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

年幼的宝宝对家里的任何物件都透露着“好奇”,他们刚刚开始认识世界,想要全方位的探索,而探索的方式往往都是看、摸、吃……正是这种探索方式,让很多宝妈觉得不放心,毕竟小宝宝没有安全意识,无知的探索可能会危及孩子的安全。

家长作为监护人不可能时时守在宝宝身边难免失责,可发生意外后能否第一时间预知危险,能否专业地进行处置,就凸显妈妈的个人能力了。

“少了一粒纽扣电池”,奶奶的一句话让妈妈坐立不安

凌凌的儿子今年2岁了,白天由婆婆费心照顾,晚上回家后妈妈全权接受孩子的看护职责。

前天晚上回家,和婆婆“交接班”的过程,婆婆一句话让凌凌坐立不安。

“宝宝,你把电池放哪了?刚刚还在的啊”婆婆不自觉地询问宝宝。

“电池找不到了吗?啥样的……”凌凌不以为然地发问。

“就手表上的小电池,纽扣电池,宝宝刚刚还玩来着”

听到“纽扣电池”四个字,凌凌一股焦急涌上心头。

凌凌赶忙招呼丈夫和公公一起出来,在全家翻找这粒电池。茶几、沙发、客厅的边边角角几乎都翻个遍了也没能找到,这下凌凌更着急了,满脸尽显焦虑和不安。

婆婆则有些恼怒儿媳的“大题小作”,认为儿媳是故意挑刺找茬:“不就是一块电池么,找不到就再买一个,至于这么大费周章吗?”

“妈,不是电池的事,宝宝要是吞了电池,不是卡住这么简单,会灼伤器官,要命的事……”

听到这话婆婆也慌了,因为婆婆也不确定宝宝有没有吃下电池:“这么严重?那快去医院吧……”

“就怕来不及了,对了妈,前几天买的蜂蜜在吗?快拿来……”

拿到蜂蜜,玲玲立马让孩子多喝几口,赶忙起身往医院赶去。

孩子误吞纽扣电池,妈妈的一系列专业的处置操作,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等到抱着孩子来了医院,凌凌和医生说出了自己怀疑宝宝可能误吞了纽扣电池,也告知了自己的紧急处置,医生连忙给孩子安排了CT。

结果确认,纽扣电池的确被吞了,在宝宝的肚子里,立即给孩子安排了手术,顺利取出了电池。

事后,医生竖起拇指夸赞了凌凌的做法。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

★先是第一时间重视了纽扣电池的丢失,在找不到的情况下,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宝宝误吞。

★随后的一步更关键,蜂蜜进入肠胃后,很好的给电池和内脏组织做了屏障隔离,中和碱性电池的危害,才导致宝宝的肠胃没有明显的灼伤,只有轻微的糜烂。

医生回忆,自己从医数十年,见过吞电池的孩子很多,可能把风险规避的如此小,同时有把握住了黄金抢救时间的,实属少见。

即便是医护人员都不见得有这份应急能力,挽救了宝宝的健康,这位妈妈太牛了!

生活中,小巧方便的纽扣电池随处可见,但却是相当高危的存在,尤其对于孩子!

在澳大利亚,据澳大利亚产品安全委员会估计,每周约有20名儿童到医院急诊部门就诊,就为了取出误食吞下的纽扣电池。昆士兰州伤害监测部门(QISU)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4年上半年,就已有37名儿童接受了关于纽扣电池的相关治疗。

而在美国,情况同样相当严峻,每年报告出的因纽扣电池引发的安全事件超过3500次!在2006年至2010年间,误食纽扣电池的美国儿童数量比前五年增加了四倍!

在中国,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孩子误吞钮扣电池导致抢救的案例也时有曝出。

2016年温州市的一名2岁小男孩因不停哭闹、拒绝进食被送往医院,医生在他的食道里发现了一枚纽扣电池,取出时他的食道已被严重腐蚀灼伤。

取出的时候,电池表面已经完全发黑,腐蚀严重,食道也受损明显。孩子父母称,纽扣电池可能来自家中玩具,孩子上午独自玩耍时不慎吞下。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2)

纽扣电池可能一年只有数起,但危害却非常大,纽扣电池有正负电极,且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在体液作用下很快会腐蚀肌体,严重的可能造成胃穿孔、食道穿孔等。

2017年一名3岁男童,误食纽扣电池,发现时在孩子食管处已经卡了24个小时,食管周围已经出现了严重糜烂状况,如不及时将电池取出,孩子面临着食管穿孔、大出血及重金属中毒的危险。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3)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4)

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宝宝因为误吞电池而引发严重后果。

一个1岁多的宝宝误吞电池,电池卡在喉咙里,一周后,孩子持续高烧才发现,这时,电池已经漏液,把孩子的喉管烧了两个洞。

英国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误吞纽扣电池后,电池在体内引发致命的化学反应,孩子虽然被抢救回来,但腰部以下完全瘫痪。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而小的时候,他们又更喜欢用嘴巴探索世界,拿到什么,都会往嘴里放。仔细查一查就会发现,孩子除了误吞纽扣电池,还有很多东西都容易被他们误吞,引发严重后果。

你能想象下面这些物品都是被孩子误吞的吗?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5)

除了这些物品,有很多孩子经常玩的东西被孩子放入口中,不小心吞下去,也可能引发危险。

有的孩子会误吞药片,尤其有的大人吃药后,随手把药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有的药片包裹着一层糖衣,孩子拿到后就容易误服。很多孩子误食药片出现过危险。

有的孩子会喝下消毒水、洁厕剂等,有的孩子会拿干燥剂出来玩,还有的家长喜欢把有毒的药物装在矿泉水瓶里,孩子不知道,误食后引发生命危险。

有的玩具被误吞后也会引起可怕的后果。一位9岁的女孩在玩磁力珠时,想尝尝看磁力珠的味道,就连续吞了20多颗,原本以为这些珠子会排出来,不曾想这些珠子却因为磁力吸在一起,变成长长的一串。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6)

这些珠子随着肠胃的蠕动,刺穿了结肠、小肠,引发腹痛,在肠胃蠕动过程中,它们又分散在大肠和小肠的各部位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7)

最后22颗磁力珠足足花了5小时手术才全部取出来,有的珠子表面已经被腐蚀发黑了!

还有一种很多孩子喜欢玩的吸水珠,它干燥的时候很小,像糖豆,但经水浸泡后,却会膨胀变大,有的珠子最大膨胀后可达到鸡蛋黄大小,不少孩子喜欢拿着这种珠子玩,一旦误服,家长又着急,让孩子喝大量水,就可能引发危险。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8)

为了宝宝的安全,家里各种容易引发危险的物品如药物、消毒液、玻璃水、洗衣液、工具箱等一定要收好,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过期的干燥剂、药物、农药空瓶等,要及时扔掉。不要用矿泉水瓶装有害的液体,这最容易引发孩子误食的!

孩子玩具上的小零件、遥控器、各种有细碎物件的用品等一定要上心多多检查,有松动或有潜在被咬掉的风险就要及时制止。

TIPS

1、容易造成宝宝窒息的危险物排行

最好不要给4岁以内的宝宝吃不好消化的大块食物,除非把它剁碎后再给宝宝吃。宝宝学会咀嚼之前,不要给吃坚硬的食物。家里类似硬币的小物品,最好收到宝宝看不到、够不着的地方。特别小心下面这些东西:

食物: 热狗(即使它被切成两半)、 坚果、 大块的肉或者奶酪、葡萄、硬糖、粘性大的糖、爆米花、生胡萝卜、生苹果、泡泡糖或口香糖及其他粘性过大的食物如汤圆年糕等。

气球、硬币、小石块、小球,比如玻璃球、玩具上的小零件、钮扣电池、螺丝钉和螺母、安全别针、曲别针、笔帽、珠宝、蜡笔

2、小婴儿的特殊危险

宝宝衣服的装饰物,比如小扣子,小花等要结实牢固,否则宝宝会不自觉的把它们从衣服上拽下来,放到嘴里吃。或者在清洗衣服后要检查宝宝衣服上的小配件是否牢固,以防它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掉到宝宝旁边。

如果宝宝正在长牙,最好的磨牙食物是婴儿专用的磨牙棒。不要给他一些胡萝卜条、瓜条之类的自制磨牙食物。虽然这些东西可以缓解长牙给宝宝带来的酸痛,一旦宝宝把这些东西咬掉又不会咀嚼,那么就可能出现噎着、窒息的危险。

小宝宝很喜欢从别人的碗里抓东西吃,所以最好给宝宝安置专门的餐椅,防止他抓到一些不能给他吃的食物。如果有大孩子到你家做客,最好不让宝宝和他一起吃饭,两个不能照顾自己的小家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定时更换宝宝的安抚奶嘴。尤其是看到安抚奶嘴上有裂纹时,一定要马上给宝宝换一个新的,以免宝宝吸入安抚奶嘴上破损的地方。另外,安抚奶嘴上的防护罩一定要比宝宝的嘴大。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9)

万一孩子误吞了危险物品,家长也要学会正确应对和处理:

首先,千万不要盲目催吐!如果误食药物,宝宝意识不清醒的情况下,绝对不能强行催吐,否则容易发生呕吐物误吸,引发窒息。如果误食强酸、强碱性毒物,也不能催吐,否则会给消化道带来二次损伤。误食强酸物时,可服用纯牛奶,生蛋清等来减轻伤害,误食强碱物时,可以喝食醋、柠檬汁等弱化碱性。

其次,要马上把孩子送往医院,交由医生处理。让医生根据孩子吞下的物品种类,判断胃镜、手术还是等待大便排出。

尖锐物品、金属性物品、有毒的化学物品、大的异物各自的处理方法都不一样,所以即使孩子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家长也不要自行判断,而是要做好相应的检查。

如果孩子出现异物卡喉咙的状况,出现下面几种状况:

1.突然开始喘息或发出哮鸣音,哮鸣音的特点是音调高,具有像金属丝震颤样音乐性的声音,持续时间久,呼气时明显而吸气不明显等特征。

2.宝宝突然不能说话、不能哭泣甚至不能发出声音。

3.宝宝脸色开始变蓝,这是气管异物、大脑缺氧的表现。

4.宝宝用手指着或抓着自己的喉部,或挥动双臂,表情十分恐慌。

这很可能是异物卡住气管的表现,这时,要就近找医院进行急救,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同时保持镇静,不要慌张,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在送孩子去医院的路上,要尽可能让孩子侧躺,右侧体位朝下。因为一般异物容易存留在孩子的右侧支气管口里,右侧体位朝下能避免对孩子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呛入气管的异物比较大,完全遮蔽气管时,孩子可能迅速出现窒息,这个时候要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自救:

具体的操作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在具体使用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寻找对应的方法:

1岁以下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0)

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的双腿,用空心拳拍后背。如果异物仍未排出,将孩子平躺在地板上,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孩子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直至异物排出。

1岁~3岁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1)

父母可采取坐姿,将孩子抱起,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3岁以上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2)

父母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抱住孩子,双臂环绕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按压在孩子肚脐和腹部中间,双手用力急速向内上挤压,反复有节奏的挤压几次,直至异物吐出为止。

宝宝误吞纽扣电池拉出来后发烧(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3)

通过这样反复快速的拉压冲击,帮助异物从气道内排出来。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要注意:

1、如果孩子发生气道异物(被噎住了),呼吸正常,用力咳嗽,暂时不要干预,用力咳嗽是排出气道异物最为有利的方法,在采取任何急救措施之前,先看看是否可以通过孩子自己用力咳嗽自行将异物咳出。

2、千万不要直接拍背,也不要用手直接去抠异物,那样只会让异物落的更深。

3、过程中一旦发现患儿意识丧失,拨打120急救电话,使其仰卧体位,首先开放呼吸道,然后开始人工呼吸2次,接着实施胸外按压30次,2次人工呼吸 30次胸外按压,依次循环直至患儿恢复呼吸心跳或者120急救人员到来。

4、对于大些的孩子或者成人,任何钝角物件(自己的拳头、椅背等等)都可以用来快速挤压冲击腹部作为自救工具。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家长多警惕一分,永远把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就会自然而然地避免掉各种意外!


妈妈育儿互助群,第1期【幼儿英语启蒙】已结束,报名“培养阅读习惯、绘本推荐、实用收纳术、护肤保养、身材恢复”主题课程, 微信13027279630,更有全国万人妈妈育儿互助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