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钱江潮的文章(散文随笔钱江秋潮)

描写钱江潮的文章(散文随笔钱江秋潮)(1)

钱江秋潮

文/凡夫(南京)

午间的秋阳依旧如夏,再经江水的反射更觉得酷热染颊,似乎欲剥去岸堤上燥动的人们最后一件的衣衫。

堤岸背下的草坪间,早已是彩衣若蝶难觅羞怯的青色。岸上堤下已无多余的履足立地的间儿,而人流却又依旧在涌入中。

正是农历八月十八时,也便是钱江的潮神日。据说每年的今日,是钱江秋潮最为壮观,也最有看头的佳日。悠悠平水间,忽潮涌溯流而来,高如飞燕,浪卷浮云。一江秋涛,惹去了诸多才子佳人的秋思笔墨,却终未叹尽潮起潮落的世态炎凉。

描写钱江潮的文章(散文随笔钱江秋潮)(2)

站在观潮台上候潮,也总有几个寻幸的人儿,忽地高语一声:潮来了!引得观潮的人们立马引颈翘望,却又空喜一场,只嬉笑着咒骂一番。三五戏虐后,潮如约而至,观潮的人儿便蜂拥而倾於岸栏上。此时早己不论男女常纲,只钩肩搭背,争目远眺着……

远远的,天际间一线白绫踏浪而来,平缓流淌的江水便在这白绫的兜网下,转身逆返溯江而上。那飞越翻卷的江水,如秋云卷风,群马踏沙,写意出苍龙过江的滚滚磅薄。正如苏轼在《观浙江涛》里所言:"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的气势。

描写钱江潮的文章(散文随笔钱江秋潮)(3)

渐渐地,潮水涌目至近处。只见那本是远眺着的一线型的白凌潮头,已如白虹弯曲着伸展在钱江的两岸。如一张满弦的弓,凌风添怒势,将若雷的涛声射向远方。潮头后的江水则是波涛滚滚浑然一气,满江涟漪舞韵着秋水的长歌。

浪花飞溅处,涌潮渐远目。从潮后再看潮首奔涌的势头,又犹如无数身披白袍的勇士,舞尽了峰起浪涌的繁华,骑鹤而去,追烟霏秋色於天际的尽头而行。天色水色相辉映,白浪飞去归平流,这潮起潮落的景便落入了记忆中。

描写钱江潮的文章(散文随笔钱江秋潮)(4)

钱江的观潮其实并非盐官一处,倒是还有丁桥镇、老盐官二处,俗称“一潮三观”。盐官居中为一线潮,丁桥镇居首为十字潮,老盐官收尾为回头潮。前两处只见其潮型,虽为壮观,却不为惊涛,而老盐官的回头潮则才是可见的钱江秋潮的波澜壮阔。

老盐官的回头潮,白浪浊天携拥而来,义无反顾地冲向拦河的丁坝上,形成一堵七八米高的水墙,咆哮着落下。再度蓄力,再度冲击,犹如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所著的《唐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唐吉诃德,不断地与风车战斗着。这种不屈不挠的情景,倒是独现着钱江秋涛的秉性。

未能去老盐官看回头潮,留下了钱江观潮的憾事,倒是这憾事又俱生出新得翼望:下一次的潮事,期待着在老盐官与你的相约!

凡夫 於2021年9月26日子夜随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