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

三国武力值最高的武将吕布出道之时效力于并州刺史丁原,并拜其为义父。待丁原被董卓打败后,吕布又投靠了董卓,转认董卓为义父。最后又在王允的美人计下杀了董卓,一生反复无常,被时人讥讽为“三姓家奴”。早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就已经构建出了完整的道德体系,其中第一条就是“忠”,讲究事君以忠,如若叛君,就会为体系所不容,被时人所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为动乱和黑暗的时期,人命如草芥。大小割据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发展频繁发动战争,催生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如檀道济等,却也产生了一位遗臭万年的天生反骨仔——侯景,他虽和吕布都是“忠”的反面教材,但是他比吕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1)

战场上的侯景

侯景其人

侯景,羯族人,羯族原本是匈奴人底下的一个小分支,西晋末年跟随匈奴人进入中原,后势大而灭了匈奴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汉赵政权,建立了由他们统治的石赵政权。石赵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最为残暴的政权,他们把老百姓称之为两脚羊,行军打仗的时候抓大量的妇女随军,平时拿来行乐,一旦军粮吃紧就直接给当军粮。如此残暴的行径把矛盾激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导致一纸《杀胡令》出,羯族势力迅速走向没落。

羯族这种残暴勇猛的特性仿佛根植于血脉之中,很是适合在这乱世之中生存。北魏时期因由大同迁都到洛阳,让原本设置在北部边疆地区的军镇待遇骤降,继而引发六镇起义,这时羯族人尔朱家趁势崛起,侯景也就是这个时候投奔同族尔朱家。老侯凭着一身虎胆,帮着尔朱家打下诺大的基业,被尔朱家推为定州刺史。从石赵到北魏好不容易北方的胡汉矛盾得以缓和,却在尔朱家手上再次爆发,尔朱家如同为羯族的老石家一样在大势之下覆灭,但是依附于尔朱家的宇文家和老高家却得以崛起。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2)

老高家和宇文家分据东西

宇文家占据关中地区搞了个西魏政权,老高家占据关东地区建立了东魏政权,老高家实力略强于宇文家。侯景审时度势之下投靠了老高家,被老高家颇为看重,封他为吏部尚书、郡公爵。随着老高家和宇文家之间的斗争加剧,老高家对于老侯也是不断加官加爵,把他提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并给他极大的便宜之权,让他统领10万大军经略河南地区,也是和宇文家交接的一线地区。

乱世之中他能从一位默默无名的大头兵一步步混到拥兵十万的一方诸侯,审时度势方面必然有自己独到的一面。他能以跛腿之躯在战场上博取功名,谋略方面也必然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他能将十万兵,在御下方面必然也有自己的心得。这就是侯景,一位乱世之中颇有能力的人物。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3)

一将功成万骨枯

侯景三叛

一叛:老侯出道时跟的是尔朱家,也是尔朱家给了他立足之地,但是尔朱家被老高家等势力灭了之后,老侯选择了投靠老高家,如同吕布在丁原被董卓打败以后投靠了董卓。

二叛:老高家对老侯可谓是高官厚禄,恩宠到无以复加,让一个非嫡系的老侯单独统领10万大军,这种信任堪比楚汉相争时老刘家对待韩信。结果就因为老高家换了个领头人,老侯对老高家这个新上台的领头人不满意,就准备带着部队投靠老高家的世仇——宇文家,结果宇文家看出这是个出尔反尔的反骨仔,不愿意接收,他就投靠了老高家另外一个敌对势力——老萧家。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4)

东、西魏和南梁三国鼎立

三叛:老萧家打着利用老侯来打击北方势力的如意算盘,对老侯封赏不断,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武器给武器,还加封老侯为河南王。老高家心想自家叛徒就在家门口好日子过着,这以后还不谁都想效仿,就派大军进攻老侯。老萧家付出的心血还未得到回报,自不能坐视老侯被老高家给灭了,就派军支援老侯,没想着老高家的军队挺生猛的,硬把老萧家的援军主帅给俘虏了。

老高家虽然赢了老萧家,但是也不想同时面对宇文家、老萧家和老侯三个敌人,这着实有些吃不消,就决定和老萧家休战议和。老萧家本就是战败的一方,求之不得,两家人就开始坐下来谈判。老萧家千算万算却没有去考虑这种和平谈判对于老侯到底意味着什么,老侯心里很明白老高家对他是有多么痛恨,一旦谈判开始,老高家肯定要打他的算盘,届时老萧家也断不会为他再起战端。

老侯整夜的吓得睡不着觉,就决定试探下老萧家对他的态度,他就冒名给老萧家写了一封信,信里提出用老侯换老高家手上老萧家的俘虏,没想到老萧家竟然回复同意。这下子老侯就不敢坐以待毙了,一边勾连老萧家有二心的王爷们,一边就着手起兵。老萧家因为身处南方,对老侯的本事知之不详,认定老侯已经叛了两次、不敢再叛。结果老侯在准备万全之后毅然发动了反叛,老萧家还在悠哉悠哉,以有心算无心,老萧家的结局可想而知,直接被老侯攻陷了国都,老萧家的大家长被老侯关起来生生饿死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5)

一心向佛而被饿死的梁武帝萧衍

侯景结局

老侯能攻陷老萧家的国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看出老萧家的正德兄有野心,二人相约共谋富贵,在老萧家派正德兄抵御老侯的时候,正德兄不说抵抗还偷偷给老侯不断输送粮草军备,待老侯打到国都门口时,又是正德兄给开的大门。待大事将成之时,二人开始分蛋糕,正德兄当梁国皇帝,老侯当丞相。正德兄忘记了一个道理,蛋糕只有势均力敌的时候才有分食的可能,这个失误带来的后果是致命性的,老侯在事成之后转过头来就废了正德兄,立了老萧家名义上的继承人纲兄为皇帝,让纲兄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他并封他为宇宙大将军,这还不算,他还把昔日被世家大族看轻的愤懑发泄得彻彻底底,几乎屠尽了魏晋以来作为高门顶尖代表的老王家老谢家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6)

《乌衣巷》——刘禹锡

志得意满下的老侯已经不甘心现状了,他是见到过自己同族的尔朱家是怎么覆灭的,昔日那么强大的尔朱家,权力比皇帝都大,但是还是灰灰湮灭。老侯开始为自己坐上那个昔日尔朱家没有去坐的位置做铺垫了,先废了纲兄,再立老萧家另外一位栋兄,一点点的剥夺老萧家的尊严与荣耀,最后逼着栋兄把位置让给了他,改国号为汉

当上皇帝的老侯却只有皇帝之名,无皇帝之实,东晋以来的江南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江南,还有一堆门阀贵族,他们在各地有粮有地有人,老侯屠杀了老王家和老谢家就是把自己放在了他们的对立面。老侯坐在朝堂之上,放眼望去,都是些跟着自己领军打仗的武夫,指望这些武夫治国那是开玩笑,可文人士大夫又不愿意给他打工,到了最后连他部队的粮食都没法保证。老侯只有学他羯族的前辈老石家那一套,直接派兵到四处去抢、去掠夺。这无疑更是激化了矛盾,开始还能抢到一些,后面大家族们自发地联结在一起抵御老侯派出的军队,老侯能抢到的粮食越来越少,军心士气开始涣散。最终大家伙联合起来后直接灭了老侯,把老侯分而食之以泄恨,还特地把老侯的双手砍下送给了老高家,老高家为此很是感谢了一番

吕布为何叫三姓奴(三姓家奴吕布和此人相比不算什么)(7)

被群起而攻之的侯景

​结语:老侯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在礼乐崩坏的大环境中对于忠孝仁义丝毫不讲究,是一个典型的唯利主义者,什么选择对他有利,他就会去做,不会考虑别人对他的评价,从他个人的出发点来说,他是没有错的,在那样一个人吃人的社会,要想生存,光靠讲道德是不行的。但是从被他背叛的尔朱家,老高家和老萧家来说,老侯是罪有应得,老侯的一番作为让老高家在和宇文家的对抗中成了劣势的一方,至于老萧家就更惨了,直接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最后以我们后世者的角度来看,老侯对于时代发展却是有其积极的一面,是他让北方两大势力天平失衡,也是他让南北势力天平失衡,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天下一统、结束乱世的时间还会来得更晚。

参考文献:

《梁书》

《魏书》

《北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