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1)

关注荔枝fm上的它radio,收听更多动物的故事

它有长长的耳朵,它“嗯啊嗯啊”的叫声似乎有些滑稽,它任劳任怨、努力工作但却有点倔强和愚蠢。但是驴,可远远不止这些特点!关于驴,我们能说的东西还真不少。

还记得电影《怪物史瑞克》中,贫嘴驴唱的《我独自一人》那段独白么?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2)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驴,跟大部分群居动物一样,都不喜欢自己一头驴呆着。陪伴,对驴来说,跟食物和水一样重要。长期的族群生活,让它们进化出喜欢交际的天性。英国毛驴庇护所表示,驴通常都会建立一对一的伴侣关系,而若你试图把驴从配偶身边拆分开来,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驴甚至能与同一草原或牧场的其它动物们建立强烈的感情纽带,而这种联系有时甚至会伴它们一生。

驴子是一种对犬科动物具有攻击性的动物,它勉强可以被用于防范像野狗和狼这类动物对羊群的攻击,充当其他畜牧动物的保护者。虽然面对狮子或者熊等大型动物时,驴子自己也可能成为被捕食者,但不管怎样,驴子仍不失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报警者:它不一定能击退攻击者,但它“嗯啊嗯啊”的叫声足以唤来牧场工人保护畜群。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3)

驴子“嗯啊嗯啊”的叫声也许不是最悦耳的,但一定是最难忘的,在马科动物中显得非常独特。美国声学学会的研究表明:“和其他马科动物不同,驴子在吸气的时候能发声,呼气的时候也可以。这些好像机械发出的音节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直到驴子气短时才停止。”

驴子具有很强的自卫本能,当它们感到自己身处危险之中时,并不会马上跑开,而是在原地驻足不动。驴子的这一特质与一遇惊吓就试图逃走的马有着本质的区别。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人们才用“倔得像头驴”来形容有些人异常执拗的性格。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4)

人们还总用“笨驴”这个词来形容某个人很笨。人们常把驴子误解成一种顽固而愚蠢动物,实际上驴子很聪明。在对马、驴、骡进行的认知力测试中,驴、骡都胜过马。在处理问题时,驴、骡都比马更精准快捷。

说起骡子,驴是马的近亲,有为马生育后代的能力。公马和母驴的后代叫“马骡”;母马和公驴的后代叫“驴骡”。在西方,驴马杂交生出的雄性后代被西方人称为“约翰骡;雌性后代被取名“茉莉”。驴和马生出的骡子通常都没有生殖能力。具有生殖能力的公骡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而有生殖能力的母骡,据记载,加起来也只有过60头。骡子会繁育后代的几率真的是微乎其微。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5)

斑马和驴杂交的情况也有出现,但它们的后代不被称为斑骡,却被称作斑驴。

现在的驴子是几千年前从非洲野驴驯化而来的。非洲野驴是野驴的一个亚种,另一个亚种是亚洲野驴。非洲野驴又有两个亚种,分别是努比亚野驴和索马里野驴。

现存的非洲野驴已濒临灭绝,仅剩下200头成年野驴留存在大自然中。野驴面临的困境很多,其中包括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与其它动物争夺稀少的水资源;被偷猎;以及人类对它们栖息地的影响,篱笆栅栏、铁路和公路,切断了它们的迁徙路线。基于类似的原因,亚洲野驴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2011年有一篇文章提到了亚洲野驴的保护,“认为应该在在铁路上空或底下建设野生动物过境点,同时中蒙边境应该建设生态走廊,开放栅栏以供野生动物迁徙。” 如果能连接起这些保护地带的话,人们能够给野驴提供超过70000平方公里的栖息地。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6)

幸运的是,这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去保护这种濒危动物。

印度古吉拉特邦喀奇县小兰恩沼泽的野驴庇护所建立于1972年,是印度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如今,它已成为印度野驴最后的几个栖息地之一。2015年的调查显示,吉拉特邦喀奇县野驴头数已上升到了4451头,比上一次调查增加了454头。森林官员表示,野驴的数量比上次增加了百分之十——不论是在国家还是国际层面上这都是一个不小的飞跃。

另外,在以色列的约特瓦塔海坝自然保护区,还生活着一群索马里野驴。索马里野驴以它美丽的黑绳一般的毛发而闻名,这些毛发一直垂到腿上。

野驴这个物种的恢复能力很强。如果人们能够设置并落实相关条例,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不被破坏并且保证迁徙路径的畅通,它们还是很有可能复原的。

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长按二维码赞赏我们!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7)

驴子为什么不钉蹄铁(倔得像头驴这句俗话)(8)

对着柱子撒娇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荔枝fm上的它radio,收听更多节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