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

近日,古力娜扎在微博上晒出了姐姐做的手抓饭并表示“好幸福”,引来一众网友羡慕,一个小时不到,转赞已经超过13万。看来无论是仙女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最没有办法抵挡的,大概就是美食和美食所承载的浓浓真情。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1)

古力娜扎的微博截图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2)

手抓饭是新疆人的宴客美食(图片来自网络)

维吾尔族的人们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饭”。

因为有些汉族人不习惯抓饭,所以现在很多家庭接待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红萝卜”还是“黄萝卜”?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3)

手抓饭看起来十分诱人

事实上,在新疆手抓饭并不是只有一个版本,花色品种十分丰富。传统的做法是用羊油或者黄油做,现在很多都改成用植物油的版本。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牛羊肉之外,还还可以选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胡萝卜跟葡萄干也是抓饭必不可少的配料,胡萝卜香甜多营养,而抓饭通常油比较大,有了葡萄干的加入正好解腻。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单纯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4)

羊肉、胡萝卜、洋葱和葡萄干是最经典的手抓饭搭配

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食品。此外,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是“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成为一道待客的美食。

而在美食纪录片《新疆味道》中,也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差别,关于手抓饭中用的是什么萝卜,答案是——伊犁大部分用红萝卜,不用黄萝卜;南疆就是黄萝卜多,红萝卜少;而乌鲁木齐一般是黄的和红的对半。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5)

新疆的黄萝卜,在外地很难买得到

碗中乾坤:手抓饭的东西交融史

手抓饭作为一种民间菜品,是突厥系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没有具体的历史起源。就像很多历史悠久的菜式一样,总有一些烂俗的传说伴随,例如盛传的一位年长的医生,吃了自己搭配的这道手抓饭之后,身体康健,故而传开之类。

事实上一道菜的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可能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演化,其中反映的不仅仅是地理环境的特质,甚至可能是历史的轨迹。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6)

葡萄早在秦汉时期就在新疆种植

就拿手抓饭的食材来说,葡萄是在波斯帝国冈比西斯时期,横跨亚非两洲,东侵时把欧洲葡萄种群引入西域。据史记,秦汉时期西域已广泛种植葡萄,出产葡萄酒。因为地理原因,早期新疆与西域的联系可能更为紧密。而米饭,则是自从汉唐时期,水稻被引进新疆广泛种植。特别是唐朝,李世民征服东西突厥,再次控制西域,大力推行垦区种稻分配耕牛的政策。当时西域的轮台是重点屯垦区,如今也是新疆水稻的主要产区。

而胡萝卜,则和很多名字带“胡”的食物一样,是大量的西方作物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天朝,包括黄瓜,胡萝卜,洋葱,菠菜,西瓜,葡萄,石榴,核桃,胡椒,茉莉等。而中国的水稻,大豆,茶叶和丝绸,也大量出口西方。

一碗小小的新疆手抓饭,融合的是上千年东西交融的历史。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7)

手抓饭到底为什么要用手抓?

至于为什么手抓饭要用手抓,这个已经很难考据根源。但是在世界上很多不同起源的文明中,都存在这手抓饭这一习惯。包括南亚的印度手抓饭、中国西南部的傣族手抓饭等,都很有名气。

在吃法上,这些地区的手抓饭倒是异曲同工,都是用手在盆中取出一撮,然后在手指间捏成紧紧的一小团,再送入口中。

主要的区别来自于其中的食材以及搭餐的形式。例如傣族手抓饭就是先在桌子上铺一层冼干净的芭蕉叶,然后上菜,菜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桌子中间;有大米饭和紫米饭,边上是各式蔬菜、烤肉、鱼类、甚至热带风情的芒果、菠萝等等,搭配着作料与米饭一起吃,非常能够突出食物的本味。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8)

印度手抓饭(图片来自网络)

娜扎同款美食(娜扎晒微博带火了这道菜)(9)

傣族手抓饭(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抓饭流行的地区,吃法都是比较倾向于米饭与其他食材(肉、菜等等)一起混杂着吃,而不是像传统汉族地区一样是白米饭搭配一道道的冷热菜。是否手抓的吃法,可以更好地裹合起来米饭与其他配菜呢?这个问题,倒是很期待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哦~

————————

喜欢各种美食历史和知识吗?

欢迎关注【老眯的香辛厨房】

每天和大家交流和美食有关的一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