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

据健康成都官微通报,截至11月7日18时,成都市本次疫情累计报告1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

因新冠肺炎病毒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在日常的自我防护中,市民需要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出门时需要佩戴合格口罩,回家后要洗手消毒。

而封闭性较强的轿厢电梯尤其需要重视。媒体曾经多次报道因感染者搭乘电梯时未佩戴口罩、接触电梯按钮等原因,导致新冠肺炎传播的案例。如2020年11月,天津一感染链就是电梯引发的。一名感染者未佩戴口罩,在电梯里咳嗽,不到2分钟后,邻居一家三口进入电梯,被感染。

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1)

天津曾发生乘坐电梯感染的案例

案例一:

电梯咳嗽 致邻居一家三口被感染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2020年11月,天津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接连出现8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一时间引发大量关注,据该小区病毒追溯结果,视频调查发现,第一例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王某,在电梯内并未佩戴口罩,并出现咳嗽、打喷嚏的情况。

1分55秒后,邻居康某一家三口走进了电梯。

咳嗽会产生飞沫,飞沫长时间在空气里面会沉降,但是1分多钟飞沫是沉降不下去的,这么短的时间康某一家进入到电梯之后,里面会有可能存在的气溶胶和没有沉降的飞沫,造成了康某一家的感染。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康某进入电梯也没有佩戴口罩,如果佩戴好口罩,其被感染的概率就会降低。

同时,在该小区另一栋楼,也出现了4名感染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因王某曾去工友家串门,在电梯里仍然没有佩戴口罩,且咳嗽、打喷嚏,而另一栋楼的申某到王某工友所在楼串门,搭乘电梯导致感染。

据检测,9号楼的电梯物表采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且是多点位的阳性。

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2)

案例二:

没出省、没密接 机场工作人员因电梯扶手被感染

2021年7月,因省外新冠疫情传染链,成都市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一个关联病例,为没有密接、没有出省的天府机场航站楼工作人员。

据媒体报道,最先确诊的一家三口7月25日乘飞机降落在天府机场,下飞机后,直接出机场,打车回家了。在机场沿途走过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

监控显示,7月25日晚8时35分,下飞机的乘客陆续路过一段水平电动扶梯。确诊的一家三口中,男孩出现在扶梯上,他跑在前面,没戴口罩,正在扶梯入口处等待后面走来的家人,而他的一只手,正握在右手边的扶手上。“屏幕里还出现一声轻微的咳嗽。”

几秒钟后,家长赶上来,带着小男孩匆匆走出机场。人群陆续散去,经过的人没有人再次摸过那段扶手。一直到当晚10时20分左右,当天负责安全巡逻的两位机场工作人员走过那段路,踏上水平电动扶梯后,被感染的工作人员不自觉地把手放在了右边的扶手上。

“这也证实德尔塔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以及机场等重点场所存在防控盲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四川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祝小平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这次“破案”发现电动扶梯存在消杀盲点,尤其是电动扶手不断移动,人工消杀很难不留死角,容易留下隐患。

案例三:

台湾同栋大楼两户邻居感染 因电梯按钮被污染

据台湾媒体报道,2021年7月,在凤山市某一大楼的群体感染中,住在三楼和七楼的两户人家彼此不相识,也没有直接接触,却在同一时间发生新冠病毒的感染,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某一户人家的成员按了被病毒污染的电梯按钮,又接触了口鼻导致传染发生。

据媒体报道,近来有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患者使用的电梯中,电梯按钮存在有新冠病毒的几率达43%,如果有人按了被病毒污染的电梯按钮,而后不久又用手拿东西吃或揉眼睛、挖鼻孔,病毒就有机会侵入眼口鼻的黏膜,进入人体,产生非飞沫传播。

案例四:

黑龙江1人传71人 电梯成重要传播途径

2020年4月,在全国大范围本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黑龙江省却在连续29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后,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反弹。

梳理此次疫情哈尔滨感染者关系图,传染源头可能是从美国返回的归国人员韩某,传染给邻居曹某,并以曹某为中心,黑龙江本土疫情传播链迅速延长,最终导致1人传71人超级社区传播案例。电梯,成为了重要的传播途径。

2020年4月3日,按照当时政策居家隔离韩某核酸、血清抗体三项均呈现阴性,提示未感染;但4月9日,韩某楼下的邻居曹某却被确诊新冠肺炎。

4月10日,调查人员再次对韩某进行了检测,但此次结果却显示核酸、血清IgM抗体阴性,IgG抗体为阳性,韩某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既往患者,并且为无症状感染者。

但让人疑惑的是,曹某虽然与居家隔离的留学生韩女士,住在同一单元的楼上楼下。但调查人员却没有找到两人直接接触的证据,这让传播途径扑朔迷离。

根据中国CDC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曹某和韩某可能曾共用一部电梯或因上下两层相邻的房屋结构,造成病毒传播。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在无症状感染者乘坐电梯之后,楼下的邻居“很可能因为使用了同一部电梯而感染”。

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3)

公共场合打喷嚏需要遮挡

案例五:

韩国宝妈带娃坐电梯 仅1分钟就被感染

2020年3月,韩国一名41岁女子因与感染者共同搭乘电梯,仅1分钟就被感染新冠病毒。

当时,该女子带着两个孩子乘坐电梯,女子未佩戴口罩,两个孩子都戴了。同时搭乘电梯的还有一位教会牧师。而该牧师在2月25日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有关部门通过调查他的行经路线和公寓的公共视频,确认他接触过这名女子,导致她随后确诊感染。所幸的是两个孩子的检测结果呈阴性。

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4)

乘坐电梯后,注意及时洗手消毒

重要提醒:

乘坐电梯一定佩戴口罩

随时随地做好洗手消毒

电梯空间密闭且狭小,空气也不流通,具备新冠病毒传播的理想条件。当感染者乘坐电梯时,因咳嗽或说话喷出的携带病毒的飞沫就会附着在电梯表面。这时其他人再乘坐这部电梯时,会造成因接触电梯,没有及时洗手而感染。

此外,病毒在不同表面上存活的时间取决于周围的温度、湿度、物体表面类型和其他因素。但有两项研究发现,在不锈钢和塑料材质上,病毒存活寿命最长,可达7天。这意味着病毒颗粒可能在电梯按钮和门上藏匿好几天。

这些传播案例给大家的启示,就是必须要坚持佩戴口罩,尤其是像电梯这样的相对密闭空间;其次是从公共场所回到家中,要立即做好手部消毒;同时,还要讲究卫生礼仪,不要随地吐痰。

对于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搭乘的电梯,需要哪些做好哪些个人防范?

乘坐直梯,等候及乘坐电梯时应规范全程佩戴好医用口罩;尽量避免乘坐拥挤的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同时,等候或乘坐电梯时,如果发现其他等候者有咳嗽等可疑症状,建议尽量避免同乘。

特别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时应使用一次性纸巾等遮住口鼻,并妥善丢弃,或用手肘遮住口鼻。

在按电梯按键时,可以用干净的面巾纸或消毒纸巾隔开,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如果触碰,要记得及时洗手或手消毒;如果没有洗手,不要用手直接触碰你的眼、耳、口、鼻等,避免交叉感染;在电梯内不要进食。

离开电梯后,首先做手部清洁,可选用洗手液(或肥皂)加流动水洗手,或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

乘坐扶梯时,应抓好扶手带,靠右站好;在公共场所最好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乘坐完及时丢弃废弃手套,不得重复使用;乘坐完扶梯应尽快对手部进行消毒或清洗。

如果住在低楼层的住户,还尽可能走步梯,既能保证乘梯宽松环境、降低感染概率,又能锻炼身体。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整理

编辑 王禾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电梯里的病毒会传染吗(密闭电梯内病毒传染更容易)(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