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人罗大经所著的《鹤林玉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而这首引得金兵南下,牵动长江万里愁的词是哪一首呢?

其实就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所写的《望海潮》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用自己所能想出的绮丽语言来歌颂这片土地,而柳永的这首《望海潮》绝对是其中的巅峰之作,将杭州经济之繁华,山水之秀美,人文之灵秀写到了极致,堪称千古绝唱。

这首词是柳永早年的作品,那时他还不是“且去填词”的柳三变,还是一个初出茅庐,对仕途抱有幻想的年轻读书人。

当时他有一个孙姓好友在杭州任知州,他希望得到对方的提拔,又苦于对方门禁甚严,于是便写了这首《望海潮》,交给名妓楚楚,请她在宴会上歌唱这首词。

楚楚在中秋之夜的宴会上,婉转歌之,柳永因此得到了孙知州的召见。

所以按词人的目的来看,这首词其实属于“干谒”,也是一首“马屁词”,但后人往往忽略了他原本的目的,足见这首词写得有多好了。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

词的上半阕从地理位置、历史渊源、人口住宅等几方面,极写杭州之繁华。

开头三句总领全词,“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词,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勾勒出了钱塘大致的面貌,后文几句都是由这三句延伸而来。

“烟柳画桥”这三句是对“三吴都会”的进一步描写。

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楼阁错落在烟柳画桥中,家家都悬挂着精美的风帘,户户都张设着华丽的翠幕。

短短几字便呈现了一幅宁静安详,又富足繁华的城市风貌,难怪连宋仁宗都盛赞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3)

接着“云树绕堤沙”这三句是“东南形胜”的延伸。

词人选择了钱塘江为背景,从堤岸的云树,写到江上的浪潮,既有郁郁葱葱的秀丽景象,又有波澜壮阔之景,虽只描写了一处景观,却足以让人领略到杭州之“形胜”。

“市列珠玑”三句是“自古繁华”的铺展描写。

杭州到底有多繁华?只见市面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玉器,令人目不暇接;家家户户都堆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豪华,斗阔气。

西晋时,石崇和王恺斗富,为时论者所讥,然而柳永这里“竞豪奢”却毫无贬义,只是充分展现了杭州的民殷财阜,繁华富庶。

上半阕以总——分的形式,层次分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极其繁华的都市风光,令人神往。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

接着下半阕,主要分为两层,一是写西湖美景,二是写杭州人民的游乐生活。

“重湖叠巘清嘉”这三句既是对上半阕“东南形胜”的又一展开描写,又暗合杭州人民的游乐生活,一石二鸟。

“重湖”指的是西湖的内外湖,而“十里荷花”正是湖上的盛景,杨万里有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叠巘”就是指西湖大大小小,重重叠叠的山峰,而“三秋桂子”正是指山中的桂花,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曾言“山寺月中寻桂子”

只此三句,西湖的山光水色便宛然在目了。

“羌管弄晴”三句描写的是杭州人游乐的情景,从白日到黑夜,从吹笛到泛舟,从鱼叟到采菱女,俨然一幅盛大的众民同乐画卷,足见杭州百姓生活之安定美好。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5)

接下来词人又将画面转向了官员的游乐。

这些官员出行的时候,成群的随从骑兵簇拥着高大的牙旗,是何等喧赫壮观。

他们常在湖上设宴,开怀畅饮,微醺中听着萧鼓管弦,更加迷醉。

他们欣赏着这美丽的山光水色,将此融入诗画中,希望来日回到京中,向同袍夸耀。

“吟赏烟霞”不仅突出了杭州山水的灵秀,更是不着痕迹地表现了官员的儒雅风流。

而最后一句“归去凤池夸”更是对官员的美好祝愿,暗示对方前途无量,终有升迁回京之时。

这下半阕表面写游乐,实际却是在暗赞地方官的功绩,看似拍马屁,却不令人反感,足见柳永笔力之高超。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6)

全词既描绘了杭州经济之繁华,又歌颂了杭州山水之秀丽,突出了杭州人民之安乐。

虽是“拍马屁”之作,却不令人反感,美得令人心醉。

金主完颜亮南侵当然不可能只是因为柳永这首词,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宋朝积贫积弱,又占据着如此丰饶的土地,关外游牧民族对这片土地的觊觎不是一两日了。

但是完颜亮和柳永生活的年代相差了将近一百年,还能被这首词所吸引,足见柳永笔下的江南是有多美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