼梦》的主题词是容易抓住的。小说第一回曾借空空道人之口道出,此书曾用过五个书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红楼梦》。这些题名无疑可视为这部小说的“主题词”。

首先,石头的故事就是贾宝玉在凡尘的人生故事。因此,《石头记》的题名,反映出作品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倾向: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悲剧。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贾宝玉对封建秩序、礼教和思想文化制度均采取叛逆的态度,他不肯走仕途经济之路,希望过一种民主、平等、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所希望的生活恰是他所反对的封建秩序提供给他的。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6)

其次,“金陵十二钗”是天下所有青春女子的代表。名字得之于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看到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和听到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书中上中下女子原不止十二个,光图册中就有三十六名,作者借警幻仙子之口说“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其最佳代表是钗黛二人,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再次,东鲁孔梅溪题名为《风月宝鉴》。“风月宝鉴”乃跛足道人送给贾瑞的那面镜子,镜子的功能是背面见佳人、正面示骷髅,寄寓红粉即骷髅、美梦即空幻、盛景即衰境之题旨。“风月宝鉴”的题名,表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透过书中描写的种种表面的繁华富贵、锦绣丰美,而看到一切终将毁灭、红尘不可久持、跳出欲望之苦的本质。

最后,小说最终取的是《红楼梦》之名。这的确是涵容性最强的一个题名。“红楼”二字,乃是诗文古籍中常用常见的意象。它既象征朱门红楼的贾府终归散亡败灭、梦幻一场,寄寓着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盛极而衰的悲剧必然性;又喻指书中所有青春女子最终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悲剧。

整合小说这几个层面的要素后,我们可以将《红楼梦》主题概括为以下三重意涵:其一,以贾宝玉为代表的贵族青年与时代要求相悖逆、绝意封建仕途、争取民主平等而不能实现的人生道路的悲剧;其二,以钗黛为代表的青年女子生不逢时、追求独立的人格与脱俗的思想而不得、无法自主个人命运的普遍悲剧;其三,以贾氏家族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世家因政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原因而导致的从盛到衰的历史悲剧。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既是一个审美视野,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讨论《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须定位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实施群体,既不能疏离于小说情节之外,高谈其哲学迷思,使读者生发阔远渺茫之感;也不可沉溺于小说故事之内,琐陈其细节技巧,致故事滋萌纷繁细碎之嫌。

本篇图文摘编自《漫卷红楼——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研究》、1987年央视版《红楼梦》剧照、百度网

推荐阅读

读懂红楼梦就读懂人生(享读用这个方法读懂红楼梦)(7)

公告: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