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

明朝万历年间,北方有一个穷酸秀才,名字叫陈休夏。

他天资不甚高,但是还算勤奋努力,早年父母在的时候,他一心一意寒窗苦读,努力读书学习,备考科举,为了金榜题名,任何事都要为学习和考试让路,包括男女之事。

果然,陈休夏才16岁就考上秀才,大大地替父母脸上增了光。

于是他更勤奋努力的读书,他父母也不好劝自己儿子别太努力读书,就这样,他的终身大事被耽搁了。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1)

陈休夏考中秀才后,好像上天再也不眷顾他了,屡试不第,整整20年,熬到35岁,都没能更进一步考上举人。

这时候的陈家父母已经年迈体衰,他们已经坐不住了,一直都在劝说陈休夏找个婆娘,生个孩子,让陈家有香火传承,科举可以继续考,但是香火断了,考中了举人进士又有何用呢?

前几年,陈休夏一直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把父母的话当成一回事,但是这两年陈休夏的观念变了,因为他觉得自己二十年都没向前进一步,说明自己在考试方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天赋,而且看着逐渐年迈的父母和已经步入中年的自己,悲从心来,以后自己无依无靠,老了还没人照顾,那功名再高又有何用呢?

这时候的陈休夏才决定娶妻成亲。

但是现在不如20年前了,20年前的陈小秀才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周围街坊邻居个个想把闺女介绍给他,而现在,陈小秀才变成陈老秀才,身价大大降低,家里条件又不算特别好,托了几个媒婆,千辛万苦的才娶到隔壁村一位老秀才的女儿,还是望门寡的赵氏为妻。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2)

为何娶一个寡妇为妻?

这和陈休夏有很大的关系,他毕竟是秀才,文化人,还是很多闺中待嫁的农女想嫁给他,然而陈休夏一直不松口,一定要娶一个识文断字的才女。

虽然他年龄大了,但是他的眼光依然很高很挑剔,然而士绅阶层的女儿怎么看得上已经是中年人还家境不好的秀才,媒婆都换了几个,介绍的女子换了几茬了,都没有让陈休夏满意。

直到有个媒婆打听到隔壁村杨老秀才的女儿杨氏知书达理,是当地的小才女,前些年刚许配给一位当地有名士绅的小儿子,只因为杨老秀才和这位士绅当年是同窗好友,才结下这门亲事。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那士绅小儿子一向身体还不错,但是就在婚前一个月,得了大病一命呜呼了,就这样,杨氏成了望门寡。

那士绅很尴尬,自己孩子没福气也就算了,还害得自己好友的女儿守了望门寡。

那杨老秀才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这是他唯一的女儿,怎么能守望门寡。

但是望门寡找个如意郎君,是何等的困难,杨老秀才和妻子也经常暗自落泪,感叹女儿命运不好。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3)

杨老秀才听闻陈休夏秀才准备娶亲,他也和陈休夏有过几面之缘,文化圈子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

他也知道陈秀才是一个不喜风花雪月,一心埋头苦读的人,对他很有好感,就这么定了,自己这望门寡的女儿没啥挑三拣四的,嫁给陈休夏正合适。

于是杨老秀才亲自出马,找到媒婆,让她把自家女儿介绍给陈休夏,还塞了一副自己画的女儿画像给媒婆。

陈休夏一开始本来不想答应,但是看完杨氏画像,又打听到杨氏是才女,还是秀才女儿之后,也没了抵抗心理,扭扭捏捏的答应了。

就这样,陈休夏和杨氏结为了夫妻。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4)

婚后,两人的小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是却十分恩爱。

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陈休夏能够包容妻子这种文艺女青年的任性,同时也享受着红袖添香的惬意;杨氏能够理解丈夫那种文人种种怪癖,同时也在应付三姑六婆,婆媳妯娌之外有一位可以理解自己,包容自己,还可以陪自己搞搞诗词歌赋或者其他小清新文艺的丈夫。

可是,望门寡的不详名声却一直笼罩在杨氏身上。

第二年,杨氏顺利怀上了陈休夏的骨肉,喜得陈休夏,只要一逢人,就说自己有孩子了,这是上天的眷顾。

为此陈家父母把附近的寺庙神庙都拜了一遍,整日感谢天感谢地感谢菩萨,把自己孙子的名字都想了好几个。

陈休夏也去孔庙拜了好几回。

杨氏临产前数日,陈休夏在半夜里突然梦到天空中一道红光射到自家庭院,然后那红光飞入房间里,接着门外走进一群穿着官服,却奇形怪状的人(姑且算人),他们有的说自己是本地的官差,有的说自己是土地公公,有的自称是某某山的山神等等,此群人手里都拿着很是贵重的礼物,不停的祝贺陈休夏,希望陈家日后多多关照。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5)

陈休夏不明所以,凡人怎么关照鬼神?果然梦很是荒诞离奇。

清晨,梦醒后,陈休夏发现杨氏突然临产了,慌张之下,便准备去喊产婆过来,等自己回来的时候,杨氏竟然生下了一只巨蛋。

陈家父母被吓住了,他们即悲伤又失望,也开始认为杨氏望门寡害了他们陈家。

陈休夏看到孩子没了,也很失望,但是他毕竟是家里顶梁柱,他要维护这个家,依然在努力的劝慰父母,安抚妻子。

几天后,周围邻居街坊都知道杨氏生下一个蛋,这是不祥之兆,肯定是杨氏这个望门寡带来的不祥。

杨氏实在受不了周围的冷嘲热讽,干脆抱着巨蛋,收拾包袱就回娘家去了。

杨老秀才也知道自己女儿的事了,他也没啥办法,而且杨家邻居街坊也喜欢看笑话,不得已之下,只能把自己女儿安排在村落的边缘住着。

杨氏十分痛苦,但是她不能给自己父母添负担,就自己织布种菜养活自己,到了晚上,杨氏就把巨蛋抱在怀里盖上棉被而睡。

数日后,那巨蛋居然“嘎嘣”一声,裂开了,从里面爬出一个小胖婴儿,长得十分的可爱。杨氏喜极而悲,给这个儿子取名为陈予盛。

一段时间后,陈休夏偷偷摸摸过来看望妻子,发现了自己有了儿子,就想把杨氏接回去。

杨氏欣然同意,这件事让她受到巨大的精神创伤,作为文艺女青年的杨氏,自认为自己心眼很小,她就喜欢看周围人嫉妒羡慕恨她却又对她无可奈何的样子。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6)

陈予盛自然而然也一起跟着回家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陈休夏为了养家,答应当地士绅和族老的请求,当上了本地私塾的塾师。

有一天,陈休夏把自己教学生的一本四书随手扔在书房里,才三四岁的陈予盛很是好奇,拿起来翻看。

等到陈休夏想起那本四书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后,这时候他才知道书在自己儿子手里。

于是陈休夏逗自己儿子,书好看不?

哪知这孩子,天性聪慧,读书非常厉害,半个月不到,就把四书全部背诵了下来。

陈休夏考校了一番后大喜,知道这孩子对读书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陈家这下要出一位真正的文曲星了。

于是陈休夏每天都会花费一些时间专门给儿子,教育儿子,培养儿子。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7)

果不其然,年仅13岁的陈予盛就参加了科考,顺利考得第一名,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秀才之一。

15岁的陈予盛参加乡试,没想到一鸣惊人,考中了举人,还是榜单上位列前十的存在。

这下,陈家彻底出名了,15岁的举人,在当地历史上都没看到几位,陈家一跃成为当地士绅家庭。

陈予盛也不满足,又在家苦读数年,21岁那年会试来临,陈予盛便辞别父亲母亲,带着两仆人进京赶考,结果考试毫无压力,名列前茅,成为殿试第五名。

皇帝对他颇为欣赏,但看在他年龄尚小,只给了一个翰林院虚职,领着俸禄,打算让他在翰林院熬个几年再给予重任。

陈予盛谢恩而去,然后衣锦还乡,当地父母官为此举办盛大的欢迎典礼。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8)

第二年天朗气清,傍晚时刻,天空突然落下一道红光,直照陈家屋顶,陈休夏吓了一跳,却突然感觉似曾相识,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做的那个梦,那个众鬼神跪拜的梦,这时候,天上降下一朵七彩祥云,一个寿星公持着桃木拐杖缓缓像陈家走来,周围的邻里百姓见状,纷纷跪拜。

寿星公走到陈家门口,喊道:“文曲星归位。”

原来陈予盛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他拜别父母后,便与寿星公踩着七彩祥云飞升而去。

民间故事败家公子遇贤妻(明清民间故事望门寡不详)(9)

皇帝听说这件事后,特下诏令,天上星宿降生,是大吉之兆。陈休夏夫妻身为星宿凡间父母,赏陈休夏五品身份,杨氏五品诰命,陈休夏与杨氏和和美美活到百岁而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