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买干燥包有用吗(应对回南天)

近段时间,

广州阴雨连绵,云雾笼罩,

又逢“回南天”袭来,

不少市民直呼湿气太重受不了,

喝祛湿茶、饮祛湿汤,

去药店买泡脚粉等祛除湿气。

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获悉,近期该院皮肤科门诊中,因粉尘等致敏物质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以及潮湿天气易发的真菌性皮肤病(“雨季皮肤病”)患者有增多趋势。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杨丽红提醒,春季皮肤病高发,如果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的皮疹,建议到专业的皮肤科就诊。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通风、勤洗澡、勤换衣物,劳逸结合、远离致敏物质。如果感觉身上湿气太重,可以饮用一些祛湿茶、祛湿汤给身体除除湿气。

回南天买干燥包有用吗(应对回南天)(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杨丽红正在接诊。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回南天”来袭祛湿茶热销

2月9日,记者来到天河区东圃农贸市场,在干货摊前,市民陈女士正准备购买“祛湿茶”。陈女士表示,最近广州天气非常潮湿,总是犯困,身体有些水肿,可能是身上湿气太重,想买一些祛湿茶回去试试。

回南天买干燥包有用吗(应对回南天)(2)

天河区东圃农贸市场,市民选购祛湿食材。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摊主刘老板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祛湿茶、祛湿食材卖得很火,“上午有一位阿姨,一次性买了4大包祛湿茶,上班时用保温杯冲泡很方便。”

记者看到,在东圃一横路百源堂药店门前,一些有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五指毛桃、白扁豆、赤小豆、薏米、茯苓等也被摆放在显眼的地方。

工作人员表示,春季天气潮湿,很容易会腰腿疼痛,还有脾胃虚弱,用一些中药材来煲汤既好喝又能祛湿,她从年后开始就经常给家人煲祛湿汤。“最近有很多人来买祛湿的中药材,有些人觉得煲汤麻烦,会选择打好的粉末回家冲水喝。”

除了一些祛湿的中药材,一些具有祛湿功效的凉茶、颗粒以及治疗湿疹的药膏同样热销。

据海珠区某大参林药店工作人员介绍,天气潮湿,清热祛湿颗粒、夏桑菊颗粒、祛湿凉茶卖得很好。“泡脚粉和治疗湿疹、脚气的药膏也有不少人来买。”

医院门诊皮肤病患者增多

据了解,50岁的张先生半个月前出现双侧足趾指缝瘙痒,足底还长了很多小水疱。张先生表示,“当时并没在意,自己去药店买了药外擦止痒。前两天为了方便穿凉鞋外出,没想到脚泡了雨水后痒得特别厉害,晚上经常痒醒,脚趾缝还变白了,自己用热水泡脚,发现有黄色脓水出来。”

张先生这才提高警惕,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接诊的皮肤科主治医师杨丽红为张先生做了足部真菌镜检,镜下发现大量排列真菌菌丝,最后诊断为足癣,像张先生一样的真菌感染患者在最近非常多见。

杨丽红介绍,雨天闷热潮湿,有利于真菌繁殖生长,人们很容易罹患皮肤癣菌病,如足癣、股癣、花斑癣、体癣等,并易反复发作。

“皮肤真菌感染主要与潮湿闷热的环境有关系,男女老少都会发病。”杨丽红提醒,很多患者出现瘙痒,或者身上长红疹,会去药店自行购买药粉、药膏,或者等它自己好,这样的做法不恰当。

“一方面,如果是真菌感染,有一定的传染性,若不及时处理容易传染全身,甚至传染给同住的家人。另一方面,如果不明确病因,自行去药店买药,不仅疗效不明显,可能会贻误病情,甚至加剧病症,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当皮肤不适,建议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回南天买干燥包有用吗(应对回南天)(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市民正在候诊。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杨丽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过后,气温逐渐回暖、鲜花盛开,空气中花絮、粉尘逐渐增多,特别是近期又出现回南天,到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除了真菌性皮肤病患者变多以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患者也逐渐多了起来。”

据介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包括机体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等;

外因则是由于接触到某些致敏物质,常见的致敏物质包括如食入物(海鲜、坚果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物理因素、接触物(化妆品、合成纤维等)、虫类(蚊虫、蠓等)等。

“若遇此类情况,应尽量寻找引起疾病发作的原因,避免再次接触,若症状得不到控制,皮疹逐渐增多,一定要到皮肤科专科就诊。”杨丽红说。

回南天买干燥包有用吗(应对回南天)(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市民正在候诊。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健康知多D如何预防春季皮肤病?

1.避免到花粉、尘螨多的地方出行,必要时可佩戴口罩、眼镜,避开昆虫出没的地方;

2.避免接触可疑致敏及刺激性食物,如海鲜、牛羊肉、浓茶、辣椒等;

3.劳逸结合,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

4.避免过度抓挠、避免热水烫洗、避免使用碱性洗护用品,穿棉质衣物。

如何预防雨天皮肤病?

1.雨天外出注意穿雨靴防护,减少在雨水中的浸泡时间,涉水后一定要及时清洗皮肤,尤其是足部。

2.要保持皮肤和鞋子的干燥,鞋袜每天更换,保持清洁、通风、透气。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不共用生活用具,避免皮肤损伤。

祛湿妙招

祛湿茶、食疗:

祛湿也要辨证,湿热体质(大便黏、味道很重,小便黄,舌头红,舌苔黄腻),赤小豆薏米,加一些木棉花、绵茵陈煮水;

寒湿体质(大便不成形,舌苔比较淡、白,边缘有齿痕),可以用炒白扁豆、陈皮、赤小豆等煮水喝。

这些药材,无论是泡水、煮水、打成粉末冲水,或者煲汤时放一些进去都可以。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刘庆钧 摄影记者 郭柯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