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最好诗词(郦波教授称余秀华诗作必将)

与李教授商榷关于“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反讽

李海棠教授关于“不废江河万古流”的解读文字,文笔老辣,在下十分佩服!

但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俺也有几句话要说,权作一家之言。

反讽,是一种修辞手法,就是说反话。也叫反语。

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不论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比起直白的表达来都更为有力,语气更为强烈,情感更为充沛,给人的印象也更加鲜明。辞表和辞里的极端偏离,使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更为深刻。

历代文中并不少见。如曹雪芹的《西江月》二首,即是寓褒于贬。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表面上是贬斥贾宝玉的,其实是褒扬宝玉的反叛精神。

贾瑞道:“我在嫂子跟前若有一点谎话,天打雷劈!只因素日闻得人说,嫂子是个利害人,在你跟前一点也错不得,所以唬住了我。嫂子最是个有说有笑极疼人的,我怎么不来,——死了也愿意!”凤姐笑道:“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看他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胡涂虫,一点不知人心。”

(清·曹雪芹《红楼梦》)

《红楼梦》中贾瑞是个风流公子,王熙凤是个刁钻毒辣的女人。贾瑞想调戏王熙凤,他的不良意图早就被王熙凤识破,凭着她那毒辣的性格,自是不愿意轻易放过贾瑞对她的不恭,便设下圈套,等贾瑞上钩。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瑞是个衣冠禽兽,更着重刻画了王熙凤假装对贾瑞好,故意不让贾瑞瞧出破绽。“果然你是个明白人,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是讽刺反语,实际上是贬斥嘲讽贾瑞,相当于“哼,你这个糊涂虫,死到临头还不知道”。

这里郦波教授到底是不是反语,值得商榷。

郦波最好诗词(郦波教授称余秀华诗作必将)(1)

一看上下文。上文是“你是真正的大诗人”,那么这句话是否也是反语呢?我看不像。郦波教授这两句话,是对余秀华“您抬举它们了,它们不是虫,是虫屎”这句话的回复。

郦波教授近段时间成为头条热点,各种声音(包括谩骂)铺天盖地而来。在无力招架之时,忽有女侠挺身而出,勤王救驾有功!王自然口谕封其为当朝一品大诗人,享受俸禄三千石,令其诗作入史册,万古流芳!这样理解,并无太大偏差。

二看本人做事风格。郦波教授乃一书生,虽有些自视甚高,但爱憎分明,并无太重心机。对回护自己的粉丝,多有感谢表示。如对汨江翁。曾特意转发其一篇痛斥敌手力挺自己的文章。

郦波最好诗词(郦波教授称余秀华诗作必将)(2)

三是看标点符号和表情。大家注意,这两句的标点符号,皆是感叹号”!”。所表达的什么感情,不言自明。若是反讽,应该再加上一个问号“?”,才好。或者,文字上有其它成分辅助表达。如前加“哎哟”,或者在“是”字前加“可”字,后加“哪”等。又,郦波教授在文后使用的表情符号是四叶草 和[合十]。关于这两个表情含义附在评论里。

故讽刺的可能性并不大。应该还是真实的心里话。

当然,有没有夸张,只有问郦波教授本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