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良教师讲话(关于中职教育的N个思考)

余国良教师讲话(关于中职教育的N个思考)(1)

一所学校的学生寝室,可以不够气派,可以不够宽畅,甚至可以简陋,但是必须要努力保持安全、温馨、无异味,让学生住着舒心,这是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最好还能经得起他人看,让他人瞧一眼便会发自心底地啧啧叫好:“哇,好美,真得好美!”

真有这样的寝室吗?会不会只是一个梦想?

举个例子给大家听吧。这个例子中的“好美”,即使你没亲眼目睹,也总该在电影、电视剧里见过。不少边防部队的营房,有的是用毛石、油毡垒盖起来的土屋,还有的是遇雨天就滴答声四起的临时帐蓬,室内的生活设施也相当简陋,甚至地面还坑洼不平,但只要你朝室内瞧一眼,便立马会肃然起敬、暗自赞叹。因为映入你眼帘的,无论是床上摆放的物品,还是墙上悬挂的字画,亦或是门背后竖着的劳动工具,件件都是美的化身。而且无论你走进哪间营房,套用小沈阳的一句话说“都是一样一样的”,无不彰显着“整齐、统一、洁净、悦目”的和谐美。

若说有什么不同,那你要很认真地去找才会发现:是战士们栽培的那些吐着怡人芳香的小花小草的品种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些小花小草代表着各班排的精神和风格,甚至还喻示着某个战士的志向,它们都是有名字的,也是有不同的主人的。所以这点不同并非瑕疵,而是暗示你这叫“和而不同”之美;这叫“借花励志”之美;这叫“绽放青春”之美……

我说这个例子给大家听,是要以此来说明,倘若我们的学生寝室脏乱差现象严重,且总是难以根治,那么它与学校的硬件如何,实际上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两者捏在一起来论,其实就是找借口。如果我们为师者总喜欢找借口,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效仿之并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其一。

其二,我是要以此例来作铺垫,想给大家提个醒:在打理学生寝室的问题上,我们常常费尽心机却难见成效,很可能正应了时下那句很时髦的话,叫做“失败源于瞎忙”。为什么呢?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我们常用的两种做法,或许就恍然大悟了。

第一种做法是以活动促管理。现实中,每年来上一两次类似于“寝室文化节”之类的活动,试图通过活动促进管理,从而提升学生寝室洁净美的档次。这几乎是大多数学校每年都要做的。那么,结果如何呢?毫不夸张地说,虽然大多学校都能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学生寝室的整体面貌也的确会发生一些可喜的变化。但遗憾的是,那些所谓的“可喜”,往往似昙花一现,“喜”不了几天。这种现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学校还没来得及颁发奖状,而那些被评为“最美”的学生寝室却多半已回复原状。而且来年再搞类似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了。

第二种做法是狠抓常规,往死里抓。现实中,几乎是每所学校都有一套对学生寝室进行日检查、周评比和月考核的制度,且都会为这一制度冠上一个“养成教育”的名谓,试图通过常抓检查、狠抓考核等措施,让德育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过程中“软着陆”。那么结果又如何呢?大家同样不陌生:往往我们的德育工作依然在半空中飘着,总也落不了地,而无数的班主任们,他们的那点可怜的带班补贴却真的“软着落”了。于是,班主任们便将大把的无名之火喷射到那些不争气的学生身上,再于是,日复一日地这么恶性循环着,最后便导致德育本身“着火”了……

是因为这些做法错了吗?事实上不是这些做法错了。无数实践证明,通过各种活动和反复抓常规来促进寝室的净化和美化,无疑是相对有效的途径。错就错在,不少学校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无数管理者自身都讲不清“寝室美的基本要素是什么?”,以及“检查考核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么一来,学生也就不知道标杆在哪?更不知道怎么做才算真的好,更谈不上达到“一样一样”的了。因而这些活动就等于虚晃一枪,而考核也是走走过场,“考”不到点子上。如此则等于大家都在瞎忙,并因瞎忙而惹出了不少矛盾。

说得不好听点,如此活动叫作秀,如此考核叫作孽。最后只会把很多班主任弄得神经兮兮,而一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则反而在边上偷着乐。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寝室才叫美呢?又如何让师生都知道怎么做并做得好呢?下面这个以“净化、文化、美化、绿化”共“四化”为标杆的寝室管理方案,是我在几十年教育管理的岗位上累积而成的,而且近年来已在好几所中职学校得到实践并已初见成效。我想,这个方案或许多少可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下面我逐一讲给大家听。

一、净化。

我把净化摆在“四化”之首,是因为无论是人还是物,不净便没有美可言,当然也就经不起他人看。因此,净化不仅要摆在首位,且还要有相当明确的标准。即要求学生从何处做起?他们又根据什么来自我判断是否做好了?这些要素不仅学校领导要达成共识,还要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师生烂熟于心。否则,如果我们教育者自身对净化标准各持己见、版本不一,那么学生就会无所适从;如果我们教育者对这个标准讲不出个子丑寅卯,那么学生也就定会手忙脚乱。对吗?

下面这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就是我依据自己对寝室净化的理解归纳起来的。它既是要求学生怎么做的标准,也是我们对寝室进行检查、评比和考核的依椐。总共只有六句话:

顶壁没有蜘蛛网,

窗台玻璃亮堂堂;

床上被褥成块状,

衣服杂物有序放;

洗漱用品成美景,

地面污迹全擦净!

大家看出点门道了吗?别小看这短短的六句话。首先,这六句话涵盖了“整齐、统一、洁净、悦目”的全部内容;其次,这六句话告诉了学生打理内务的顺序和具体标准;再次,这六句话是相当押韵的,学生极易背诵,如果我们能发动学生边背边实践,那么要不了几天,我们的要求便内化为他们的行动了。再进一步说,倘若我们能让这首顺口溜上墙,变为引人注目的寝室文化,那就更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引领作用了。

二、文化。

这里所讲的文化,大家切莫理解成单一的显性文化,而是指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并更侧重于隐性的寝室文化。那么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也是让学生一听就懂的寝室文化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文化究竟指什么?

结合我的经验看来,文化大体可以归结为如下六点: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追求自由;遵守社会规则前提下的活泼;追求身心健康的爱好;以及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如果文化指的的确是这些东西,那么,我们所要倡导的寝室文化便可据此而设定。

下面这段顺口溜,就是我根据上述想法归纳而成的。同样易记易背,同样是一看便心知肚明的标准:

室友相处和为贵,

不打不闹不越规;

有缘同窗又同住,

一人有难众人助;

文明室规自约束,

男孩谦恭女孩淑!

那这六句话要喻示学生什么呢?我们所要的“寝室美”,不仅仅是指物品的洁净和整齐统一的美,更是指室内所住之人的人品更要美;也不仅仅是指墙上所挂的显性文化要美,更是室内所住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更要美。对吗?

如此,便把不遵守寝室公约的行为也纳入了创建最美寝室和对寝室是否达标的考核中去了。且这么一来,也就不会出现只要卫生每天都达标,然后不管有没有人夜不归宿、有没有打群架等行为的发生,最后这个寝室也被评为“最美寝室”的笑话了。对吗?

三、美化。

首先,先请大家来看我根椐我对“寝室美化”的认识所编写的顺口溜!

门窗墙面不涂鸦,

悬挂字画无不雅;

床柜桌椅不乱划,

摆放有序规范化;

寝铭室语不低俗,

句句励志人格塑!

简单吗?全面吗?好理解吗?其实这些看起来并非高不可攀的要求,恰恰是我们平时梦寐以求但又苦求难得的。因为在墙面上乱图乱画,在门窗上乱划乱刻,甚至在桌面床档上写些不堪入目的垃圾语,正是我们这些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的孩子多年养成的恶习。而把这些想法编成了顺口溜后,其“美”的标杆就清晰可见了,学生就知道什么是可为或不可为之事了。同样的,当这六句话被每位孩子熟记于心的时候,那么,只要我们以寝室美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一拉开序幕,他们就知道怎样去布置了。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当学生成为各种活动的策划者和真正的实践者后,这时,他们自己的任何“作品”都会视若珍宝,其“美化”也就能真正被固化下来,而作为在旁督战的班主任就轻松多了。

关于这点,我再罗嗦一句:如果寝室内的文字或图片是我们为学生布置好的,并要求他们保持清洁完好,那么这些东西就算是铁做的,也要不了几天,便会成为千疮百孔的败景。而让他们自己动脑筋想出来、亲手制作而成的东西,哪怕是一张树叶,也能在墙上挂好几年。信不信由你!

四、绿化。

绿化?很多老师一听,立马就会一愣,许多疑惑不期而至。比如,是寝室的走廊上要摆设花卉盆景呢?还是学生的寝室里要添置鲜花绿植?摆多少呢?谁出钱呢?摆些什么花卉呢?为什么要摆花卉呢?等等。其实,根据我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学生公寓的走廊里有花卉盆景的学校的确挺多,但学生的寝室内有花卉盆景、并把这个纳入创建要求范畴内的学校却并不多见,而能用花卉的习性或品质,即“花语”来对学生进行养性或铭志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可见,今天我提出学生寝室要实现“绿化”的做法,的确会令无数人为之一愣。那么,还是先看看我为寝室绿化所编的顺口溜吧,或许只有当大家明白花卉在教育中的作用,才会接受我的这一观点。

一年四季有花卉,

养心养性养智慧;

窗前花瓣迎星月,

床头新绿催人跃;

卫厕盆景吐芳香,

人人都把幸福享!

同样是朗朗上口的六句话,看懂了吗?

首先,需要多少花卉呢?不就是三五盆就解决问题了吗?这点小钱是学校出还是学生出会是问题吗?

其次,究竟摆些什么花好?还用得着讨论吗?只要大家能认同我的这个观点,它的确是无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有利于改变中职生的习性,的确能让学生寝室变得更美,那么,我想,如果你的班花选用的是仙人掌的话,你再将仙人掌的习性、品质讲给学生听,学生就会为它取出无数如“栽到哪里,活到哪里”的花语,甚至这些花语还可以作为班级口号天天喊。同样的,如果你选择绿萝为班花,并把绿萝的习性讲给学生听,那么如“凝神静气,守望幸福”等非常励志又相当好听的花语又岂止一两句呢?对吗?

最后,我不妨再送大家一谋,请有心的校长和会用心的老师们,赶快把这四段顺口溜串起来,请音乐老师谱个曲子,然后让学生可以用歌曲的形式将其常常挂在嘴边、记在心里,你一定会收获不同的美——不光寝室景物好美,学生的形象和心灵都会更美!

[作者简介]

余国良,从事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将近30年,曾任衢州市技师学院(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浙江省技工院校德育大组副组长。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由他牵头实施的“五声教育”与“五自管理”研究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二等奖。所撰写的《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看着你飞向幸福树——与中职学生的心灵对话》等著作已成为许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材。

看了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