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离骚的历史故事(战国离骚屈原大夫的一生)

关于屈原离骚的历史故事(战国离骚屈原大夫的一生)(1)

屈原投江忠君爱国,投江杀身成仁

-343年

简介:

屈原,男,曾用名(亦名):芈(mǐ)姓,屈氏,名平,字原、号灵均,三闾大夫(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

出生: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父母:

父亲为屈伯庸

背景:

出自楚国公族屈氏,自称是古代五帝之一颛(zhuān)顼(xū)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春秋-740~-690在位)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

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昭,景为楚国大姓。

但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342年 2岁

屈原出生年代考究:

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

-341年 3岁

-340年 4岁

-339年 5岁

-338年 6岁

-337年 7岁

-336年 8岁

-335年 9岁

-334年 10岁

-333年 11岁

-332年 12岁

-331年 13岁

-330年 14岁

-329年 15岁

-328年 16岁

-327年 17岁

-326年 18岁

-325年 19岁 三闾大夫

担任楚国王族三氏的三闾大夫:

屈原在升任左徒前长期担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屈氏、昭氏、景氏三氏的相关事务。三闾大夫亦特指屈原

后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笔下的三户指的就是这三个王族。又演变成比喻只剩下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担任具体年代不详)

-324年 20岁 左徒

初任左徒:

因是楚国贵族 ,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

被楚怀王任命为左徒。左徒比楚国的宰相:令尹,只低一级。

但是与贵族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不和。最后导致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323年 21岁 左徒

-322年 22岁 左徒

-321年 23岁 左徒

-320年 24岁 左徒

-319年 25岁 左徒

-318年 26岁 左徒

-317年 27岁 左徒

-316年 28岁 左徒

-315年 29岁 左徒

近现代史学家陆侃如认为,《离骚》作于屈原约29岁时,屈原首创楚辞新诗体。

虽遭廖平、胡适、何天行怀疑《离骚》不是屈原所作,但学术界一般相信屈原是《离骚》作者

-314年 30岁 左徒

-313年 31岁 左徒

秦国派张仪以诈称割让600里秦地成功破坏楚怀王的楚齐联盟,楚因此失去齐国盟友,楚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匄(gài,为屈氏家族成员)、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屈原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

糊涂蛋楚怀王又遭张仪忽悠,与秦结成婚姻关系,导致屈原出使重修脆肉的楚齐之盟再次迈入搁浅与破裂边缘。

-312年 32岁

-311年 33岁

-310年 34岁

-309年 35岁

-308年 36岁

-307年 37岁

-306年 38岁

-305年 39岁

楚背齐合秦,去秦迎亲

-304年 40岁

秦楚联姻,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

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主张楚齐联盟的屈原虽竭力反对,遭到人生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303年 41岁

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楚顷襄王,生母楚南后郑袖)送到秦国作人质。

-302年 42岁

楚太子(楚顷襄王,生母楚南后郑袖)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

-301年 43岁

秦以楚太子杀人潜逃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

-300年 44岁

秦攻楚,消灭楚军2万,杀楚将景缺。

-299年 45岁

楚怀王被秦扣留,楚顷襄王继位(其生母郑袖与屈原不和):

秦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襄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jū)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但楚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

结果倒霉蛋楚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楚割让巫郡和黔中郡。

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生母楚南后郑袖与屈原不和),公子子兰为令尹,因楚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

-298年 46岁

-297年 47岁

-296年 48岁

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295年 49岁

-294年 50岁

-293年 51岁

屈原第二次流放(江南地区安徽池州附近):

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乘机恐吓楚国。

楚顷襄王很忧虑,就谋划再与秦国讲和。

屈原此时写诗抒情责怪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以至使怀王死在秦国,又责怪子兰不该怂恿顷襄王向秦国屈膝投降。

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当时南方荒僻地区。

屈原途径郢都(湖北江陵县)、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陵阳(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此,楚国基本上被秦国掌握,俯首听命,不敢动弹,竟然长达12年之久。

题外话:宜昌、襄阳、荆州是屈原芈姓发源地

-292年 52岁

屈原对此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国势日弱,民生多艰,只好以诗歌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

大概率《离骚》等成书于屈原政治官场失意之后,作为落魄贵族仍有大把时间创作和整理诗歌匠书,其中《离骚》全篇有2477字。(写诗在春秋战国年代,一般百姓玩不了,流行上层贵族阶级)

-291年 53岁

-290年 54岁

-289年 55岁

-288年 56岁

-287年 57岁

-286年 58岁

-285年 59岁

-284年 60岁

-283年 61岁

-282年 62岁

-281年 63岁

-280年 64岁

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

-279年 65岁

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

-278年 66岁

秦白起攻下郢都,楚顷襄王与贵族们一起逃难至陈都(今河南淮阳县)

屈原过鄂渚(湖北武昌)、入洞庭,溯沅水,经枉陼 (湖南常德武陵县)至辰阳(湖南辰溪)、折向东南、入于溆浦、下沅江,入洞庭、渡湘水、最后到长沙附近的汨(mì)罗江。

去世:

屈原眼看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灭亡,自己却不能有一点作为,萌生以身殉国的念头。

6月6日(农历五月五日),楚都被秦攻破后,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投江自尽了

身后:

前223年,55年后的楚国终被秦所灭。

屈原因忠君爱国,杀身以成仁为世人所纪念,后人将其奉为"水仙王"

汨罗江渔民划龙舟抢救屈原未果,又以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传楚国人民在端午节时十分想念屈原,演变为今日的赛龙舟和做粽子两项民俗。其最著名的《离骚》光英译本就有15家传播世界各地。

但也有人论证,真实历史上屈原这个人不存在,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无关

墓葬:

长沙附近的汨(mì)罗江(属洞庭湖水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