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一批重点工程(刚刚东莞重磅推出)

2月9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东莞市长吕成蹊做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安排。2023年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达到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东莞提出十大行动。

东莞新一批重点工程(刚刚东莞重磅推出)(1)

十大行动:

实施稳预期提信心行动,着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率先好转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着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

实施科教兴城行动,着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

实施民生福祉提升行动,着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实施深度城市化行动,着力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气质

实施绿色转型行动,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实施文化强市行动,着力提升东莞文化软实力

实施安全攻坚行动,着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东莞

实施政务提效行动,着力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批筛选9条重点产业链

“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建设制造业当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位列十大行动之首。吕成蹊表示,东莞坚持产业立新柱与稳支柱并举。东莞将以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推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全面提速,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首批筛选9条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 链主”制,加快打造万、千、百亿级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在实施稳预期提信心行动中,吕成蹊提及,设立“东莞民营企业家日”,全流程培养百名领军型、千名成长型、万名创业型企业家。发挥好世莞会、莞民投等平台作用,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民营经济是东莞发展的挺拔脊梁,要不断擦亮莞商金字招牌,让民营经济始终与东莞同频共振、茁壮成长。

全市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用在教育

“东莞是开放中国的生动缩影。”吕成蹊表示,东莞对外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交流交往只会越来越深入。东莞争取国家同意设立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区,建立部省联席会议机制,支持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东莞提升滨海湾新区平台能级,深度参与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试点建设,打造交椅湾六个千亩级优质产业空间,探索水乡功能区与黄埔、增城共建穗莞东江两岸高质量发展示范合作区。

民生方面, 将有科教兴城行动、民生福祉提升行动。吕成蹊表示,东莞2023年将新增公办学位6.35万个,巩固学前教育“5080”成果,推动不少于150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推动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加快设立申报。东莞财政支出每四块钱就有一块用在教育,还要继续努力,让每一位东莞建设者的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

东莞要实施深度城市化行动

“实施深度城市化行动。”吕成蹊表示,全面推进深江铁路东莞段建设,争取深惠城际谢岗段、佛穗莞城际开工,推动莞番高速三期、莞太路品质提升和桑茶快速路及东延线建成完工等。

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强心战略。吕成蹊介绍,将强化东莞大道时代轴和鸿福路山水轴双轴带动作用,启动鸿福路街道综合整治首期工程。另外还将加快国际商务区中心公园、香港中心、招商局中心等项目建设和楼宇招商工作,打造总部集聚区。

城市发展空间上,全面加快“三旧”改造,每个镇街(园区)至少启动实施1个500亩以上的政府统筹连片“工改工”片区,全市拆除不少于3000亩,加快建设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年内推出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我们要拿出破釜沉舟、动真碰硬的决心和魄力,以空间拓展换发展升级。”吕成蹊表示。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采写 梁锦弟 曾奕静 实习生 黄子彤 欧阳鑫如 龚一鸣

摄影 唐国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