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

文/37度暖爸

提起讨好,有部分人会深有感受:明明心里想拒绝,嘴上却做不到。因为讨好者常常放大自己的攻击性,弱化他人的承受能力,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令对方难过。所以,讨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的共情能力很强。

共情,是指一个人能感受到他人情绪、内心活动的能力,也被称作同理心。但共情能力强不代表情商高。情商包括了调控情绪、识别他人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而讨好者时常陷入情绪中,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较弱。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2)

讨好者的最大特点就是自我价值感低下,常忽略自己,总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付出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讨好者往往对他人存在高期待,一旦对方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要求,就很容易陷入情绪中。如果在人际关系中长期累积失望,或是情绪来临比较激烈,讨好者的攻击性会瞬间爆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失控。

如果父母能将孩子身上的讨好特质去除掉,让怯懦、自卑消失,孩子的讨好劣势将转化为优势。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3)

讨好的根源

讨好的根源在于:讨好者内在自我价值感低下、自卑。认为只有自己表现得好,才配得上别人的喜欢;担心他人受伤,不敢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直白一点说:父母没有和孩子形成健康的亲子关系,没有良好的亲子互动;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满足自己的要求而孩子的需求总是被忽略,为了缓和父母的情绪,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照顾者;亲子互动中,对孩子的价值有贬损的言行。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4)

这些话,可能会让父母感觉不舒服,但我仍然希望你能接得住。因为痛,也是改变的动力,或许正是因为痛,才开始了疗愈。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5)

讨好者不会拒绝委屈自己

讨好者,在关系中,能清晰感知他人的需求以及当下的情境,反而忽视自己的需求。他们因为内在价值感比较低,常常会产生“都是我的错”之类的想法;在行为上则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或乞怜。

讨好者普遍不会拒绝别人,他们害怕对方无法承载自己的拒绝。他们并不是不想拒绝,而是不会、不敢、不能用言语或行为合理表达拒绝,按照萨提亚的理论来说,是身心不一致。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6)

明明心里大喊不要,嘴上却勉强答应,而后又自责、后悔、内疚......内心冲突不断,损害健康。当情绪累积到身体承受极限,会通过身体生病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不用讨好,就能心安理得接受他人照顾。

(题外话:如果你的孩子有如此多的冲突,他还有资源用于学习吗?)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7)

父母做到3点劣势变优势

萨提亚认为:每一种生存状态,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内在资源,萨提亚模式的主要目标即是达到表里一致及高的自我价值。通俗点说:就是要让人内外一致,心口合一,身心一致。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8)

父母在家中做到以下3点,讨好的娃,会剔除讨好、怯懦、自卑,学会重视自己,同时还具有共情能力,真正将劣势变为优势:

1、提升自尊

提升自尊的最好办法是父母亲学会尊重孩子。因为孩子最初对于自我的认知,来源于父母对于自己的看法。尊重,是指尊重孩子的想法,尤其是和自己意愿相悖的想法,别总是用成人的逻辑和标准衡量孩子的想法。

只有父母学会了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开始尊重自己,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可耻的,消除不健康耻感,才能让孩子提升自尊。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9)

2、树立自信

树立孩子的自信,也是在帮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让孩子感觉到“我能行、我可以、我没问题”。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多采取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言行,多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但是要杜绝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过分夸大、夸奖人格的鼓励。鼓励的语言要具体,例如:你帮妈妈......说明你长大了,能替妈妈分担家务。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0)

3、发展攻击性

心理咨询的目标之一就是发展人的攻击性。从攻击性的角度来看,讨好的孩子不敢表达拒绝,是因为不敢表达攻击性,因为在家中,没有人能承载他的攻击性。当他表现出攻击性时,父母的回应要么是更强烈的攻击性,要么是冷漠、忽视。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1)

面对孩子的攻击,你能做的就是幸存下来!这里的幸存二字,指的是父母功能的幸存,而不丧失。想象一下:当孩子因为某事被情绪侵袭,而后失控,冲你大喊大叫,如果你以更激烈的方式回应,孩子也会安静下来。但是我想告诉你:这是非常简单的处理方式,也是非常原始的处理方式,孩子会因为恐惧选择停止,并不是意味着他心服口服。

如果你能平静面对孩子,让父母照顾者角色的功能得以体现,也就是承载住了孩子的攻击,有利于孩子攻击性的发展。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2)

当你看到这里,你或许会纳闷:如果我真这么干,是不是会让孩子变得无法无天?别急,这是我下面要和你聊的话题。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3)

接纳并不意味着纵容

其实,上面一大堆文字,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接纳”。接纳,并不意味着纵容,父母可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心理动态,但不是接纳行为。例如:孩子在情绪化状态下,摔碎了一只水杯,那么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面对孩子的攻击、情绪化状态、不当行为,父母这样处理:

1、发生了什么事情?

询问孩子事情经过,给孩子澄清的机会,而不是以我们认为的事实来衡量。

2、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尊重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合理表达情绪。

3、你有什么想法?

开始建设性的讨论,引导孩子思考怎样应对。

4、那你觉得该怎么办?

为了你这个想法,你应该做些什么?

5、你的决定后果是什么?

针对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讨论,而不是无脑做决定。这是提升孩子为结果负责的能力。

6、你决定怎么做?

经过分析之后,再次确认孩子自己的决定。

7、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

这是一句非常有“杀伤力”的话,无论对谁说,都会让对方感受到:被关心、被关注、被尊重。

什么是讨好型孩子(讨好的娃都是好孩子)(14)

结语:让孩子带着讨好的人格特质生活、成长,会很痛苦,但是也要注意千万别矫枉过正。这会令孩子丢弃掉自己的共情能力优势,反而不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指望你处理一次、两次甚至三次,孩子就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相信我,为了孩子的未来,一切都很值得!


建议阅读:父母4种行为易养出讨好的娃,卑微怯懦,行走在关系中的情感乞丐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或私信,有问必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