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山西省忻州市。北靠“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与应县、浑源县相接,南依“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东邻灵丘县及河北省阜平县,西界代县。

据明朝于慎行《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平型关大捷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

平型关坐落在横涧乡平型关村的瓶形岭上,始建于明代,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型关四周群峰挺拔,关口狭窄,地势险要,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据平、津后,向山西省平型关、雁门关一带进攻,企图夺取太原。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3)

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率领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峡谷两侧的悬崖上,并于第二天清晨成功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及其辎重车辆,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八路军出师首战平型关,给锐气正盛的日军以迎头痛击,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士气。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此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4)

平型关过街戏台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5)

平型关过街戏台,位于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中。坐南朝北,南北长8.7米,东西宽8.1米,占地面积70.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戏台石砌台基,基高2.4米,中部辟门洞,南北贯通,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单檐卷棚顶。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6)

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8入选《2008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历史年鉴一书五台山景区图。2008年12月山西五台山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之首。在人民网举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的系列评选中,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再次榜上有名,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受关注的30个景区之一。

岩山寺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7)

岩山寺地处东台北麓,繁峙县的天岩村。相传,金代一位得道高僧在此为千人讲经,听者无不肃然,就连山上的石头也不断颌首,人们取岩山有灵之意,曾名灵岩寺。据考,岩山寺始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8)

“山西南有永乐宫,北有岩山寺,堪称寺院壁画的双壁,都是我国古代寺观壁画遗产的瑰宝。”这是我国著名壁画研究专家潘兹教授对繁峙岩山寺壁画的高度赞誉。更有专家认为,岩山寺精美的金代壁画甚至堪称“亚洲第一壁画”。而亲身经历岩山寺近40年来发现、临摹、维修、保护等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忻州市文物局田雷说:“岩山寺壁画是画在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9)

岩山寺壁画上面还有题记,注明创作年代为金大定七年(1167)以及作者王逵。王逵是金代宫廷画师,当时已经68岁。这位年过花甲的画师,历十年心血,用他那犀利的笔锋和娴熟的画技,以传说中的佛传故事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极为难得的古代宫廷和社会生活图。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0)

东墙的壁画为释迦谱,也称本行故事,描绘了释迦牟尼自爱胎至降魔成道的各种事迹。画面以宫廷建筑为中心,人物故事穿插其间。从鹰耶夫人梦中见祥瑞受胎开始,有太子沐浴,九龙灌顶,太子习艺,出游四门,乘马射箭,隔城掷象,苦行修道,成道于灵鹫山毕钵罗树下度化众生,最后涅火化,舍利入塔等,这些故事情节全部用绘画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上勾勒出许多墨线方块,内书榜题,壁画突出宫廷建筑,殿宇楼阁,亭台水榭,隐现于巍巍青山和葱郁树木间,人物形象生动,神态表现各异。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1)

西墙壁画亦以宫殿建筑群为背景,山水云岚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纵观整个画面,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秀山丽水,峰峦叠翠。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2)

南墙壁画毁损严重,模糊不清。北墙壁画虽然也有部分损坏,但还是可以观赏到北墙西侧绘有五百商人入海求珠,被海风吹坠罗刹国的故事,海市蜃楼、人物举止清晰可见;北墙东隅画有舍利塔院,塔为八角七层的重檐顶,四周筑有殿阁回廊和城墙。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3)

岩山寺壁画无疑是我们研究宋、金时期的历史、社会、宗教、建筑、美术的珍贵资料,是我国现存壁画中稀有的瑰宝。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4)

公主寺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5)

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始建于北魏,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红尘之苦出家修行而建。据《清凉山志》记载,公主寺属五台山北台外寺庙。北魏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故名。后毁于兵火。唐代有一尼姑来到此地,在遗址地下掘得尺璧,献给武则天,武则天敕令于此处重建公主寺。今公主寺旁边还有一座小寺叫附马庙,民间传说是诚信公主的丈夫出家修行处。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6)

寺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共有各种建筑物33间。走入山门,正面是过殿,左右各修一个小院。每个小院里坐南朝北各建有一座戏台。东院戏台对面为三间小殿,称奶奶庙。过殿三间,称毗卢殿,里面塑毗卢佛及十八罗汉。公主寺第二进院里,正殿三间为大雄宝殿,内塑华严三圣,东西壁上有明代壁画,线条流畅,着色庄重,艺术精湛,价值较高。过殿也为明代建筑,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五架椽屋,殿内除保存有200余平方米的明代壁画之外,还保存著十八罗汉等30余尊彩塑。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7)

其它20余间建筑,如东西厢房、禅房等均为清代建筑。该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寺内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2006年5月,公主寺作为明至清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8)

三圣寺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19)

三圣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西沿口村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代建筑。清同治十年迁建现址。寺院座北向南,一进二院,寺共有殿堂禅房30余间。前院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后院之间建有舞台一座,另有一处台基,南北两个舞台,中间用隔板分开,俗称鸳鸯台。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有木雕华严像三尊居中,后有雕花背光,前违院,侍立等泥塑。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0)

圭峰寺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1)

圭峰寺始建于隋,坐落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岩头乡安头村北0.5公里的凤凰山中。寺庙占地约1334平方米,是一处古式四合院。原有正殿、伽兰、关帝、祖师、吕祖、药王、圣母等殿堂及山门、钟楼、鼓楼、僧舍等。1964年遭大火,关帝殿、祖师殿、钟楼、西楼均被烧毁。1966年塑像全毁。1984年重修。现有正殿 5间,南殿3间,东楼3间2层,东殿3间,僧舍5间, 明正德年间造的奎星阁1 间(2层)。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2)

寺庙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温和,交通方便,历来是五台山的著名寺庙。“圭峰古柏”为繁峙十景之一。

狮子窝琉璃塔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3)

狮子窝琉璃塔(第四批省保) 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原属大护国文殊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为八角十三层琉璃塔,高32米。底径12米,顶径4米。基座石砌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中有阁,顺塔洞可上至六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以绿色琉璃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

山西平型关在哪里(山旅忻州第四站)(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