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点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对于写作语言的影响)

文/杜辉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书面用语与日常口语的区分。近代的白话文运动,更是让中国古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向大众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向转变。时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让这种不同环境下的语言区分增加了更多的分支和内涵。

网络语言首先是基于输入法而产生。如何能快速地输入,如何用最简单的文字、符号来表达更多、更复杂的信息或情感内容。这一需求自始至终贯穿于网络语言的发展。所以会有网络表情符号以及很多网络词汇、句式的诞生。并且经久不衰,层出不穷。虽然在现实世界中,网络语言、表情符号语言仍不被官方媒体所认可,但其在日常口语中及非正式书面用语中的应用无可阻挡。并且正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深入到官方用语及正式的书面用语中。

当前网络表情符号虽然无法直接转化为书面用语及口语,但其对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比如:)、o(* ̄︶ ̄*)o等多种微笑的表情,在书面用语中可以赋予为呵呵、哈、友善、问候等多种不同的含义,其含义丰富,形式多样,表现的感情则是亲和、友善等内涵。这些网络表情符号的产生和应用,在网络空间中起到了用简单的符号,表述复杂情感的作用。一些符号语言除了表现本身的含义之外,更具有了表明态度、立场的延伸意义。这些符号在成人世界的写作中,虽未成为具有关键影响的潮流,但伴随着使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这种渗透将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最终必会对我们的口语及书面用语产生更多的、实质的影响。

中国文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而现在的网络表情符号及符号语言也可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象形文字。用一个嘴唇符号可以表达亲吻、喜爱等情感,用一个蛋糕符号可以表示祝贺生日快乐、或其他事物等含义。虽然目前这些符号还无法对写作和口语产生太多的影响,但未来其影响力必然会撼动我们当下的写作及口语模式。堵不如疏,我们还是静观其变,主动学习接受新事物,让社会进行自然淘汰。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消亡,固然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但是社会自然选择、淘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络标点表情符号(网络表情符号对于写作语言的影响)(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