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楼古城(当年燕楼的龙泉寺与文昌阁)

燕楼古城(当年燕楼的龙泉寺与文昌阁)(1)

如今燕楼

燕楼地区最大最宏伟的古建筑要数龙泉寺,其次就是文昌阁。

龙泉寺位于燕楼村寨的中心地(现燕楼镇政府办公地)占地面积约六亩,除后面约一亩半种植桑树(有两百余棵)外,余下都是庙房建筑。其造型是以古装帝王宫殿式样而建,特雇精工妙手名师主造,外形美观大方,引人注目,屋顶是二龙抢宝,并随着两尾高翘显示出两边山头的雄观壮伟,屋身的每个部位都雕刻着各种图形和图案,如“八仙”、“寿仙”、和渔、樵、耕、读等图样,屋檐的穿方雕有鳌鱼、五子鱼等造型花纹,大殿外观最醒目处竖立有“大雄宝殿”四个大字,上殿竖有大佛菩萨等神像,下殿竖的是韦陀真佛,两边有十八罗汉,两扇大山门是画家画的哼哈二将把守,非常威严,前面院坝种植有一颗开紫红色花的紫荆树和一颗花香扑鼻的大桂花树供人观赏,后面的桑树园除供养蚕用外,桑葚子成熟时,当地的小学生和牧童成天在桑园内讨吃桑葚子,这些桑树真乖,就像专门跟儿童服务似的,这批吃完,二批又成熟,有三批、四批、又香又甜,黑红色的大可子惹人喜爱,我也是曾吃桑葚子之一。

大殿右侧陈设有一口约三百余市斤的钢铁大钟,是名工巧匠的遗术,敲响起来十里相闻,早晚香烛就要用到,尤其是菩萨生日或任何佛会更不可少。最习惯的是每夜“子”时要准时地敲响,怎样知道“子”时到临呢?那时没有钟表,庙里的和尚是以青香记时,他们制造的青香不粗不细,不大不小正好一个昼夜用二十四柱香,用这个办法记时比较准确,当地住户听到老和尚钟响,时间就有了个底。和尚不是乱敲,有钟词,还有点数,听说:有“快十八,慢十八,不快不慢一百零八的数,在慢十八的每敲一下要念一句钟词,曾经有个老和尚告诉过我,我还记得前面几句:‘洪钟初扣,大动乾坤,上通天堂,下至地狱,妙!菩萨......’”。

龙泉寺是何时始建,老前辈没有留下遗墨,可惜庙门前那块记时记事的园头大石碑被销毁,笔者无法叙述,如果按立寨之时推算,应当属清明中叶。因为明初是建寨,人民生活比较困苦,至明末清初生活是逐渐开始好起来了,但顾不了其它外事,到了清朝中叶是鼎盛时期,温饱已经解决就有条件顾全外事,只要有关心地方建设的人一提,拥护者齐声赞成,好事何乐而不为,认为龙泉寺的始建时间是清朝中叶比较可靠。

燕楼古城(当年燕楼的龙泉寺与文昌阁)(2)

以前的老照片基本很难找到,此照片就是如今的燕楼小学所在位置,也就是当年的文昌阁所在位置。

文昌阁(现燕楼完小)历来都是小学地址,位于燕楼的城边,占地面积约五亩,距龙泉寺约一千多公尺远,因地势偏低,人们称它为“下寺”,传说比龙泉寺晚建三年,其造型不亚于“龙泉寺”,敢与贵阳甲秀楼媲美,甲秀楼建筑在水面上(桥的上面),位于大城市,文昌阁位于小乡村,甲秀楼美在水流,但单调,没有其它附建,文昌阁除有高大的八角翘向天外,每个角底下还挂有风吹就响动的大铜铃供人欣赏,楼顶中央向天直伸的葫芦顶柱上又是宝上加宝,角楼内的中央大殿竖立的是“文昌帝君”,二楼竖立的是执大笔的“助笔魁星”,大殿门前有四道大小石鼓连成,鼓上配有狮子的石阶,每个狮子的两耳穿通,狮子口内各含有既活动又掉不下来的石蛋,显现出自于石工的巧手技艺;还有更巧妙的是:有一平方米的一块平石,雕刻的二龙抢宝属立体雕术,双龙的全身和宝没有连板是滚动的,粘连框边地位同样活动,可以卸下装上,连接巧妙之处让人费解,它是安放在大殿前面的石框院坝中央,特选白棉青石牢固框边,人们都称这块雕龙石为“盘龙宝石”。其左右边距龙盘宝石处,分别种有两颗似伞比伞还大数十倍的大桂花树长期伴随着早临晚归的小学生生长在这里,每年的古历八月大家都喜欢在这两颗树下乘凉,乘凉是假,享受桂花香味是真,还好,管理庙境的老和尚很负责,没有人敢折花枝,连接这块地的下边有一块长形的天井,比这块还大,包括长度要大一倍多,天井的两头分别种有像宝塔样的两颗常绿翠树,各约有三市丈高,树根脚是石头砌的圆形石座保护,它增添着寺庙容貌的美丽,后面花园内种有四时开花的奇花异草,有一种名叫对月菊的花卉虽比不上牡丹、芍药之美,喜的是每个月都在开花,这个花园的陈设是美化庙境而建。

大殿左边是二楼厢房三间,楼上配有栏杆和阳台,楼上楼下都是教学室和图书室。右边是办公室和教师宿舍连接厨房和厕所,还有一间是和尚的单房,为啥叫单房,因和尚不婚配,是一人独睡,故专称“单房”,和尚的法名叫“静安”,徒弟名叫“了凡”,他们喂养一条大黄公狗取名“招财”。它不咬老师,不吓唬学生,除此,其它人进庙,吓得太凶,只要和尚喊一声招财它就规规矩矩地跑到屋檐脚下躺着,狗是吓得太凶,谁都怕,但它没有伤过人。

外观的大围墙是连着操场坝和篮球场的,其围墙上端中央部位是名人书写的“文昌阁”三个大字,又是泥水工用桐油配合土石灰(那时没产水泥)按原字底做出凸拱阳体文,还有彩色花边,其三字占墙的部位高约3市尺,宽1.4市尺,围墙两头开有两道大山门,为啥要开两道山门,因无文字依据,笔者不敢谈。

龙泉寺与文昌阁这两座古建筑是近百年里地少有的建筑物,可惜被那些......。

回忆龙泉寺后面的桑园,天真活泼的玩童只要不是下雨天,成群结队走进去坐在桑树桠巴上吃桑葚子,还拿桑葚子打仗玩耍。

实在可惜,真是可惜,文昌阁的那块独特的“盘龙宝石”不是被破坏,可能是被少数人发了财或者隐藏了不得而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