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十八团无名烈士牺牲记)

徐莉整理幽燕子弟十八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冀中十八团无名烈士牺牲记)

徐莉整理

幽燕子弟十八团,

扬威冀中有美名。

敢打敢拼作风硬,

舍生取义报国情。

在饶阳县王同岳乡杨君道村,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该村的十六位无名烈士,上了年纪的村民们都记忆深刻,敬佩不已。他们说,那些战士个个都是英雄,年纪轻轻就为了保家卫国血洒他乡,他们的事迹值得后人永远传颂。

94岁的村民侯玉芳老人是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她回忆说,抗战时期,杨君道村距离县城很近,经常有日本鬼子和汉奸前来骚扰,群众烦不胜烦。当时,村民们背地里流传着“打走鬼子吃饱饭,打走鬼子享太平,打走鬼子得安康”的口号。为了早日赶走侵略者,大家都积极的帮助抗日队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记得村北有一条交通沟,就是村民们为了部队行军方便和作战掩护挖的,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中,大部队就是依靠这条交通沟顺利撤离的。战斗发生当天早上,日军的飞机呼啸着出现在村庄上空,马达的轰鸣声惊动了所有的村民,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望着盘旋于头顶的飞机,莫名的恐慌感充斥心头。飞机飞得很低很低,似乎能碰到院子里的树尖。与以往相比,这次日军的飞机似乎锁定了杨君道村,一圈又一圈,久久不离去。乡亲们后来琢磨,这一定是日军飞机在侦察我方部队的行踪。原来,前一天晚上,有一支队伍趁着夜色掩护,悄悄进了村子,在村北一座庙里宿营休整。日本鬼子一定是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才会出动飞机进行侦察。侯玉芳老人说,飞机许久后才离开,乡亲们惊魂未定,不少人走出家门去打探消息。不久,村北边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这时,她就知道一定是咱们的部队和敌人交火了,她在心底为战士们默默祈祷,希望战士们能够打个胜仗或者顺利转移。不久,日军轰炸机再次出现在村子上空,在听到很响的一声爆炸之后,枪声渐渐稀疏了下来。说到此处,侯玉芳老人半天不再出声。她沉默着,脸上有一种悲伤让人为之动容。

侯玉芳老人的儿子尹平托说,村东北角曾经安葬着十六位无名革命烈士的事,村民们都知道。一九六三年,饶阳发大水之前,村里一直将这片烈士墓地照顾的很好。对于这场战事,烈士子女段书钦或许会了解一些情况。段书钦父亲有弟兄四人,他们全部参加革命。段书钦的父亲段风年曾是村里第一位武委会主任,参加革命队伍后,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始终坚贞不屈,后被敌人残酷杀害。叔父段瑞争是伤残军人,1939年参加革命,是冀中军区十八团一营战士,在一次攻打日军炮楼的战斗中右臂负伤,因医疗条件落后,伤口化脓后为了保存性命不得不截肢。段瑞争的儿子段书乐回忆起父亲在世时经常和他们说起的话,非常肯定的说,牺牲在他们村的十六位革命烈士一定是冀中十八团的战士。他说,他的父亲曾经参与掩埋十六名无名烈士的遗体,在为烈士整理仪容时,发现有一名烈士和他是冀中十八团一营的战友,不是饶阳本地人,具体是什么地方的人他也忘记了。他说,他的父亲经常向他们说起当年那次战斗的情形,告诉他们冀中十八团就是个能打硬仗的部队,战士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冀中十八团成立于1939年,是由冀中区二十八、二十九大队合编,团长高法宝,副团长焦玉礼、杨万伦,政委王志。冀中二十八大队原大队长董庆云就是杨君道村人,部队战士有很多饶阳老乡。所以,冀中十八团也可以称为饶阳县老百姓的子弟部队,群众对这支部队有着很深的感情。在他门村发生的那次战斗,是在1942年麦收前。当时,日军对冀中平原发动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活跃在博野、高阳、肃宁、蠡县、饶阳一带的冀中十八团遭受重创。

据史料记载,1942年5月14日,冀中十八团转至饶阳三角地区,遭敌陆空合击,团长高法宝被俘,副团长焦玉礼牺牲。段书乐说,父亲在世时告诉他,那场战斗异常激烈,是一场可以写入史册的阻击战。他们推断,十八团是在饶阳北部一带遭到敌人重创后,一路向南撤离到杨君道村,因天黑准备休息一晚的。没想到,狡猾凶残的敌人一路猛追,不给战士们喘息的机会。当天早晨,日军飞机侦察过后,十八团战士们就准备转移,在乡亲们帮助下,大部队跳入交通沟自村东北角向村南撤离,为掩护部队撤离,留下了一个排的战士在村东北角的庙里警戒。当大部队全部安全撤离后,后卫部队正准备转移时,村民老响大娘发现日伪军顺着20公分宽的麦陇悄悄进了村,赶紧喊“快跑,人家上来了!”想到大部队还没走远,为了给大部队的撤离争取时间,留守的战士们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他们有的跳进壕沟,有的依靠庙的墙体作掩护,与敌人开始了敌强我弱的作战。这是一场明知不会胜利也要坚守的战斗,这是一场抱定了必死信念的战斗。乡亲们说,战士们打的很顽强,用土枪和持有精良武器的日伪军作战,我们的战士更多体现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后来,日军轰炸机扔下了两发炮弹,其中一发是哑弹,另一发在十八团战士们的掩体旁炸响,两名战士在炸弹爆炸中阵亡,其余战士严重负伤。有一名腿部受伤的小战士躲进了庙里,日本鬼子端着刺刀冲进庙里,残忍的用刺刀挑开他的腹部。为了完成掩护大部队的任务,十六名负责狙击的战士全部牺牲在了杨君道村的土地上,他们的热血染红了身上的土布军装。在为烈士们整理遗体时,乡亲们泪水涟涟,他们把烈士们生前使用的水杯、手戳、打光了子弹的手枪与烈士们掩埋到一起,这些战士都很年轻,最小的也就15、16岁的样子,还是没长大的孩子,但他们都很勇敢,用自己的生命牵制住了敌人,完成了阻击的艰巨任务。

61岁的村民段树福回忆,他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每到清明时节,学校会组织学生们到十六座烈士坟茔前祭奠英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后来,饶阳县多次发生洪涝灾害,这片烈士墓地在洪水中遭到毁坏,村民刘会将分散的部分烈士遗骨集中到一起,重新埋葬于一处墓穴之中。段书钦也收藏了部分烈士遗物。

75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在四季轮换中展露出美好的容颜。当年烈士们血洒他乡,抱定的是“驱除鞑虏、民族自立”的美好愿望!如今,在他们牺牲的地方,一片片田野郁郁葱葱,温室大棚连成海洋,新民居宽敞明亮,乡亲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一张张笑脸明媚阳光!“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看到昔日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这幅美好的景象,烈士们一定会含笑九泉,无比欣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