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电视台演员(漯河早期的女演员)

漯河早期的女演员之——悲情小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漯河电视台演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漯河电视台演员(漯河早期的女演员)

漯河电视台演员

漯河早期的女演员之——悲情小娇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光复”后的漯河商界派了代表把属于漯河的“五班戏”从界首接了回来。

在界首对戏的输赢不得而知,但戏班回来的时候,却让后来在漯河名燥一时的女须生陈中(艺名小娇)和被誉为台湾豫剧“开山始祖”的台湾豫剧“皇后”、“皇太后”,艺名“万里云”的张岫云等名角相继来到了漯河。一时间,漯河的舞台上人才济济,好戏连台,演员们各自在漯河的舞台上上演自己拿手好戏的日子里迎接着新中国的建立。

“小娇”,大名陈中(也有说是仲)。我没看过她的戏,听许多老艺人和戏迷说过她初工旦角,后改唱须生。她扮相、身段和唱腔均为一时翘楚,特别是她的《反徐州》更是在漯河冠绝一时。前些年三旺复排该戏,自立老师教他的唱腔据说就是小娇传下来的。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在其艺术如日中天之际竟陡然和自己既是舞台搭挡,又是“沙河调”生行翘楚的丈夫分手,继尔成了时任国民党漯河镇镇长赵xx的夫人,个中原因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说得清楚。令人唏嘘的却是赵某人在随国民党溃逃台湾时却把“小娇”撇在了大陆,而“小娇”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建国后“五班”、“四街”、“景乐班”合并成立漯河豫剧团,并对所有演员进行登记时没有给她登记。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只身一人飘流天下,最后流落到山西太原落脚了。前几年听时任漯河市文化局文艺科科长的石金江先生说过,“文革”期间,他曾经在太原看过当地豫剧团演出的《沙家浜》,饰演沙奶奶的演员那纯正的“沙河调”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然而,看字幕打出的却是陈中。他当时年纪尚轻,不知道当年名燥沙澧的小娇大名就叫陈中。所以后来每说起此事他就不无遗憾地说:“谁知道她就是当年小娇呀……”

关于小娇,听说上世纪海峡两岸“三通”后,赵xx又回到了漯河,辗转联系上了身在他乡且已经病入膏肓的她,并把她接到了香港定居,但没多久她就在那里与世长辞了。

也许小娇算是幸运的,总算是在生命的尽头有人对她负责,而那许多对“沙河调”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一代又一代老艺人的结局又有谁知道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