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2)

编者按: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冷兵器对抗训练与研究得到很大的发展。可冷兵器对抗虽然听起来似乎很有趣,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运动。因此门槛相对较高,一般人们更多的是通过影视剧等媒体中的打斗情节去了解冷兵器对抗。因此,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到底什么兵器最厉害?具体说,就是如果是冷兵器进行对抗,可以随意选择任意近战武器,那么怎样选择武器可以获得最大的获胜概率?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3)

在武侠小说中,剑无疑是出场最多的武器,剑客的身份天然比刀客要高不止一等的感觉,在武侠小说中要是拿个别的什么武器出去,似乎都不好意思跟武林同道自称大侠。但是实际的冷兵器对抗中,剑并不是胜率最高的武器,甚至于大概连前三都排不进去。我国传统武谚是这么说的,“:剑为百兵之君,刀为百兵之胆,棍为百兵之祖,枪为百兵之王”。这几句的意思就是,剑是兵器中的君子,古代把剑比喻为君子,剑的文化地位很高,甚至很多朝代佩剑也是分等级的,什么身份的人佩戴什么款式的剑都是有规矩的,但是剑的实用价值远不及文化意义。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4)

刀是所有兵器里最勇猛绝伦、一往无前的,刀法更注重的就是胆气,如果畏手畏脚那就发挥不出刀法的精髓。而棍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兵器了,早在原始人时期就是用棍棒作为武器了,棍类是最早的兵器技法。但是长枪才是兵器中的王者,长枪既然被称为百兵之王,这也并不是现代人的以讹传讹。早在明代的著名武学著作《手臂录》就有这样的记载:“枪乃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5)

▲电影《危城》剧照

那么为什么说长枪是百兵之王,别的兵器碰到长枪就会失败呢?这是因为在同长度的武器里,长枪的重量是最轻的。在古典演义小说中,古代猛将们动辄几十上百斤的武器,仿佛战斗就是一场举重比赛,谁拿的动更重的武器谁就胜利。但实际上,除了在对抗重甲敌人时才会上重武器,其余时候用重武器是毫无必要,也是非常不便的。武器越重挥的越慢,给对方更多可以应对的时间,只有身穿重甲行动不灵活的重装战士才躲不开,只能硬吃攻击。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6)

▲电视剧《隋唐演义》剧照

而过重的重量导致攻击溢出,无论是十斤还是一百斤的武器,真抡圆了砸过去,惯性势能决定了谁也挡不住。都一样是打中就被砸死,那么多余的重量完全是毫无必要,除了拖慢攻击速度以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所以实战武器其实很少有超过十斤的存在。这个可以参见冷兵器研究所的《古代武将真拿举着几十斤武器打一天?从出土文物揭秘古代实战兵器重量》一文。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7)

而长枪在同长度武器中最轻,就代表着出手速度最快。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长枪一点都不轻。但实际上,除去及其个别的,诸如铁枪王彦章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个例外,从常例来说传统长枪是很轻的。除了特殊的木料以外,一般的木料可以说是武器里面最轻的材料了。而除了枪杆外,枪头其实也很轻,这一点明代程冲斗的《长枪法选》有记载:“铁枪头惟用点子样为最,又名柳叶枪,必要小钉钉入竿内。古云‘枪头不过两’。”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8)

▲电影《危城》剧照

而“枪头不过两”这个说法,在我国很多的古籍中都有提及。比如清代包世臣的所著的《齐民四术》 :“凡枪刃宜利,有脊阔径寸而上下杀之,长不过二寸,重不过一两。”实际上,枪头不过两的记载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古籍都有提到,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至少可以确定,这是流传很久也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了。所以长枪并不重,正相反,长枪是很轻的。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9)

在所有的近战冷兵器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寸长一寸强,因为武器更长就意味着更早攻击到对方,在你能攻击到对方的距离上,对方攻击不到你。很多没有真实对抗过的人都会跑来说,长枪只要近身就发挥不出来了。但实际上,更长的武器只要运用得当,对方很难近身,想近身的难度实在非常大。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0)

短兵器和长兵器的容错率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以一寸长一寸强的后半句就叫一寸短一寸险。在武器长度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只有冒险去近身去搏那一线生机。俗话说砍伤捅死,刺击在战场上一向都是比劈砍更为致命的,所以从近战冷兵器的角度来说,长枪就是百兵之王。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1)

在实际的对抗中,因为冷兵器对抗运动才刚刚兴起,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规则,所以各种武器都有人在使用和练习,而不同种兵器的对抗才是最频繁的。这种情况下,在实际对抗中,长枪一直被戏称为没朋友的武器,因为使用长枪来对抗的人,根本没人愿意用其他武器来跟他对抗,太吃亏了,长枪只能用长枪来对抗。这个在明末清初的那位能打又能写的、写《手臂录》的吴殳就有过吐槽:“每见单刀高手,平日侈言破枪,及至赴敌,莫不惊枪而往,则其实用可知矣!”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2)

▲《绣春刀》剧照

但是再厉害的兵器也要看是谁用,一说枪为百兵之王,不少键盘兵器研究者都喜欢拿倭寇的例子试图证明长刀比长枪更厉害,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确实有这方面的记载:“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如冷兵器研究所多次科普过的,这个日本刀其实长卷、大太刀一类的双手长刀,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打刀)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3)

▲《荡寇风云》剧照

但这种战例实际上是由于训练程度差距过大造成的,在明代实行的是军户制,而军户的地位低下,明中后期武备废弛,军户们一年也难以训练几次,硬被拉去作战,上战场看到对手立刻转身就跑已经是军户们的惯例了。而如果看到对手不敢出手,那么别说拿长枪了,就是拿火枪也没什么用。网上流传狼筅才是克敌日本长刀的武器,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的记载很明确: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4)

▲戚继光的鸳鸯阵

“以牌盾蔽其前,以长鎗夹其左右,举动疾齐,必须钗、钯、大力接冀。然筅御而不能杀,非有诸色利器相资,鲜克有济。兵中所以必於用此者,缘士心临敌动怯,他器单薄,人胆摇夺,虽平日十分精习,便多张皇失措,忘其故态,惟筅则枝梢茂盛,遮蔽一身有馀,眼前可恃,足以壮胆助气,庶人敢站定。若精兵风雨之势,则此器为重赘之物矣。”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5)

之所以使用狼筅只是因为新兵看到敌人冲上来就会害怕,所以拿个狼筅来遮蔽自己的视线,看不到对手就不会吓到转身就跑而已。而真正的精兵,狼筅不过是累赘之物罢了。接敌时盾牌和长枪才是真正的主战武器。所以在戚继光抛弃军户重新招新兵训练,抗倭战争中的战绩基本都是不但以少胜多,而且击溃倭寇数千,斩首数百,但己方死伤只有个位数。

冷兵器种类及使用方法(在冷兵器对抗中)(16)

不过所有兵器都有自身局限,长枪并不适合转身举枪都不便的狭窄地形、室内地形,正因如此才有其他兵器的发挥场合。但是在绝大多数环境下,训练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长枪无论是单挑还是集群作战,别的单一兵器根本无法与长枪对抗。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