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诗人北岛写下这两句诗的时候,或许,是带着愤怒的,但我想,他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试图冲破黑暗的期盼。

肆无忌惮的人性贪婪和永无休止的相互残杀,人类社会在道德和法律崩塌的一瞬间,重新又退回到了原始的野兽时代。画地为牢和各自为营,将原本的正义与善良统统变成了被唾弃的对象,我想,到那时,这将会是何等肮脏与不堪的景象。

大概,俄罗斯的这部电影已经传递出了某种对于社会和人类的隐喻。《危楼愚夫》上映于2014年,是由尤里·贝科夫执导的一部剧情电影,目前收获了8.4的高分,同时,它也在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包揽了包括最佳男演员在内的四项大奖,这足以说明,这部电影无论是质量还是内容,都是相当出色的。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1)

一个底层的水管工,一个即将倒塌的危楼,一场豪华的政府盛宴,一群麻木不仁的贫民住户。这部电影的焦点,并没有因为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官僚体制,而试图从外部大环境的营造中寻找突破口,故事内容始终聚焦在电影人物身上,且人物活动范围也紧紧围绕着危楼展开。

冷峻写实的拍摄手法,克制隐忍的故事内容,将原本处在不同生活水平的官员和贫民,借助危楼的处理,慢慢地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电影里,贫富的悬殊只是拉开了肉体享受的差距,真正沦丧的精神却始终不分彼此。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2)

迪马发现危楼的隐患后,他原本可以选择沉默或是同流合污,但因为人性善的牵引,他最终选择站在正义的立场,迪马也就成了这部电影里唯一的光明形象。

大概创作者们对于迪马这个人物的处理,有些过于理想化了,于是,当把这个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清醒者,一点一点丢入到“现实主义色彩”浓厚的沉睡者中去时,就注定了这将是一场力量悬殊的长期斗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一直活着。我想,精神力量的伟大就在于,你始终选择相信自己的良心,即便这个社会是肉眼所见的不堪,但如果所有人都选择装睡,那这个社会就真的完了。

所以,看《危楼愚夫》这部电影时,让我产生了绝望,但回归现实后,我仍旧愿意抱有希望。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3)

1

“危楼愚夫”的电影名字取得非常好,它其实包含着表面和本质两层意思。

“危楼”表面指的是,因为承重墙出现裂缝而即将倒塌的大楼,可本质上指的是,因为腐败和贪婪而摇摇欲坠的小镇管理体制。

“愚夫”表面上指的是,因为不同流合污而显得格格不入的迪马,他就像是一个“愚夫”,试图去做大家的救世主,最终引来众人的讥讽和嘲笑,可本质上指的却是自私自利且麻木不仁的大楼居民。他们以为自己很清醒,其实,早就在丧失抵抗能力和丢弃自我精神的迷失中,渐渐的成为了生活和体制的傀儡。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4)

迪马出生在贫困家庭,他有知识也有才能,可是,却并不懂得圆滑地处理人情世故。别人都在通过贿赂而取得资格证书,可他不偷不抢的单纯想靠努力证明自己。迪马的坚守与包括他家人在内的民众的随波逐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可以从影片开头迪马母亲的喋喋不休中看得出。

迪马对于人性善的保持以及原则底线的坚守,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可是,在集体无意识的人性阴暗围困中,迪马这种拥有人性善的人,通常会被当做社会的异类

他在修某座大楼下水管道时,发现了已经严重倾斜的地基,且大楼很可能会在24小时内倒塌。里面住着的800多户人家,在官员眼中,他们是底层的渣子,可在迪马眼中,他们是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的生命。当迪马选择去上报镇长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将彻底撕开被文明和繁荣假象伪装的阴暗,以及被利益和贪婪不断填充的人性。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5)

电影通过两个有意思的场景展示,将社会彻底分割成了两个极端,然后又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了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场景是电影开头的长镜头,底层贫民居住的危楼里,过道的狭小和人员的混杂,充斥着各种污秽肮脏,而丈夫对于妻子的暴力,以及警察对于暴力的视而不见,展示出了一副麻木不仁的底层众生相。第二个场景是电影中间部分的那场镇长生日宴会,有钱有权的管理者们,衣着华丽的载歌载舞,在大楼将倾之际的醉生梦死,展示出了一副自私自利的上层众生相。

在带着纪录片风格的镜头语言下,借由迪马的行动轨迹,将原本处在两个水平的阶层,慢慢拉到了一起,然后,利用大楼即将倒塌这件事为引子,营造出了一个缺乏信仰和精神支撑的残酷生存现状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6)

电影的这种戏剧冲突,并不用刻意去制造,因为,当电影里的人们已然接受了这种社会常态时,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早已暴露了人性原始的一面。

在我看来,导演通过各种生活场景的展示和生活细节的呈现,将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的“愚夫们”,统统丢在了观众面前。我们憎恨管理者的不作为,大概也关心着大楼居民的安危,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居民的麻木不正是助长管理者贪婪的肥料吗?

这座危楼就相当于小型的俄罗斯社会,生活在里头的底层民众,其实和醉生梦死的上层管理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墙上的裂缝不及时修补,大楼就会倒下,管理部门的腐败不及时处理,社会就会混乱。这不仅仅只是依靠迪马一个人来完成,更需要的是更多民众的觉醒与加入。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7)

2

电影没有直接进行道德审判,只有生活场景的全面呈现,在里面,我们可以慢慢看到,腐败的管理者与麻木的民众是互有关联的。

在这个道德崩塌和精神沦丧的社会中,好人居然成为了异类,而坏人却成为了主流,这不仅仅只是黑白颠倒所能解释的,我想,大概可以从迪马说的那句话,找出点原因来——“我们活得像动物,死得像动物,因为对于谁都无足轻重。”

迪马放弃逃生,选择独自回去拯救大楼里的人,这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人性的重塑,可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甚至集体对迪马进行围殴。信任的摧毁,往往来自于早已扭曲的价值观,在那些民众的认知中,苟且偷生是面对不公唯一的选择,这是一种精神的放弃与人性的放纵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8)

我突然明白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初衷,比起可以调理的肉体疾病,精神的愚昧和麻木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从个体到群体,再从群体到社会,最终发展到国家,个体就是形成国家的那块基石,一旦基石出现了偏移,那么,就会对整体的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毕竟,千里之堤最终很可能毁于蚁穴。

我想到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9)

虽然这句话里,鲁迅先生特指的是青年,但我却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社会民众。

电影并没有展示出大楼倒塌的场景,我觉得,大楼塌不塌已经不重要了,将社会中所有的人性、道德、法律和精神统统晾晒出来,然后,用电影里民众和管理者的极端麻木贪婪作为反面例子,对现实生活给予警醒,或许才是创作者真正的目的。

电影卑鄙的我的经典台词(卑鄙者的通行证)(10)

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民众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权利做争取,为社会的发展做努力,为个人的家庭做奋斗,那么我想,高尚肯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者注定也不会领到卑鄙的墓志铭。

正如北岛这首诗的后面两句话写的————“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报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