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派邓艾去屯垦(邓艾献出屯田之策)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而实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时期的邓艾等。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曹操派邓艾去屯垦(邓艾献出屯田之策)(1)

早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馀部时,枣祗就对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榖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司屯村位于汝州城西五公里,是汝州市内七个以“屯”相称的村子(司屯、党屯、甄屯、郑屯、时屯、田屯和高庙屯,当时无“小屯”)之一,具有1800多年历史了,是汝州历史上较早农耕开发的区域。

“屯”是东汉末期曹操屯田所留村子的典型标志。据《三国志·魏书》记载: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开荒种地,史称“许下屯田”。实施屯田的第一年,曹操就“得谷百万斛”,第二年就“州郡例置田官”,将屯田推广到各州郡,“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曹操屯田是将招募到的流民按军队编制,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到无主田或荒芜的土地上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奴婢(男女)各五十人分成一屯,选派一名田官(称为“司马”)管理种田事务。

曹操派邓艾去屯垦(邓艾献出屯田之策)(2)

汝州的这些“屯”就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推广屯田时屯田农民驻扎的地方,后来形成了村子。村子大都以其首领(司马)的姓氏命名,历史上村名曾带“家”字。司屯即“司马屯”或“司家屯”,是当时诸屯之首,统领各屯,因而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司屯就是汝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司(马)姓氏是曹魏时大都督、大将军司马懿的宗族后裔。当时,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任职洛阳令、京兆尹(许都的首长),汝州是其直接管辖区域。司马懿之上四代在东汉均为郡太守和大将军,位高权重。因而,司屯在历史上备受朝廷恩遇,威名赫赫,不同凡响,与其它村屯地位截然有别。

司屯位于泽地(洼地)环围的大片高地上。向东、向南2公里即是古代所称的“龙塘陂”或“西湖”,向北2公里就是著名的安洼地带,向西2公里则是古老的荆河(古称“三里水”)滩。此地土壤肥沃,水源丰沛,旱能浇,涝能排,最宜农作物种植,是旱涝保收的“粮食囤”,真正是得天独厚。1800年前,汝州屯田的先人们首选这片土地开发,堪称是上苍恩赐。

司屯这一垦田单位在司马氏的东西两晋时期,得到晋朝政府的优惠和扶持,发展迅速,不久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庄。在隋唐时期又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各业繁荣,人丁兴旺,发展成为汝州西部的大村。村中老人传称,大约在元代,司(马)姓族人“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不知所踪。元代,由于蒙古族铁蹄的践踏,这里一向繁荣的农业遭到彻底摧毁,善良实诚的农民或远逃避难或惨遭杀戮,稻菽浪翻的农田成为野草丛生的荒野。明灭元朝后,明政府便实施迁民政策,由山西迁民充实中原。这里也是迁民的主要目的地。

据村中居民称,村中的宋姓始由山西平阳府(今临汾市)一带迁来,村中央老街路北一连六处三进宅院原为宋家老宅。其院中现存的一棵国槐(直径1米)及其门口的辘轳老井便是实证。一般地,村中的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纪念物,老井是他们生产生活的见证。村中还有古老的李姓、蔡姓、刘姓和王姓,他们至今不知何时由何地迁来,只知道其老坟规模很大。或许其中还有汉末屯田时留存下来的原始姓氏。

司屯村现有1300多亩土地,3000多口人(包括侯庄自然村),內辖司东(含侯庄)和司西两个行政村。侯庄现有700多口人,由侯姓始居而名村。侯姓大约于清代前期迁居此地。村东南200米远的侯家坟原有一墓碑记载:乾隆皇帝曾专程前来侯庄寻访名为“侯东坡”者,碑文有“皇恩……老娘……”词句。或许,侯东坡是隐居此地躬耕的侯姓始祖。最后一名侯姓人是一位老太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去世。而今,张姓是侯庄人口最多也是居住历史最久的姓氏。张姓于明代前期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汝州城北礼法庄(李刷子庄),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又迁至现在侯庄居住至今。

曹操派邓艾去屯垦(邓艾献出屯田之策)(3)

司屯村西头原有一座祖师庙,三处宅院宽度,两院进深。其与北十里远的脾山青山祖师堂(刘仙姑堂、佛寺)和南四里远的十里铺金刚寺(殊胜寺)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两寺夹一庙,如此蹊跷,必有其缘。始建时间,孰先孰后,有待考究。倘若司屯祖师庙在先,其始建年代至迟在唐代神龙乙巳年(公元705年)。明《正德汝州志》载:“殊胜寺:一名金刚寺,在州西十里,唐神龙乙巳建。”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的脾山青山祖师堂(刘仙姑堂)则依照祖师庙而建。汝州城西早有俗语“金刚寺,通司屯(寺头)”,说的是金刚寺与司屯之间有一地道相通,早有密切的联系。其实是,司屯有一家古老的磨道(磨房),内有秘密地道口,地道通向金刚寺。地道挖于什么年代,至今无从考究。这些表明,司屯的大户人家与祖师庙以及金刚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交往历史。1958年前,祖师庙大殿、偏殿、厢房、大门和院墙齐全,香火旺盛,是司屯古老历史的见证。

曹操派邓艾去屯垦(邓艾献出屯田之策)(4)

司屯向南2公里的许寨村是战国时的注(人)城,其北边就是唐代所建的金刚寺(殊胜寺)。自许寨村(注城)、金刚寺向北沿着荆河的古道是通往山北颖阳和登封的大通道。古道在侯庄岔开,东北岔道通往风穴寺、登封阳城或禹州。此古道是东汉至宋代之间司屯繁荣的基础和见证。如今这条古道遗迹依稀可见,大部分由于日久年深洪水淤积而成为一米多厚的沙沟。

明清时期,沿汝河北岸的许洛官道打通,汝州城西沿路形成一连串的大村镇(《正德汝州志》、《道光汝州全志》)。其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超过历史悠久的田园乡村司家屯。司屯原有的辐揍道路显得狭窄和泥泞,出行十分不便,成为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明清以降,尤其是民国年间,司屯村经济和人口发展相对缓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