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书主要记载什么(从古书里翻出的)

种树书主要记载什么(从古书里翻出的)(1)

这两天看到水井旁边的两棵梓树开花了,它树干通直美观,叶大荫浓,给人端庄,正直的感觉;宽大的绿叶间,有淡黄色的小花,花瓣里面分布着黄色条纹和紫色斑点,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我嗅到了初夏的味道。

与古树保护者张药师聊天后得知,梓树也叫楸、花楸、水桐、臭梧桐、黄花楸,是紫葳科梓树属。呈弱阳性,喜温暖,适宜在温带地区生长,也耐寒,适应性较强,抗污染。不耐干燥和瘠薄,喜深厚、湿润、肥沃夹沙的土壤。

种树书主要记载什么(从古书里翻出的)(2)

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和朱熹的《诗集传》中“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都记载了古人常在住宅外,栽桑种梓,当产业留给后人的事。

桑可以养蚕取丝,从《诗经》中大量关于蚕、桑的诗句,便可知其重要性。但一直都不明白梓树能作啥用?以至于让古人如此看重?巧的是在《诗经》的另外一首诗,《卷风·定之方中》似乎得到了答案:“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这首颂扬卫文公从漕邑迁至楚丘重建王宫的诗中,写出了榛子树、栗子树、楸树(椅)、梧桐、梓树、漆树六种树。原来古人建庙堂、官府、宅院时皆种这些名木,其中榛子树和栗子树的果实可供品祭祀;而楸树、梧桐、梓树、漆树这四种树都是用来制作琴瑟的,也就是说桐木和梓木是制琴的原料,二者结合做出的琴,琴声醇厚幽远,即所谓“桐天梓地”也,这在“礼乐之邦”的古代是不得了的。

种树书主要记载什么(从古书里翻出的)(3)

单凭这一点梓树似乎还不能成为“树王”,翻看了《农政全书》,书中说“梓名木王,植于林,诸木皆内拱;造屋有此木,则群材皆不震。”就表明梓木材质特别优秀。《周礼·考工记》中也有“古来以为木莫良于梓,书以‘梓材’名篇,礼以‘梓人’名匠。宅旁喜植桑与梓,以为养生送死之具,故迄今又以桑梓名故乡也。”的记录,更说明了梓树的重要性和广泛的用处,及古人对梓树的喜爱和尊重。

还有一个没想到的是,古人的文稿成书前,会用梓木刻成雕版,再印刷成书,所以文人出书也称“付梓”。尽管在宋代就发明了陶泥活字印刷术,但因制作成本和保存等问题,雕版印刷术还是在古代印刷行业中占主流地位。而雕版刻印又非梓木、楸木而不用,这是工匠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就有了“木良莫于梓”的说法。

中国人对生老病死十分重视,古人更甚之,古书中的“梓器”特指为棺材,而“梓宫”特指为皇帝的棺材。《礼记•檀弓上》记有“天子之棺四重……梓棺二”,后来虽有更好的楠木棺,但棺椁的名称还是叫做梓宫,可见古人对梓树的偏爱。

种树书主要记载什么(从古书里翻出的)(4)

梓树被古人重视,还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因它生长迅速,树形魁梧,树体端正,冠幅开展,叶大荫浓,有王者之气概;二)是梓树春夏满树白花,秋冬荚果悬挂,修长下垂,如帝王琉璃冠下的流苏一般,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三)是梓树的嫩芽可以食用,树皮还能入药,梓树皮也叫作“梓白皮”,具有清热利湿、降逆止呕的作用,果实可利水消肿,可催吐止痛;四)是梓树材质坚韧,有弹性,切面光滑,木理带光泽有花纹,轻而耐朽,不翘不裂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作家具和各种木器。

梓树以实用性强,用途广泛,获得了百姓们喜爱。更是因为与人们衣、食、住、行乃至生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才名正言顺地获得“树王”的称号,也促使古人在房前屋后植梓栽桑,让“桑梓”成为家乡的代名词。

望着朵朵花开的梓树,又想起明代陈继儒的词“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草虫鸣。”的句子。思忖着月夜下梓树的魅力,禁不住心动,想为它写点什么,以免辜负了这美好时光和木中之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