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店开了22年靠什么屹立不倒(又一零售巨头濒临倒闭)

实体百货受到的电商冲击,你知道有多大么?

这个店开了22年靠什么屹立不倒(又一零售巨头濒临倒闭)(1)

近日,深圳老牌连锁超市新一佳裁员濒临倒闭。

但,这并不是孤例。据统计,从2016年上半年各大百货零售业绩来看,普遍增幅呈下滑趋势。

  • 联华超市净利润将下降80%~90%;

  • 卜蜂莲花持续亏损;

  • 人人乐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55.8%~100%;

  • 中百集团净利润或下滑近4倍;

  • 广百股份净利润最多或减少30%

  • …...

对于亏损的原因,各公司的回应出奇的一致:

  • 一:受消费渠道多元化和电商冲击所致;

  • 二:卖场租金和人工成本上升。

但此次新一佳超市倒闭似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先来看一则公告:

12月初,新一佳向所有门店下发了一份经济性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告。公告内容显示,要求被裁人员于12月15日之前到公司核算工资并领取经济补偿金。

此外,被裁人员还有另一选择,与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业运营管理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新一佳并未对此事作出解释,但裁员截图中,有创始人李彬兰的印章。

这个店开了22年靠什么屹立不倒(又一零售巨头濒临倒闭)(2)

此前,今年7月份,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新一佳被曝出资金周转困难、拖欠供货商贷款的消息。

有供货商表示,从去年开始,新一佳方面便开始拖欠货款。

据了解,新一佳集团于9月29日做出了回应,称已与深圳市大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嘉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重组协议,将尽快解决货款拖欠问题,恢复门店正常运营。根据重整实施方案显示,三方将共同成立深圳市大晟新一佳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并由该公司注入资金恢复新一佳门店正常运营,支付员工工资及物业费用,并成立重组委员会与供应商建立交流平台,解决货品及款项问题。

重整后,据说新公司已经为员工垫付了2000万元的工资,目前仍欠薪2个月。

正如上述公告所示,如果跟大晟新一佳签订合同,之前的工龄直接清零,这让大部分具有10年甚至20年工龄的员工拒绝重新签订合同。

但据物流部的员工表示,新一佳自今年5~6月份就己经停止给员工发薪资了。

因此,今年9月,新一佳多数门店曾短暂关闭,至10月再次开业,湖南部分门店至11月才开业。

大多数人认为,近九成的负债被认为是压垮新一佳的首要原因。根据重组方案资料,截至8月31日,负债率已高达87.36%。

而造成资金压力的直接原因是新一佳急速扩张。据悉,在2005年后的头五年开店23家,之后五年则关店14家。

新一佳后五年的这段时间,恰好是零售业关店潮兴起的时候。数据显示,2012-2015年间,百货零售业共关闭138家门店。

须知的是,零售业的萧条并非一日之寒,电商模式的冲击,使传统百货模式早就不符合当下的市场环境。

但除却这些原因,新一佳的内部还出现了问题。

比如人力成本高、管理中出现较多腐败行为。由于采购腐败、无法让商品具有竞争力、品项不齐、热销品流失严重,超市内部戏称“哪个好卖,哪个就缺货”。

多名员工向@界面新闻证实,新一佳采购非常腐败,有一个说法是只要在采购部工作一两年,基本上就能买到车和房。这种混乱的管理导致的后果是,在深圳零售圈,很多零售商甚至不愿意招聘具有新一佳履历背景的员工。

相比老牌零售企业,沃尔玛、华润、人人乐等集团,新一佳面对新的电商冲击,几乎连尝试转型的经营动作都没有。

就连人人乐即便近些年业绩不佳,也仍在尝试性开出面积在500-800平方米的社区超市。

再来看新一佳以往的成绩单,对比下,着实让人不抱希望。

新一佳超市概况(2005年-2015年)
时间销售规模(万元)增幅(%)门店总数(个)增幅(%)百强排名
2005年118014539793617
2006年142549021992515
2007年167539018100814
2008年17492604.4105517
2009年1723600-21093.818
2010年174132011122.822
2011年175340011628
2012年18000002.7116030
2013年18000000116035
2014年1650301-3110-5.240
2015年1505270-8.8102-7.340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1年因统计算法改变,无增幅对比。

2009年,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铁娘子”李彬兰为自己掌舵15年的新一佳超市找了一位IT界的职业经理人担任新总裁,并希望三年内实现上市。那一年,新一佳销售额达到173亿元,位列中国零售百强第17位。

这个店开了22年靠什么屹立不倒(又一零售巨头濒临倒闭)(3)

事后,有专家认为,新一佳在发展过程中犯下极大战略性错误:

1.根基不稳就全国发展,导致后续管理漏洞重重。新一佳仅仅成立5年就全国拓展,显得冒进。

2.异地扩张布点太散,战线拉得过长,供应链成为难题。并非本土企业不可以全国扩张,比如永辉超市的全国扩张战略也是比较成功的。但不同之处在于,永辉进入某个区域之后便密集开店,以店群效应形成当地的规模优势。相比之下,新一佳的布局显得散乱,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3.盲目扩张导致其一些外埠门店盈利能力不佳,最终频频关店

此外,有观点认为,高管流失也是导致新一佳后续竞争力削弱的一大原因。伴随着广东核电的退出,李彬兰逐步成为新一佳的实际控制人。她后来启用了大量亲戚和梅县老乡对原有职业经理人团队产生冲击,最终导致一些元老的离职。

相较于其他巨头的积极探索,试水,新一佳的做法就显得有点作茧自缚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