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让人烦恼消失殆尽(可怕的是浅薄与无知)

日前,有诗词学会会员在头条发文,对郦波教授的诗及其“拆借拼凑大法”提出异议,说这是抄袭,甚至将郦波教授比作“偷诗賊”本人对郦波教授的“折借拼凑大法”不想作过多评论,但对于这位诗词学会会员的观点,以及做法不敢苟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诗让人烦恼消失殆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诗让人烦恼消失殆尽(可怕的是浅薄与无知)

读诗让人烦恼消失殆尽

日前,有诗词学会会员在头条发文,对郦波教授的诗及其“拆借拼凑大法”提出异议,说这是抄袭,甚至将郦波教授比作“偷诗賊”。本人对郦波教授的“折借拼凑大法”不想作过多评论,但对于这位诗词学会会员的观点,以及做法不敢苟同。

众所周知,“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的妙不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说明了,在文学诗词创作领域,“借用”,“化用”别人的句子为己所用,是常有的事,也是允许的。尤其是诗词领域,大家都知道,诗词的功底并不在字面,而在意境和意象。如果只是,或者是专注于字句、字面,肯定是对诗词的误解,是不入流的想法。

我先说一下古人“借”,“化”的例子。苏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在中国文坛及诗词领域应该是绝对的大咖存在,他的《南乡子·集句》系列,都是化别人诗句的集大成者,甚至许多都是直接完全借用,有人说这是抄袭吗?!

再说“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大家都知道这是林则徐所作的佳联,有多少人知道其实这是峨眉山万年寺的一副楹联,原句为:“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雪为峰”。从原立意来看,也不失为佳句,但林则徐只是改了其中两个字,就让其格局发生了变化,也体现了林则徐的胸怀之大,而这一联句也因林则徐闻名天下,并没有人认为这是抄袭。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毛泽东《七律》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叶绍翁《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名句,无不是借用别人的,还有很多,我也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质疑这些诗句是抄袭,那么估计大家会将你批的体无完肤,甚至让人笑掉大牙!

所以说,在诗词中,是不是借用、化用别人的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出新意、巧妙、有意境。我想,作为诗词学会会员,对于这些道理不应该不明白,但不知出于何目的,使其对郦波教授进行不指名道姓的恶语攻击,让人不免有蹭流量之嫌。“偷诗”不可怕,可怕的是浅薄与无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