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的诗亮了(贾浅浅的屁屎尿)

01

贾浅浅又给骂惨了。主要是因为要申请加入作协,结果又被翻出当年那些“屎尿屁”的诗。贾浅浅这作协能不能加入还不知道,反正先被大家骂了个痛快。这些“屎尿屁”的诗,我都不喜欢。只有这一首我勉强能够接受:

贾浅浅的诗亮了(贾浅浅的屁屎尿)(1)

我能接受这一首,是因为最后这句我觉得还稍微有点意思。其他的几首我确实接受无能。我不喜欢这些诗,但你要问我这些诗是好诗,还是坏诗,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这么说很容易挨骂。但这不是装模作样,故意摆出一副天真的样子暗挺贾浅浅。我确实判断不了。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现代的新诗已经属于小圈子的精英文化。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来说,它就跟江湖上的黑话一样,我们几乎完全不知道它想表说什么。

大家看到这儿,可能马上就会反驳:贾浅浅那些屁屎尿的大白话你还看不懂?这玩意儿谁写不出来?我马上就能给你写一百首:

我今天拉了一泡屎/真爽/你要问我为啥/这么爽?/因为我拉得痛快!这种反驳听上去很有力,但其实是站不住的。

02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法国艺术家杜尚曾跑到五金商店买了一个小便池,然后把它带到美术展览馆参展。杜尚把小便池“咣当”往那儿一放,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泉”。

贾浅浅的诗亮了(贾浅浅的屁屎尿)(2)

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现在,这个名叫“泉”的小便池被最有名的蓬皮杜美术馆收藏了,当成顶级艺术品,没个几百万美元,估计根本买不下来。这就是不讲理啊!我完全不能理解这件事。

后来有一个学过现代美术的朋友给我解释过这件事,他扒拉扒拉说了很多,我也没太听明白,但是他说的有一句话我记住了。他说要把这个事情放到艺术发展史里去看。把它从艺术史里抽离出来,这个小便池毫无价值,但是在杜尚带它参展的那个时刻,它确实有艺术的价值。当然,我并不是暗示说贾浅浅是杜尚那样的艺术大师,《雪天》是一首比肩《荒原》的伟大作品。我一点都没有这个意思,我是说,评价现代新诗,还是要放到新诗的语境里去。

贾浅浅也写过不少“屁屎尿”之外的诗,我随便摘抄几句:

它绽放,她幻想出我们的轮廓

除了它的声音,还是它的声音

过去和未来

它的冻龄,惊飞屋宇缤纷的草叶

我们亲吻,它看见我们掌心的帝国

这些诗写的看着好像比较“得体”,写的是好还是坏,我还是无法准确判断,但是它至少比较像我们心目中的“诗”。贾浅浅既然能这样貌似正常的诗,那为什么要写“屁屎尿”呢?我觉得她多半还是觉得这样写有创新的意义,大巧似拙,或者颠覆传统什么的。

但是这么写到底是不是创新和颠覆呢?“这玩意儿要是也算创新,那我也行!”这并不是否定它的理由。贾浅浅的“屁屎尿”很容易模仿,可杜尚的小便池也容易模仿呀。花几分钟就可以在淘宝上订购一个。第一个带着小便池参展的是大师,蓬皮杜美术馆花大价钱买这个小便池。但第二个带着马桶去参展的就是东施效颦的瘪三,蓬皮杜美术馆的保安直接会把他叉出去。那么贾浅浅的“屎尿屁”是独出机杼的创新呢,还是瘪三式的东施效颦呢?老实说,我直觉上更倾向于后者,但是要想下这个定论,又确实超出我的能力。只有对新诗发展比较熟悉,受过相当阅读训练的人,才有发言权。咱们看着觉得恶心,做不得数。高雅的艺术馆中间摆着一个小便池,也挺恶心,但是艺术家们另有说法,我们也没办法。当然,也有人会说,人家杜尚还是有底线的,只摆了小便池虚位以待,并没有真尿一泡在里头,哪像贾浅浅这样肆无忌惮地“屁屎尿”了?这可真就低估杜尚了。杜尚没尿一泡在里头,不是有艺术底线,而是怕捧着去的路上,一不小心淋身上。

03现代艺术确实让人看不太懂。比如蒙德里安的这幅《红、黄、蓝的构成》。

贾浅浅的诗亮了(贾浅浅的屁屎尿)(3)

世界名画!超级巨牛!但你说这幅画好在哪儿?我实在看不出来。如果你身边有哪个朋友说:他从这幅画里感受到什么什么伟大的力量,他大概率是在撒谎。我看不懂。我想99.9%的人也看不懂。但是我们不能说人家蒙德里安就是欺世盗名,因为现代艺术里有一些实验作品,它们的艺术逻辑确实超出我们的理解。这些艺术成了一个小圈子里的高端游戏,进入门槛相当高。现代诗歌也是这样。拜伦、雪莱、艾青、余光中的诗,我们大致都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像这样的诗如何理解:

用糖白色方糖更像冰块他们有头像鹰秃头,可以咬但没有

这段诗如何评价?如果我告诉你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希尼写的,你肯定会觉得其中大有深意。如果我说这是我写的,你肯定恍然大悟,这果然就是胡言乱语啊!但它到底是押沙龙写的,还是希尼写的,其实我们不太分辨的出来。其实这是美国大诗人布考斯基写的。那么现代诗歌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它有它自己的语言逻辑。

我看过一篇评论贾浅浅的文章,作者说“诗歌品鉴却不能完全脱离一定的基本度量,既有美感”。这个说法完全是错误的。现代诗歌并不以“美感”为评判标准,事实上,它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最接近于这个标准的,就是“创新”二字。那我们还可以追问,为什么要创新?这是因为诗人觉得传统诗歌的意向已经被耗尽,变得越来越像陈词滥调。打个比方,看到大雁就想到思念,看到菊花就想到秋天,看到月夜就想到静谧,这样的诗歌虽然精美,但越来越程式化。所以他们想要打破这些固有的意像,让词语再次“陌生化”起来。他们希望用这种创新办法,开创出诗歌新的文体,新的天地。创新的过程有点像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实验过程一定会出现大量残次品,一定会走很多死胡同,但是没有这些过程,就不太会有大的突破。实验的过程往往相当小众化。就像我们不理解科学家拿那些试管在鼓捣什么一样,我们也不太理解那些艺术家在折腾什么。我对现代小说发展还算下过一番功夫,所以要是拿本现代小说来,我还敢评价评价,但贾浅浅亮出的“屎尿屁”,我还真的无法置喙,因为我不知道这些意象在新诗系统里的位置。就像我不知道那个小便池在现代艺术系统里的位置一样。

04

那么,难道就由着这帮家伙胡吣吗?随便那个人胡扯两句,就是现代新诗了?就是创新了?当然不是。现代新诗虽然有大量实验性文体,但小圈子也有小圈子的游戏规则。新诗圈子里的作者、研究者肯定能对贾浅浅的“屎尿屁”做个评估。但是问题就来了。首先,新诗实在萎缩得太厉害。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圈子里都有谁。我们都听说过的诗人里,最晚的可能也就是顾成、海子,砍柴喂马春暖花开。之后就是一片空白了。你要是在街头随便拉个人问:劳驾,你知道现在还有哪些活着的大诗人吗?估计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还有人写诗?所以,现在就算出来一个新诗研究者说:“我看贾浅浅的诗写的还不赖!”大家马上就会说:“你觉得不赖?你算老几!你觉得我不识字?!”新诗本来是个小圈子的游戏,可大家根本不知道这个小圈子的存在,这样一来,也就没谁有权威性能说服大家。当然,这里还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人情世故、拉帮结派、裙带关系、花花轿子人抬人,这些现象确实存在。贾平凹是个出名的作家,有资源有地位,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评论者说的不是违心话?如果贾浅浅的父亲不是贾平凹,而是某个陕西农民,她还能出诗集,能获奖吗?确实够呛。

05我估计很多网友看个开头,发现我没有批判“屎尿屁”,就已经破口大骂、叉掉文章了。“有一个不要脸跪舔的!”。能看到这里的读者,算是很有耐心了。那么大家可能还是会一句:“那你的立场到底是什么?”现在写这种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立场:“你是挺贾浅浅,还是骂贾浅浅?我们就要这一句话!”那么我要说,我没有立场。当然,在立场鲜明的对骂中,没有立场其实也算是一种立场。一定要我说的话,那么我的总结是这样的:如果网友们骂的是裙带关系,是利用特权,是走后门,那我一点意见都没有。骂得好!但如果大家骂贾浅浅的诗,我就有点不同意见。因为我读了很多骂贾浅浅诗歌的文章,可以说没有一篇是合格的,基本都是情绪发泄。

我不懂新诗,但我知道我不懂,那些作者也不懂,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不懂。他们骂的理由是“看了就恶心”、“辣眼睛”、“没有美感”、“是个人都能写”。这些理由其实都不是理由。根据我的浅陋了解,新诗的评价标准绝不是这些。贾浅浅的“屁屎尿”是烂诗吗?很可能是。她非常有可能是“第二个带小便池进美术馆”的人,用廉价的手段做伪创新。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不能确定。我希望看到有一个内行能从新诗的内部逻辑里,有理有据地批评这些诗。但目前还没怎么看到。

我看到更多的是“我读的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一首诗,如果不美好,还有什么价值?”“你看人家这首诗,写的多好!”“我虽然不懂新诗,但我不瞎!”

老实说,这些话都是文不对题。

重复一遍:贾浅浅的诗很可能、非常可能、极有可能是烂诗,(看,为了不让网友骂我,这句话我特别标黑了!但估计没用)可网友骂这些诗的理由如果成立,那换成一个优秀的前卫艺术家,也会被这些理由给骂死。

杜尚端着小便池,会被原地骂成化石。

“这个叫泉.....”

“泉个屁!我看你就是个变态!再不端走,信不信我尿你一头?”

06

所以,我希望你能理解,这篇文章并不是为贾浅浅辩护,而是为了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当然,我相信很多读者还是会说:“这玩意都看不出来好坏,你瞎啊?”

那就算我白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