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特点及实质(不是经济发达才能建设福利国家)

谈起福利国家的医疗、教育、养老和育儿,即有很多人羡慕,也有很多人担心搞福利国家会造成难以承担的负荷。所以有一种论点,认为只有经济发达了才能建设成为福利国家。这既误解了福利国家的含义,也颠倒了福利与经济繁荣的因果,错得离谱。

福利国家的特点及实质(不是经济发达才能建设福利国家)(1)

福利从字面上看是指与幸福有关的利益,这里的幸福,指的是基本保障,不奢侈、不过分,但能使人在困苦与意外时得到一份由国家组织起来的保障。

最早的国家福利是16世纪末英国政府出资兴建的“济养院”,在1601年英国还通过了《济贫法》的立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国家对无力自存者救助的责任和义务。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的财富极大增加,贫富差距也极为悬殊,为了化解社会矛盾,英国政府在生活、工作、医疗、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福利化尝试,有效避免了社会大动荡。自1688年威廉二世的光荣革命后,英国历经400多年从未有过革命动乱,福利制度功不可没。

福利国家的特点及实质(不是经济发达才能建设福利国家)(2)

现代福利国家的普遍出现,是在二战之后。英国在1948年成为第一个现代福利国家,此后法德西欧国家、美加纷纷跟进。二战之后百废待兴,英国彼时欠下美国大笔债务,急着建立福利国家,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认识到极端主义的形成与缺少国家福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管是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还是日本军国主义,其形成均与国内的贫富悬殊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极端主张容易得到民众拥护,形成了战争策源地。在他们眼中“苏式共产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也与俄国的贫富差距太大密不可分。因此,在二战结束后那么困难的时期,也要搞福利国家,解决生活保障的问题,避免社会极化。

福利国家的特点及实质(不是经济发达才能建设福利国家)(3)

福利国家的很多弊端毋庸讳言,这些弊端如果宏观一点来看的话,也可以看作是为了避免社会撕裂付出的代价。虽然维持福利国家的代价不菲,但社会稳定就是最大的回报。希特勒的德国一度发展神速,又断崖式跌入尘埃,大起大落对国家民族没有好处。

福利的多寡,可以根据情况量力而行,但福利国家的本质是提供基本保障和救助,避免无力自存者走极端。无非是提供些米饭馒头,又不是搞山珍海味,这种福利有什么承担不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