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

人生几度夕阳红,一年重阳又将至

年轻人在外奋斗

老年人留守家中

因为缺乏关爱

许多老年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

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

面对各类新式骗局

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1)

老年人被骗的典型案例:

01

“投资”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2)

骗子以投资返利或消费返利的方式诱导老年人投资消费,现场发放粮油米面,更有甚者还会承诺免费旅游等额外福利。这种骗局完美利用了老年人的“占小便宜”心理,从本质上看,还是骗子利用言语获得老年人信任后的“空手套白狼”。

02

“中奖”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3)

诈骗分子总是以各种“年会”、“公司周年庆典”、“特殊会员”等方式,想方设法让老年人相信自己是中奖“幸运者”,或者以免费送老年人礼物,让老年人交个人所得税等理由,欺骗老年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03

“网点升级短信”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4)

诈骗分子谎称网银需要升级,并提供一个网站的链接。这个“钓鱼网站”与正规的银行官网有些相似,犯罪分子在页面上加入一个“登录银行网银升级”的栏目,诱使用户点击。一旦用户登录并进行相关操作,“钓鱼网站”将通过早已设置的木马程序,盗取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动态口令,盗取储户存款。

04

“保健品”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5)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专门租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产品”和“治疗药品”,夸大产品的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05

冒充“公检法”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6)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低,恐慌心理,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障金自证清白。

06

“低价旅游”骗局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7)

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劣质保健品、奢侈品等,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8)

老年人如何预防诈骗?

九九重阳节老年人应知知识(这份防骗秘籍送给家里老人)(9)

1.不轻易相信

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2.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3.不贪图便宜

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

4.不要轻易动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5.警惕“各种讲座”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6.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7.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来源:抚州网警巡查执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