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

在印度各界,有一个极度流行的说法:联合国五常位置,是印度当年拱手让给中国的!

实在搞不懂印度人的迷之想法,难道真的想要上演“爸爸再打我一次”的戏码吗?

不过有一说一,印度这个脑洞大开的说法,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至少印度人编的有鼻子有眼。

这种说法从何而起呢?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

时间竟然可以上溯到68年前。195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为了拉拢印度对抗苏联,先是对印度大肆吹捧了一番,认为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数目最多的民主国家,将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发挥极度重要的作用。这一番吹捧显然令印度人极为受用。

接下来,艾森豪威尔更是提出了一个足以震惊全世界的提议:让印度取代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2)

要知道,现在每年印度都要为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努力一次,虽然轮番被五常戏弄,但那份执着真的是无人能敌。万一哪天五常中出个反骨仔,说不准印度就一下子进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名单。

不过,在印度人的版本中,却没有表现得如此急切,不仅没有,接下来的操作绝对令世人大跌眼镜。

作为印度国父一般存在的尼赫鲁听到艾森豪威尔的建议后,竟然当即断然拒绝。不仅如此,尼赫鲁义正严词地阐明自己主张:联合国安理会的位置应该让给新中国。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3)

这事你敢信?

为何令整个事件更加具有说服力,印度的政治家们开始一波“无中生有”的渲染。

印度明星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罗尔的一本名为《尼赫鲁:印度的创造》一书中,就言之凿凿提到这件事。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塔罗尔还煞有介事地声称:当时很多印度外交官甚至都看到过相关的文件。只是因为后来印度政府认为此事牵涉巨大,公之于众必然会影响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了维护和中国的关系,并以身作则的履行第三世界大国领导者的责任,尼赫鲁政府将这些重要文件秘密销毁。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4)

按理说,这种说法荒谬至极,不值一哂。但在印度这个迷之国度,却拥有着广泛的市场。正如人们说,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为了真理一样。

更为关键的是,沙希·塔罗尔乃是当年国大党的内阁部长,属于核心权力圈中的人物。他能接触到寻常人完全接触不到的秘辛。另外,他还曾在联合国任职,在此期间和美国政要之间的交从甚密。再加上他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令他的言论得以在全印度更广泛的流行和接纳。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5)

沙希·塔罗尔的书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修订完善版本”在印度广为流传。甚至在国际交往中产生了很多笑话。

印度库德里政策集团举办了一场亚太安全研讨会,邀请亚太地区现职或退休高官,其中当一名中国退休外交官在接受提问时,一位印度锡克小哥一脸严肃,语调低沉地问:“当年印度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为何现在中国不支持印度入常?!”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6)

当时中国外交官是一脸懵。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啥时候印度谦让过五常的位置?印度曾经进过五常吗?

虽然沙希·塔罗尔的版本比较早,但是他的语焉不详,显然难以让民众满意,于是一个更加详细的版本应运而生。这个版本因为时间和重大事件的缘故,似乎更加具有“说服力”。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国家齐聚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印度的声望达到了巅峰,俨然成为了第三世界的领导者。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7)

虽然西方世界没有参加万隆会议,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关注。作为此次会议的最大得利者印度,自然受到了美国的格外关注。美国深知,出身于印度精英阶层,并接受了全西方教育的尼赫鲁,内心有着一颗澎湃的大国心。万隆会议成了其展现大国野心的重要舞台。

正是窥知了尼赫鲁的想法,在会后,艾森豪威尔立刻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并承诺有意让印度取代台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8)

美国认为于情于理印度都不可能拒绝这一份天大的蛋糕。然而,令艾森豪威尔大跌眼镜的是,尼赫鲁竟然拒绝了。

为了使这个故事更加具有可信度,甚至将台湾当局搬了出来,印度人宣称这段话竟然是一个台湾外交官爆出。不过,到底是何方神圣,却没有了下文。

对于印度人的这种一厢情愿的说法,真的是不值一驳: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9)

一、从时间上看,这种传闻完全是牵强附会

中华民国加入到联合国是在1945年,当时已经进入了五常。而印度独立则在两年后,直到1950年才正式建立共和国,比新中国的建国时间还落后了一年。也就是说,当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时,还没有印度这个国家,当时它还仅仅是英联邦的一员,做着英国女王皇冠上最闪亮的那颗明珠。

即便印度就950年建国后,美台之间依旧眉来眼去。中国和印度,在美国心目中的位置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美国当时还心心念念的等小弟光复大陆,怎么可能釜底抽薪移情别恋印度呢?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0)

二、程序上说不过去,也完全不可行

无论是哪种版本,美国都是私下和尼赫鲁进行的交流。在外交场合,私下交流和公开交流完全不是两码事。公开交流,会有官方的文件,每一个过程都会有相应的记录。至于私下交流,那真的就是天马行空了,想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是为何印度总是嘴里跑火车,说的信誓旦旦,却拿不出只言片语的真实证据的根本原因。

另外,即便是印度真的收到过美国的承诺,在程序上也然并卵。因为联合国成立后设立一票否决权的初衷,就是为了防备一家独大。当时和中国关系颇佳的苏联,自然也不会坐视美国单方面的行动。其他国家的意见美国可以忽略,但是苏联人的面子,美国不能不顾及。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1)

三、从联合国的设立初衷上也不可能让印度进入

联合国五常的位置,是通过二战中的表现和贡献奠定的。美苏毫无疑问贡献巨大,英国在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过程中,同样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更是以数千万人的牺牲,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唯有一个法国人,在二战刚刚开始不到一个月就跪了。再次验证了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说法。接着,法国就开始跑偏,除了戴高乐带领的一群游击队外,法国在整个二战中其实在起副作用。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2)

当时英国拉法国进五常,是为了抗衡德国,并为自己留下一个可以分担美国压力的盟友。中国能进联合国五常,则确实是实打实的贡献。

印度在二战当中做了什么?

在德国纳粹的队伍中,就有一支印度军团。也就是说,印度人在二战中甚至助纣为虐。站在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对立面。当然,作为一个二五仔,在英国的队伍中也有印度人出现。不过,在整个二战中,印度人其实就是打酱油的存在。无论是在德军还是英军中,印度军团的作战实力都令人“叹为观止”。据称,当时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就被印度军团的作战能力气的七窍生烟。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3)

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又怎么可能进入到联合国五常之中?

四、绝对高估了尼赫鲁的定力

无论哪个版本,都说尼赫鲁顾全大局,为了维护中印友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印度人这么说尼赫鲁,估计尼赫鲁泉下有知,棺材板都要盖不住。但是显然这一“牺牲”并没得到国内的认同。

然而,了解尼赫鲁的人都知道,这可是心心念念要将印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政客,在建国十来年后,就开始悍然侵占中国领土,并在喜马拉雅沿线发动了侵略战争。试想,这样唯利是图的政客又怎么会放弃这么一整块大蛋糕呢?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不一样(印度人都怪尼赫鲁)(14)

当时的印度断然没有不知道联合国作用和意义的道理,更何况,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集中在联合国,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常,其意义绝对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不结盟运动的领导者所能媲美的。

显然,印度炮制出这种说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目的。一方面充分显示印度人的宽广胸怀,为了朋友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则是在和东方大国的交往中,占据一个道德制高点。毕竟你今天的位置是我让给你的,现在我申请加入五常,你稍微支持一下不过分吧?另外,我当年给你那么大的帮助,我占你点领土也不过分吧?这或许才是印度的真实意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