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能承认元朝(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大家好上次讲述了从海洋的视角讲述明清史的原因,海洋贸易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南北权分立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今天来说说元朝是怎样灭亡的,以及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依靠什么来实现正统性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朱元璋为什么能承认元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朱元璋为什么能承认元朝(元朝为什么会灭亡)

朱元璋为什么能承认元朝

大家好。

上次讲述了从海洋的视角讲述明清史的原因,海洋贸易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南北权分立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今天来说说元朝是怎样灭亡的,以及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依靠什么来实现正统性的?

下面来继续为大家讲述《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吧。

01 大运河运输和海运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本书作者上田信认为,元朝崩溃的根本原因,是将政治和经济中心分割开,财政基础放在了以秦岭淮河为界的长江下游三角洲以南的江南地区。

忽必烈

到底什么意思呢?  

政治和经济中心分割开,意味着元朝要将江南的物资运往北方大都。上一期说过,元朝时江南物产丰富,北方需要南方的大量物产,而南方却基本不需要北方的物资。

因此,元朝需要将南方物资运往北方,如果走水路的话,有两种运输方式:大运河运输和海运。

如果利用前朝遗留下来的大运河运输,却有一大难题,就是元朝的首都圈离唐宋的首都圈很远,还要进行一段陆上运输,路线太长了,比直接连接江南和大都的直线距离还要向西绕一大圈。

因此元朝只好开辟新的大运河路线,前期因为一些地理环境因素没有成功,比如河口堆满泥沙,水位太低。

后来元朝不得不将大运河东移,但是又遇到了两个技术难题。

一是泥沙堆积在黄河的叉口的问题,为了避免泥沙堆积,需要将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排进海里。元朝政府采用的办法是提高黄河水压,但是这样一来,淮河流域的耕地就会被淹,使用这条大运河会损害淮河流域农民的利益。

二是大运河东移时会出现高低差,山东半岛的海拔很高,怎样向此处提供水源。元朝最终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当元朝意识到大运河东移困难重重,就放弃了通过大运河进行漕运,开始依靠海运,因此我国的航海技术得到蓬勃发展。

元朝的开国功臣武将伯颜,在为忽必烈打江山时,曾使用过海路,把战利品运往大都,他是政府层里最精通水军的官员。为了发展海运,伯颜把精通海运的海盗朱清和张瑄收于麾下。

朱清出身沿海地区,原本是一名家奴,因为犯罪而逃往海上成为了一名海盗,在宋朝时被政府招安,宋朝灭亡后转而侍奉元朝,他为元朝创设海运立下汗马功劳,而张瑄则是一名私盐贩子。

因为海运,沿海地区出现了外国商人,朱清也赚到了很多钱。可是他和张瑄为了向海关相关人员支付薪水,利用木版“宝钞”私自滥印钱被判刑,在1302年,两人死在牢中。

发展了20年的海运,开始被元朝政府直接经营。

元朝的海运港

海运对元朝有多重要?《海与帝国:明清时代》里提到,从忽必烈 于1281年,加封妈祖为“护国明著天妃”可见一二。每逢江南的船只出发或到达时,必然会拜祭妈祖。“护国”表示海运路线是元朝的大动脉,如果无法维持海运,元朝也就灭亡了。

妈祖雕像

从1289年起,元朝统一运输物资为海运,并不是完全放弃了大运河,而是粮食全部走海运,而很多其他物资则是通过大运河。

国家的命脉运输事业牵扯着巨大的利益,政权内部有海运派和运河派两股势力,互不相容。

1344年,黄河泛滥,山东、河南各地爆发饥荒。元朝政府内部为如何治理黄河泛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负责大运河运输的漕运使贾鲁,提倡对黄河进行大规模改修,招来很多大臣的坚决反对。反对派认为改修会更加民不聊生,后果比黄河灾害更加严重。

掌握实权的右丞相脱脱,力排众议采取了贾鲁的意见,不顾民间实际情况进行了黄河大改修。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段历史生动形象的描写,下拨改修的工程款,被贪官污吏层层剥削,最终可真正投入使用的微乎其微,造成无法向劳动者支付充足的薪水,搞得民怨沸腾。

02 元朝灭亡的原因

元朝为什么灭亡?有很多说法,无外乎洪水泛滥、地震、气候变冷等自然灾害原因,还有财政危机,皇帝对政治不感兴趣等等。但是这些原因在我国时常出现,为什么1351年白莲教教主刘福通发动的红巾军起义,会让元朝迅速崩溃?

实际上是因为叛乱的地点选在淮河中游,切断了元朝的大运河。

江苏徐州和安徽定远一发生叛乱,大运河就不能正常运输物资了,因为徐州是大运河的要塞。为了打仗,元朝还需要征用船只,用大运河运输军用物资,这样运输其他物资就大大地减少了。于是,元朝运输江南物资就要完全依靠海运。

1353年,张士诚在江苏泰州发动叛乱,泰州也是要塞,是大运河和海路在江南三角洲的出入口。元朝失去泰州,海运也被切断了,还怎么从江南运输物资呢?元朝想招安张士诚,没有结果。1354年,张士诚定国名为大周,宣布独立,后来定苏州为首都。

张士诚雕像

元朝的命脉,即江南的运输要道一被掐断,粮食运不到北方,大都很快陷入饥荒。怎么办呢?元朝试着采取怀柔政策,把皇帝才能穿的龙袍赐给张士诚,才达成提供江南粮食的协议。

当时浙江台州有方国珍势力,方国珍从事海盗业,被元朝招安,做了官。

张士诚和方国珍两股势力,都没有大的野心,并不想消灭元朝,只是想多赚些钱而已,他们控制了江南和海运路线,想和北方的元朝做生意,通过运输物资赚钱。

此时的元朝,已经是日薄西山,控制的领域回到了攻陷南宋之前时,而且元朝的皇帝也失去了游牧民族的气慨和意志,连回到南北政权分立时代都不可能了。

03 朱元璋建国

朱元璋出身于贫穷的江北地区,父母双亡后进了寺庙做了和尚,后来在淮河流域做乞丐,那里正是白莲教盛行的地方,因此朱元璋很自然地成为了红巾军的一员。

他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刘福通死后,被其拥作皇帝的韩林儿寄身于朱元璋政权,这样朱元璋政权取得了白莲教宗教的权威。随后,他在刘基的辅助下,击败了陈友谅。

朱元璋在早期时就在考虑怎样实现大一统,建立明朝前他曾问儒士: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以及忽必烈,是依靠什么一平天下的?他意识到仅凭武力是不行的,要依靠儒家统治人民,并开始做准备。

宋代时,安徽黄山脚下的徽州盆地诞生了新的儒学学派,国家人才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但是到了元朝,科学制度被废除,因为元朝是南方农耕和北方游牧相结合的国家,他们认为儒教只适合农耕文化,不适合大一统国家,元朝比较注重贸易经商,靠收商业税维持国家财政。

因此元朝时,没有了科学制度,儒派学者升官之路被封锁,新的出路是给富人开设的义塾做教书先生。

朱元璋打天下时,正需要儒学人才来建设新国家,想靠儒学思想为自己的统治找到正统性,让天下人臣服。我们不要小瞧这个正统性,历朝历代的君王都非常重视正统性,连打个仗都要师出有名,更别说做天下之主了。三国时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近代蒋介石娶宋美龄,都有这层意思。

早年,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之争时,自称吴王,还拥立了具有白莲教宗教权威的韩林儿为宋朝皇帝,正是创建新王朝的第一步。

到了夺取天下大局已定时,朱元璋又是怎么取得大一统的正统性的呢?要知道元朝统治了近百年,其正当性也是被承认的了,想要推翻元朝的统治,怎样给百姓一个解释呢?

朱元璋采用了儒学“礼”的秩序来建立明朝。什么是“礼”呢?就是讲究尊卑、长幼之序,按照辈分和年龄的大小老少来规定人和人之间的上下关系。

建国时机成熟时,韩林儿在去应天的路上时翻船,掉进江里而死,这应该是朱元璋指使的一次暗杀。接着,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与元朝对决。

对决前要向元朝统治下的华北人民发布檄文,朱元璋是怎样解释讨伐的理由的呢?怎样为自己找到正统性?

檄文里,朱元璋承认了元朝当初是因为维持了秩序,才得到上天的认可,是一个正统的王朝,但是现在丧失了“礼”的秩序,所以要驱逐胡虏。

檄文发布后,北伐非常顺利。元朝本来就丧失了大运河和海运,不能运输江南的粮食等物资,那时北方还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红薯、玉米等还没引进。1368年,元朝皇帝放弃了元朝的首都大都,随后朱元璋接手。

朱元璋在即位诏书里面说,宋朝统治了中国三百多年,但是后来气数已尽,天命就传到了大漠中崛起的元朝,但是过了百来年,元朝的气数也尽了,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大明朝获得了天命。

为什么朱元璋将国号定为“大明”呢 ?他没有说明。在元朝之前,所有汉族王朝都采用了周王朝的地名作为国号,说明是从某个地方发展壮大势力的。

朱元璋画像

而元朝是第一次没有采用地名,而是采用了理念作为国号,大元的国号出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乾元的意思是天。明朝定国号,没有按照传统,而是效仿了元。

那么新的王朝规定“礼”的秩序到底是怎样的呢?它强调亲戚关系中的上下辈分,然后是地主与佃农间的关系。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还提到,朱元璋建国后,切断了靠海发展起来的长江下游三角洲与海之间的关系。与海洋有着密切关系的富户,要么成为被强制移民的对象,要么成为支撑王朝财政的地主。

因海运积累了财富的富人,朱元璋实行了多次移民政策,将他们从沿海地区迁到其他地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主大户,成为被严重打压的对象,钱再多很快也会破产。比如大家熟悉的沈万三,他在元末时靠海运成为巨富,他的后人在明朝时不断地给朝廷提供钱财,最终沈家衰落。

为什么朱元璋要打压这些富人?可能他出身贫苦,对富人本来就有种仇视心理,另外他的竞争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曾经依靠海运赚取了很多打仗的钱财,所以朱元璋对靠海运起家的富人有所顾忌。

这次就讲述到这里。

今天主要讲了元朝灭亡的原因是把政治和经济中心分割开,必然需要通过水上运输江南的粮食等物资,但是有个致命的弱点,一旦河运和海运被切断,统治也就陷入绝境。而元末时农民起义的地点正是水运的要塞,元朝灭亡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此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采用了儒家“礼”的秩序,来确立其统治的正统性。

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我的下一期解读吧!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还不错,请点个赞。

文:十里桂花(关注我,给你讲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上一期: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南北政权分立?海洋贸易对王朝兴衰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