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大法(通读黄帝内经之九十七)

《黄帝内经》一起读第97天,一起继续哦……今天是讲述营气生成和运行规律的——

《灵枢 营气篇》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大法(通读黄帝内经之九十七)(1)

原文: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翻译如下:

黄帝说:营气生化、运行的规律,以受纳饮食水谷为至关重要。水谷进入胃中,化生出精微之物传注到肺脏,流溢在里面营养脏腑,并宣发布散在外面滋养身体四肢,水谷精微中清而纯的精华运行于经脉中,营运无息,周而复始,这是和天地自然规律一致的。

黄帝内经不生病养生大法(通读黄帝内经之九十七)(2)

营气从手太阴肺经出发,灌注到手阳明大肠经,再上行灌注足阳明胃经,下行至足背,灌注于足大趾间,与足太阴脾经会合,上行抵达大腿。从脾经的支脉灌注于心,沿着手少阴心经从腋下出来向下沿着前臂灌注到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会合,再上行经过腋部从眼睛下部颧骨上方的部位出来,灌注到内眼角,再上行到头顶后下行到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会合。之后沿着脊柱下行到骶尾部,再向下灌注于足小趾之端,沿着足心灌注于足少阴肾经,再上行灌注于肾,又从肾灌注到心,向外布散于胸中。再沿着手厥阴心包经从腋窝出来下行到前臂,在腕后两筋之间出来,进入手掌中,出于中指之端,再回注于无名指之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由此上行灌注膻中,布散于三焦,再从三焦灌注到胆,从胁部出来灌注于足少阳胆经,下行到足背,再从足背灌注到足大趾间,与足厥阴肝经会合。由此上行到肝,再从肝向上灌注于肺,向上沿着喉咙,进入鼻腔之后,食管以上部分的内窍,深入通脑之门户“畜门”。它的支脉从鼻窍向上行于前额,沿着头顶下行到项后中部,再沿着脊柱进入腰骶部,是督脉的通路,再络连外生殖器,向上过毛际,进入脐中,向上沿着腹内进入缺盆,再由缺盆向下灌注肺中,再从手太阴肺经出发。这就是营气运行的路线,逆顺循行的常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