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桃源乡贤心系故土)

红网时刻常德9月21日讯(通讯员 熊苑伶)“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是这里长大的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相信在桃源县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中,生态甲鱼养殖基地一定会越办越好,吸引更多的朋友来我的基地里做客。”近日,在桃源县佘家坪镇新港社区阳家坪组黄家大院内,75周岁的黄相鼎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

泸州市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桃源乡贤心系故土)(1)

近百名群众来到甲鱼基地里观看打甲鱼比赛。(桃源县摄影家协会 摄)

黄相鼎是长春国际贸易中心(集团)的创始人,70周岁离岗后,闲不住的他总想做点什么。恰好朋友说现在家里“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创业政策有红利,可以去放手干一番事业,创业的同时还能带动家乡经济发展,一举两得。黄相鼎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决定回到家乡。

2021年年初,黄相鼎与友人注册成立了湖南省军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了近40亩土地,投资近400万元,其中个人投资190万元,试水甲鱼养殖。2021年年底,由于市场行情急转直下,甲鱼养殖面临较大的挑战,在常德市甲鱼产业协会会长王国顺的帮助下,黄相鼎反复分析了市场行情后,决定发展生态立体养殖,在基地内栽种葡萄长廊、打造生态鸡舍和搭建精品果园。

泸州市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桃源乡贤心系故土)(2)

客人们来到新港社区甲鱼基地里参加打甲鱼比赛。(桃源县摄影家协会 摄)

可天有不测风云,桃源县自七月下旬开始,受降雨偏少、持续高温等影响,局部旱象露头。佘家坪镇贯彻实施党员积分制,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科学指导下,广大党员干部集合起来帮助基地进行抗旱,但由于基地果苗种植时间短,树苗娇弱且在旱地不耐受,最初200余棵果树苗,最终只存活了40棵,存活率仅有20%。但黄相鼎还是十分感激,“我只是个归乡的普通人,很感谢党委政府与我共克时艰,党员干部们出人出力帮助我办好这一亩三分地,我会更加努力,办好基地,回报家乡。”黄相鼎拉着镇党委书记陈光华的手说道。

泸州市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桃源乡贤心系故土)(3)

黄相鼎与友人们畅谈基地发展,左一为黄相鼎。(桃源县摄影家协会 摄)

“近年来,佘家坪镇通过‘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行动,积极与在外乡贤进行接洽,吸引能人回乡投资兴业。目前,镇内已经设立1个乡村振兴车间,成立2个农机合作社和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增了近200个就业岗位。”佘家坪镇党委书记陈光华表示,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激励机制,促进聚能效应,才能实现产业、资本、科技、人才回归,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助推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经过近2年的发展,黄相鼎的生态基地经营渐渐稳定,但他也没有忘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乡邻。

“由于一大家子都在桃源,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想在家门口找一份合适的工作,黄相鼎给了我这个机会,在他的基地里打工,活儿不重待遇还好。”常年在基地里打工的王朝芬一说起自己的工作就开心不已。

泸州市乡贤回归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桃源乡贤心系故土)(4)

本地妇女在乡村振兴车间里进行锂电池配件分拣工作。(熊苑伶 摄)

此外,威达源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裴学进在龙潮寺村乡村振兴车间项目二期投入约2000万元,现已正式投产。在不影响企业效益的前提下反哺家乡,让又让村里具备集体经济的基础,进一步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桃源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完善知名乡友的数据库,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努力推进北上广深等地异地商会、乡镇商会、行业协会的建设,积极引导在外乡贤“饮水思源、反哺故土、回报桑梓”,努力在全县营造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掀起乡友回归的新高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