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

进入农历二月份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二月初二龙抬头,也被称作青龙节、春耕节,在咱们中国民间传统里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龙,在中国人的字典里,是非常吉祥的瑞兽。龙抬头,代表龙已经浮现于地表之上,也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已然开启。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农历二月初二视为一个大吉之日,在这一天会有各种各样的习俗,来祈求生活平安顺遂,为新一年迎福转运,抬起一年好彩头。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1)

咱们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做什么,另一部分是不该做什么,也就是忌讳。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的习俗,也是如此。在这个节日里,该做的部分,我把它们总结为7个字,“1采2做3要吃”,都是老一辈代代传承下来的老规矩。下面,我就跟大家逐一说说。尊重老传统,为新年开个好兆头。

1采-采龙气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个节日的由来,相传起源于伏羲氏时期,跟农耕文化有关,然后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如果大家有留意,就会发现这一天的主角是“龙”,很多相关的活动和习俗,都是围绕着跟“龙”有关的信仰而展开的,这其中就包括很重要的一个习俗,采龙气

过去,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在卯时(早上5点到7点之间)出门,面向东方深深吸气,代表吸进福气和喜气。卯时也是日出的时间点,这时候太阳刚刚升起,象征着阳气始发、光明美好。如今,很多地方依旧有“采龙气”这个习俗,寓意新的一年福气满满。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2)

2做-要做2件事

1、祭社神

农历二月初二,也是民间传说中土地公的生日。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有土斯有财”的说法,因此土地公也被人们视作财神和福神。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人们有奉祀土地公的信仰,也叫“祭社神”

每到播种或是丰收的季节,人们会立社祭祀,祈求土地公保佑一方土地之太平,庇护一家人出入平安。二月二龙抬头这天,信奉土地公的人们,会到土地庙烧香祭拜,举办各种祭祀活动,来给土地公“暖寿”。祭社神习俗的背后,寄托的是劳动人民祛灾祈福的一种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3)

2、理发

在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二月二龙抬头有理发的习俗,家中大人会早早叮嘱要记得在这一天去剪头发。这一天的理发,也被人们称作“剃龙头”。对此,民间有句谚语是这么描述的,“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都剃头,讨个好彩头”

二月二剃头,背后其实有两个含义:一是一些地方有正月不宜理发的习俗,因此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已经过了正月,自然就可以去把头发理理了;二是龙抬头剃头,还有鸿运当头、抬起一年好彩头之意。因此,农历二月初二的理发店,要比往常热闹很多。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4)

3要吃-要吃3样食物(吃龙食)

1、吃猪头肉(食龙头)

古时候,人们临近过年的时候会杀猪,整个正月期间,猪肉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二月初二,基本只剩下祭奠祖先和神灵剩下的猪头了,因此就有了二月二吃猪头肉的习俗。此外,二月二吃猪头肉,还有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5)

2、吃饺子(食龙耳)

饺子,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一样节庆食物,到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自然也少不了饺子的身影。龙抬头吃饺子,又被称作“食龙耳”、“食龙角”,有“交好运”之意。二月二吃的饺子,人们在馅料的选择上也非常讲究,以寓意吉利的饺子馅为好,如牛肉馅饺子寓意“扭转乾坤”,韭菜馅饺子寓意“久财”。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6)

3、吃油糕(食龙胆)

油糕,也叫炸糕,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样特色小吃,经油炸制成,里面一般还夹着红糖馅或白糖馅。刚炸出锅的油糕色泽金黄诱人,吃起来也是香甜软糯。二月二龙抬头吃油糕,也叫“食龙胆”,寓意给新的一年壮胆,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不能干的事(二月二龙抬头老传统要懂)(7)

【懒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1采2做3要吃”,指的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民间的一些习俗,包括采龙气、祭社神、理发、吃龙食等等。这些习俗,已经逐渐被很多年轻的朋友遗忘掉,也有一些朋友并不当成一回事。但在我看来,它们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背后寄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祝福。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传统习俗里迎福转运的好日子,龙神赐福,人畜平安,龙神发力,生机勃勃。

用大白话聊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随手点个关注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