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唯物辩证法vs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有涉及,故而本文详细解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以期考生对此知识点有个清晰的认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唯物辩证法vs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有涉及,故而本文详细解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以期考生对此知识点有个清晰的认知。

一、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两个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基本范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和现实。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作为哲学范畴的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比如“落叶知秋”“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等观点。

(2)发展: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的运动。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陈叶”等观点。

(3)全面:即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优点,又看到事物的缺点;既看到事物的积极影响,又看到事物的消极影响;既看到事物的利,又看到事物的弊等等。

精选例题

例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对立统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实践第一的观点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2.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解析】C。因为河流在不同地运动中,人第一次踏入可能水比较浅,没过小腿;第二次踏入时由于径流量增大,没过了脖子,说明河流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两次踏入的并不是同一条河流,这是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故而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解析】B。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属于辩证法的观点,故而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所以与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即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1)孤立:即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等观点。

(2)静止:即认为事物都是不运动、不变化的,比如“刻舟求剑”“飞矢不动”等观点。

(3)片面:即只看中事物的某个方面,比如“塑料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我的偶像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等观点。

精选例题

例1.下列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有( )。

A.“一切皆变,一切皆流”

B.“人是机器”

C.“物质就是物体”

D.“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BCD。本题是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否了解,考生应知道在哲学的不同问题上形而上学的表现。形而上学具有机械性、片面性、否认运动这些缺陷,后三个选项具有这些特点,而A项不具备。故而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例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

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解析】D。

例3.《汉书·董仲舒传》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 )。

A.唯物论的观点

B.唯心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解析】D。“不变”两个字,即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属于形而上学,故而本题正确答案为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