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太无聊古文(让人读起来感到索然寡味很无趣的尚书)

临近退休了,时间充裕起来了某一天头脑一热,我把家里书架上装门面摆放了20来年的线装版精编《四库全书》拿下来读了起来每当看到有趣的章节和故事,心有感触想有感而发时,就又动笔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这个世界太无聊古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这个世界太无聊古文(让人读起来感到索然寡味很无趣的尚书)

这个世界太无聊古文

临近退休了,时间充裕起来了。某一天头脑一热,我把家里书架上装门面摆放了20来年的线装版精编《四库全书》拿下来读了起来。每当看到有趣的章节和故事,心有感触想有感而发时,就又动笔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了。

我已经把精编《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卷一“经部”的“四书篇”(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部通读完了。 昨天又接着拜读完“五经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中的《诗经》了。今天通读完“五经篇”的第二篇《尚书》以后,我个人最强烈的感觉是:

《尚书》这本书写得啰里吧嗦的,让人读起来感到索然寡味很无趣的!总体感觉其文风特别像现在某家单位或公司撰写的会议纪要,重点要传达单位或公司领导的训示和讲话内容。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它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 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 另又相传西汉鲁恭王刘余从拆除的孔子住宅一段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较《今文尚书》多16篇)。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总的来说,《尚书》这本书不仅出身来历可疑,每篇文章的作者可疑,文章的内容真伪也众说纷纭。 估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本书的编辑在《尚书》里也只收录了《甘誓》、《汤誓》、《盘庚》、《立政》和《秦誓》区区六篇文章而已。不仅每篇文章的原文看起来很费劲,而且译文读起来也很无趣的。 压根就无法与我已经看完的精编《四库全书》的“四书”和《诗经》相比的!

另外,“尚书”这个名字,可真不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古装片时常听说的兵部尚书或户部尚书张三李四时的那个官位名。 关于《尚书》这个书名的含义和解释,常见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说法认为“尚”字通“上”字,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第二种说法认为“尚”是“崇尚”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崇尚的书”;第三种说法认为“尚”字通“上”字,但却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需所需就是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