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桥梁博物馆规划图(他让贵州桥梁问鼎)

在贵阳市宝山北路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有一个交通系统的家属楼,外表普通的老旧小区,里面住着的人却是卧虎藏龙,作为贵州老一代的交通建设功臣,他们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贵州交通的路桥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一座座世界级桥梁的崛起。

“坝陵河大桥的建成,是我个人工程生涯中的句号,但却是贵州桥梁崛起的序幕。”在施工单位坚守了23年,其中18年在工地上的老桥梁人——今年已经81岁的全国知名桥梁及隧道专家熊世龙,就是这个家属楼的代表之一,他作为坝陵河大桥建设的指挥长,在古稀之年里,奋战1400多个日夜,建成当时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山区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是当时贵州自有史以来修建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让贵州桥梁开始问鼎世界级。

贵州桥梁博物馆规划图(他让贵州桥梁问鼎)(1)

坝陵河大桥。 本报记者邱凌峰 摄

​全校桥梁专业大学生 只有他来到贵州搞桥梁

熊世龙出生于重庆丰都县,学生时代一直都在家乡求学。1964年,26岁的熊世龙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是这所学校从中专升为大学后,首批具备大学学历的桥梁与隧道专业的毕业生。“全专业同学有六七十个,只有两个分配到贵州,一个在城建系统,我们同学在贵州真正搞桥梁的就是我一个人。”虽然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精神矍铄的熊世龙还记得第一次来贵州的场景。“沿着各种盘山公路,还在渝黔交界的松坎住了一晚上,坐了两天半的汽车才到贵阳。”

对于贵州桥梁的印象,熊世龙说那个时候贵州的桥梁基本都是以石拱桥为主,绝大多数都是小跨径桥梁。“在那之前建成的桥梁,跨度相对较短,施工工艺很传统,施工方法也很单一。”熊世龙说,这与当时的客观原因有直接的关系,道路规划设计时等级较低,基本都是把桥设计在盘山公路的河谷,加上工艺受限,所以那个时候贵州的桥梁是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

熊世龙来到贵州时,贵州路桥的基建队伍并不多,主要有贵州省桥梁工程大队和贵州省公路工程大队两家。作为当时罕见的桥梁专业人才,他的第一个工作单位自然就是对口的贵州省桥梁工程大队,专门负责贵州境内桥梁的建设。

“我26岁时主持修建的第一座桥,就是采用比较先进的钢拱架作为支架,在上面修建石拱桥,在钢拱桥架的上面进行安装和吊运,采用缆索吊机施工,这是贵州省最早使用缆索吊施工的一座桥,也是贵州第一座缆索吊大桥。”熊世龙说,这座桥就是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的上跨蒙渡河的210国道蒙渡桥,这座桥的跨度只有50米,但在当时已经是贵州最大跨径的石拱桥了。

贵州桥梁博物馆规划图(他让贵州桥梁问鼎)(2)

熊世龙。 资料图 周平 摄

改革开放拉开桥梁建设序幕 贵州桥梁开始崭露头角

建设第一座桥时,熊世龙还不到而立之年,但作为稀缺的桥梁专业人才,他一步步的从骨干技术员,做到了副队长、桥梁建设的项目经理,最后任总工程师和指挥长,还先后担任了贵州省交通学校党委书记、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我作为主要负责人建设的桥梁有10多座,参与建设的桥梁有20多座。”回想起改革开放前后期桥梁建设的情况,耳聪目明的熊世龙扳起手指头,一个一个的数出自己在贵州各地桥梁留下的足迹。

在遵义境内,除了蒙渡桥之外,从遵义到正安的毛家渡桥,从湄潭到余庆的乌江回龙大桥,都是熊世龙主持修建。“回龙大桥跨径105米,是采用缆索吊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跨径在当时也是排名全国第三,贵州自己建设的桥,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熊世龙说,同样作为山区省份,在改革开放前期,四川和云南等地的造桥技术要比贵州好一些,与乌江回龙大桥同类型的桥梁,全国第一二名的桥梁就是在这两个省份。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贵州桥梁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在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桥梁中,我们很多桥梁都是采用先进的缆索吊施工,这种施工工艺至今都还在用,比如正在建设的平塘到罗甸高速上的大小井特大桥,还有建成后在全球都有知名度的清水河大桥,都是采用这种工艺。”熊世龙说,采用无支架缆索吊机施工,贵州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贵州桥梁人改进的组合桁式拱结构,修建了世界最大跨径的江界河大桥。而九十年代,乌江贵州段上则横跨起了吊拉组合桥。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桥型、高墩、大跨、薄壁的现代桥梁,不断出现在贵州的江河之上。“这些工艺的全面普及,就是贵州桥梁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桥梁博物馆规划图(他让贵州桥梁问鼎)(3)

两桥办全家福。 资料图 周平 摄

​坝陵河大桥吹响人才集结号 贵州桥梁正式问鼎“世界级”

1998年,年逾六旬的熊世龙正式退休,但是此时正值贵州交通建设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老专家的熊世龙一直都在发挥余热。“当时省里想举全省之力,把在全国都是重点项目的坝陵河大桥建好,交通厅找到已经退休的我,让我担任指挥长来负责修建。”熊世龙说,当时贵州为了建设好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坝陵河大桥、北盘江大桥,还专门成立了一个“两桥”建设指挥部,让熊世龙全面负责这两座桥的建设。

2005年4月初动工,到2009年建成通车,坝陵河大桥作为我国山区首座超千米级的钢桁加劲梁悬浮桥,它建成后即成为当时“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山区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还荣获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熊世龙总结它的十大特点时认为,主要包括两主塔为群桩基础、世界级的隧道锚、采用飞艇牵引先导索成功、首次在悬索桥上使用全自动全旋转桥面吊机架设钢桁加劲梁及钢面桥板、钢桁梁安装过程中全桥设有4处铰等。

贵州桥梁博物馆规划图(他让贵州桥梁问鼎)(4)

熊指挥工作照。 资料图 周平 摄

而对于这座桥的工艺和意义,熊世龙以《苗岭峡谷卧长虹,通衢天路扬声威》为题,写了一篇超过万字的文章发表在《坝陵河大桥之歌》这本书上,文内他总结了贵州桥梁发展史和坝陵河大桥建设工艺以及十大特点等内容,专业、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坝陵河大桥对于贵州新时代桥梁建设的意义。

“坝陵河大桥建设一共有9个技术骨干,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贵州桥梁建设的领路人,它为我们培养了一批贵州桥梁建设的精英人才。”熊世龙说,当时参与建设坝陵河大桥的施工方,还有中交二航局,这支来自于中央的施工队伍,对培养我们省自己的施工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当时“两桥”建设的副指挥长周平和工程科科长纪为祥,现在都是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工程师,这批成长于坝陵河大桥建设项目下的人才骨干队伍,在贵州县县通高速的大背景下,率领着新一批的交通人,修建了一座座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名的各类型大桥,如2016年通车的世界第一高桥毕都高速北盘江大桥,就是贵州人自主建设而成。

从坝陵河大桥开始,贵州的造桥技术和水平,已经步入了全国前列。

截至目前,贵州的特大峡谷桥梁数量排名世界第一。全省共有公路桥梁2.1万座,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0多座在贵州,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

文:记者 李坚

来源:贵州都市报、都市E家

编辑:皮亚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