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1)

长安街

这里要说的是老北京街道的称谓,是叫“街”、“道”、“巷”、“胡同”?还是叫“路”?可不是研究街道的“名”。现在的城市基层行政区叫“街道”,这是延续了早先的“坊”,现在还“坊”、“街道”一块儿用的,就是南城的“白纸坊街道”了。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2)

前门大街

北京城里的街道胡同上千条,何者为街呢,自然是城里的通衢大道了。首先就是直达城门的三横三纵的大街了,不管是通京城门还是皇城门的道路都谓之为“街”,而不称“路”呢?城中称“街”者,必是两侧店铺林立,鳞次栉比,这就是“市”,有市才成街,“城市”就是这么来的。没有“市”的通道,再宽也只能叫“路”,所以北京出了城的道路才命名为某路。清末以前,北京如彰义门街、安定门街等等,其实都指的是城门内大街,城门外一里地以内的房屋建筑叫做关厢,过了关厢就是旷野荒郊了,所以称“某门街”时,不会误以为是城外的哪里。民国后,关厢有所扩大,也形成了街市,才逐渐叫出了“某门内大街”或“某门外大街”。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3)

什锦花园胡同

三条东西向的大街完美诠释了这个理念,那就是两广路段:由广安门内大街出城是广安门外大街,过了湾子路口往西就叫广安路了;广渠门内大街出城后是广渠门外大街,过了双井路口再往东就叫广渠路了。长安街及延长线路段:西长安街到西单后是复兴门内大街,出复兴门是复兴门外大街,过木樨地再往西就是复兴路了;东长安街到东单后往东接建国门内大街,出建国门即建国门外大街,到大北窑再往东就叫建国路了。朝阜路段:朝阳门内大街出朝阳门是朝阳门外大街,到呼家楼再往东就叫朝阳路了;阜成门内大街出阜成门是阜成门外大街,过甘家口再往西就是阜成路了。阜成门外有个地名叫“阜外西口”,公交车有这一站。可阜外还分东口、西口吗?您别误会,这本是阜成门外关厢西口,被简称成了“阜外西口”。阜外、朝外关厢发展较早,延伸较远。阜外关厢向西延伸达两里多,在西口还曾立有栅栏门(大概就是后来的“天意小商品市场”那儿),这样就留下了“阜外西口”的地名。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4)

福禄巷

有一条街道较特殊,到现在也不分内外,这就是前门大街。本来按其它城门的规定,该叫正阳门外大街(前门外大街)。可门内明朝就有了棋盘街,又处于大明门(大清门)外的天街御道上,谁也不敢把这儿叫“前门大街”,所以“前门大街”就挪到正阳门外了。就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叫前门大街,没有内外。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5)

牛街

北京城内不在城门主干道上的一些街道也是以“街”命名,像王府井大街、定阜大街、护国寺街、果子市大街、马市大街、猪市大街、米市大街、东直门内小街、朝阳门内小街、西直门内小街、锦什坊街、旧刑部街、卧佛寺街、报子街、顺城街、太仆寺街、石驸马大街(新文化街)、国会街(宣武门西顺城街)等等。南城的有花市大街、兴隆街、半壁街、法华寺街、幸福大街、白桥大街、夕照寺街、煤市街、骡马市大街、牛街、南横街、枣林街、粉房琉璃街、观音寺街、樱桃斜街、李铁拐斜街等等。还有緃贯内外城的南、北新华街。这些街道都是街市繁华,买卖兴隆,彰显着城市的风貌。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6)

后永康胡同

民国以后有些新开辟的,或重命名的道路,受南方影响不叫街而叫路了。像城南新世界周边的街区,如虎坊路、万明路、香厂路、永安路等。还有以抗战民族英雄命名的街道,如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等。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7)

香厂路

街是街,路是路,其实概念是不同的,有市才爲街,无市则为路。但现在概念渐趋模糊,各路人马涌入北京,简化概念看来只能是大势所趋了。不过在这一点上,英语和汉语是一致的,英语 Street 即为汉语“街”之意,意思是“市镇内两旁是房屋和其它建筑而铺好的道路”。而英语 Road确是汉语“路”之解,意思是“连接两个距离较远市镇之间的道路(公路)”。大概就这个意思吧。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8)

南锣鼓巷

最后说说北京城里的巷,众所周知北京的小巷被称为胡同,可也有叫“巷”的胡同。大者如交民巷,中者陕西巷,小者石虎巷等等。交民巷明清本叫江米巷,是从南城三里河漕运进京的贡米进入大都集散于此,南方人就把这一大都城内的长巷叫成了“江米巷”,也是京城内最长的胡同了。到了辛丑条约后才正式叫了“交民巷”。陕西巷之名源自外省入京的歌舞伎(在八大胡同边缘),地域划分使然。石虎巷乃南城一小拐棒胡同,在原都土地庙西南,现在已隐入了宣武医院扩展领土之内了。

老北京的各种市口(话说漫谈老北京的街道称谓)(9)

东四八条

还有就是北京现在的“条”,如东四十条(应加一逗号,东四,十条)、东四头条至十二条、廊房头条至三条、牛街头条至六条、花市上头条至下四条等等。其实意思就是这条街上的第几条胡同,原来都有名字,这么着就都规范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