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立秋无雨(6月立秋颗粒无收)

今年是农历6月立秋,农民自然而然地想起“老古话”:“6月立秋,颗粒无收”,大家在一起聊起今年农业收成话题。已经“入伏”了,可天气并没有热起来,犹如还在“梅雨”季节,气温不超过30摄氏度,农民认为天气有些反常,“不冷不热,五谷不结”,意思就是粮食不结实,没产量。“6月立秋,颗粒无收”,可能后期遭遇干旱,虽然目前雨水充沛,可到了五谷扬花授粉的的时候,又高温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但也不是绝对的,如今不是远古时候了,农业上已经现代化了,抗旱排涝设施齐全,农业先进技术广泛运用了,虽然极端天气频繁,但“颗粒无收”可能微乎其微。通常情况下“立秋”都在农历7月份,可今年情况特殊,农历6月18立秋,农民不得不担心今年年景。

农谚立秋无雨(6月立秋颗粒无收)(1)

一、今年到现在南方阴雨天气使阳光寡照,不冷不热

一般进伏之后,气温明显升高,高温高湿体感不舒服,人们觉得闷热,大汗淋淋,大多在家“歇伏”了。然后今年入伏后,天气不冷不热,非常舒适,人倒是舒服了,可地里农作物呢?据我了解,水稻阳光寡照,温度偏低,白化、黄化严重,病虫害偏重发生,往年稻纵卷叶螟虫在水稻封行后出现,今年在水稻刚刚分蘖就大面积发生,缺乏阳光的水稻长势弱,不死不活的。我在中稻水稻田看到的水稻青一块,绿一块,像穿了迷彩服一样,不见好转。只有少数人家水稻由于管理到位,长势正常些。有些农民到现在芝麻还没有种下去,种一批,被雨水渍死一批,没有种植,也没法成活。玉米在雨水滋润下,生长良好。“6月立秋,颗粒无收”,说明今年霜期来得早,庄稼难成熟,尤其是粮食作物在扬花期,气温达不到,而无法授粉,从而减产,农民必须加强防范。

农谚立秋无雨(6月立秋颗粒无收)(2)

二、今年农业生产上,农民必须依靠科学,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成熟

“6月立秋,颗粒无收”是农民祖祖辈辈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可以做为参考。今年农民必须依靠科学,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促进粮食作物早发早成熟。对中稻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水稻光照,追施氮磷钾肥料,叶面喷雾中微量元素肥料。晚稻要在“大暑”前栽插下去,中晚熟玉米要加强玉米灰飞虱、玉米螟防治,芝麻要在“立秋”前安排补种。

今年农业生产上的管理建议:

(1)近期对中稻、棉花、玉米病虫害全面防治一次,主要防治水稻叶瘟病、叶枯病、纹枯病;棉花棉铃虫、斜纹夜蛾、红铃虫;玉米灰飞虱、草地贪夜蛾、玉米螟;

(2)近期阳光寡照,建议对水稻、玉米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硫酸铜、硫酸锌、芸苔素内脂。10%硫酸铜 硫酸锌 硫酸钾可湿性粉剂各10克兑水10公斤叶面喷雾,98%磷酸二氢钾300克 0.01%芸苔素内脂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水稻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棉花追施花铃肥,每亩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玉米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

(4)水稻开始抽水灌溉,旱地作用要通风除湿,及时修剪整枝,尽快打一次除草剂。

(5)后期中、晚稻开始对病虫害加强防治,主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大螟,棉花棉铃虫、红铃虫丶黄枯病,每隔7天——10天防治一次;

(6)水稻早“烤脚”,防贪青晚熟,防徒长,直播水稻防倒伏。水稻八九成黄,要停止灌溉,进行“烤脚”,就是沥干水稻田水份,防止贪青、倒伏,水稻在齐穗期可叶面喷雾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扬花授粉。

农谚立秋无雨(6月立秋颗粒无收)(3)

三、“6月立秋,颗粒无收”,说明立秋早,冷得早,对农作物成熟有较大影响

据有经验的老农讲,“立秋”通常在农历7月,今年“立秋”在农历6月份,立秋早,冷的也早,由于气温跟不上,农作物一时难得成熟,另外呢,农历7月可能会出现干旱,也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农民还是要加强极端天气危害性防范。种植上尽量提前种植,避开高温干旱期扬花,促进早熟、完全成熟。虽然今年上半年雨水偏多,阳光寡照,我们当地水稻种植户也有几家水稻长势良好,他们管理工作做到位了,整天泡在水稻田里,利用难得几天晴天,施肥、打药了,水稻没有病虫害,没有黄化、白化现象。从这方面讲,“6月立秋,颗粒无收”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依靠科学,加强管理,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一定会有收成的。总而言之,还是要天道酬勤,人要勤奋一点,科学一点,专注一点,重视一点,“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的。

结束语:我们当地农民在闲聊时说,“6月立秋,颗粒无收”只是相对而言,总能有点收成,这句农谚只是警醒人们的作用,告诉人们,今年农业生产上,人要勤快,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偷懒耍滑,防范气候反常,极端天气危害。要采取科学措施进行田间管理,品种上可选择生长周期短的品种,早下种种植,不能耽误了农时,促进农作物早熟,从而在灾害年份也有不错收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