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四大产业集群 滨州市转型升级成果显著

见习记者 王梦媛

11月4日,滨州市举行“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发展成就。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振祥,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高亮,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厉明,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轶修,滨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士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滨州市四大产业集群 滨州市转型升级成果显著(1)

据姚振祥介绍,全市工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定不移“优存量、扩增量、稳变量”,全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工业经济挺起了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的脊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担当作为、承压奋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规模效益不断发展壮大。

规模总量持续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在全省位次大幅跃升,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090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202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8179.1亿元,比2012年增长42.9%。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8.3%。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608.86亿元,增长124.24%,总量列全省第1位,增速列全省第2位,总量比2012年(273.85亿元)增长104.8%,在全省前移了12个位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全省比重为11.6%,比2012年提高7.9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35家,比2012年底(915)净增620家,年均净增62家。全市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国企业500强5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7家、山东民营企业100强9家、山东民营企业行业领军10强5家、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8家、山东民营企业创新潜力100强4家、山东民营企业吸纳就业100强6家。其中,魏桥创业集团蝉联山东民营企业榜首,并位居世界500强第199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转型升级成果显著,“工业立市、实业强市”全面起势。

技改升级不断提速,持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不断优化投资方向,技改升级成为传统产业“转型蝶变”的主要动力。十年间,滚动实施投资过500万元的工业技改项目3000个,累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2021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9.7%,列全省第2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9.3%,列全省第4位;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34%,列全省第1位。

产业结构不断完善,滨州工业初步改变了大而不强、层次偏低的结构面貌,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纺织服装家纺产业基地三大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高端铝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铝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山东省重点支柱产业集群”,邹平高端铝材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成功入选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智能纺织产业持续向高端纺织家纺转型,先后被授予“共建世界级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先行区”“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等称号。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全市现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1处,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7家,纳入工信部运行监测的软件企业244家。全市规模以上装备企业110余家,已成为涵盖轻量化汽车及零部件、风电及高端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门类的综合装备制造行业,6家企业产品在行业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正在积极打造新能源产业千亿级集群。活塞产品连续36年保持行业领军地位,赤藓糖醇、膳食纤维、极紫外光刻胶等产品全国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

党的十八大以来,追求卓越、勇争一流,发展创新力不断提升,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累计有1313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2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滨州市针对产品、装备、生产线、车间、工厂、园区,加快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累计培育省级数字经济园区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1家,省市工业互联网平台41个。适度超前加快5G建设,累计开通5G基站9657个。

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加快,科学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划发展33个园区。邹平市成功入选山东省工业强县,博兴商用智能厨房设备、惠民绳网、无棣智能电气装备特色产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滨州加入首批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全市现有23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12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工厂,涌现出魏桥创业、京博石化、华纺股份、香驰控股等一大批绿色循环发展标杆企业,高端铝、高端化工、纺织家纺服装等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