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频是什么意思(用十年验证了在线音频的失败)

在线音频是什么意思(用十年验证了在线音频的失败)(1)

◎ 文 / 鸟叔

2012年前后,音频市场的创业机会开始受到重视。

蜻蜓、喜马拉雅、荔枝三大平台相继成立。

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个常见的名词,作为公司名字。

十年之后,三家公司有了不同的结局。

成立最早的蜻蜓,已被边缘化,市场里几乎听不到它的声音。

成立最晚的荔枝率先于2020年赴美上市,但并未被市场看好,目前市值已跌至不足1亿美元。

成立于2012年的喜马拉雅,8月份正在庆祝十周年。

虽然一直顶着在线音频龙头老大的名声,但喜马拉雅也不得不面对持续亏损、上市未果、竞争加剧等不利局面。

过去十年,在线音频企业尽管已用尽全力,但它们还没能证明自己。

01

国内互联网公司在美股、港股上市,很少有失败的案例。

尤其是对大型互联网公司,港美股市场向来友好。

但喜马拉雅是个例外。

从2021年5月冲刺美股,到9月份转战港股,再到今年3月港股二次递表,喜马拉雅上市迟迟未果。

今年6月,喜马拉雅传出IPO失败的消息,原因是融资规划缺少机构支持。

虽然公司对外放风,上市计划还在推进中。但这至少表明,喜马拉雅上市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02

喜马拉雅长期以在线音频龙头老大自居。

从喜马拉雅自行公布的收入和用户规模来看,这的确是事实。但行业龙头的日子并不好过。

自成立以来,喜马拉雅持续亏损。

2019年-2021年,喜马拉雅分别亏损19.25亿元、28.82亿元、51.06亿元。

在线音频是什么意思(用十年验证了在线音频的失败)(2)

扣除股份支付开支,喜马拉雅三年累计经调整亏损也超过20亿元。

在招股书中,喜马拉雅明确表示,公司过去持续亏损,预计未来将继续产生亏损。

一个占据了近30%市场的行业龙头,历经10年仍无法实现盈利。

这很可能不是喜马拉雅的一家公司的问题,而是整个在线音频行业的问题。

基于此,喜马拉雅上市困难的原因也就不难找了——没有人愿意把钱投给一家没有未来的公司。

在此前的数轮融资中,喜马拉雅的估值最高超过270亿元。

但如今,既有荔枝FM血淋淋的现实在前,又有盈利前景不明的担忧在后。

即便喜马拉雅能够正常上市,市场能给出多少估值,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03

鸟叔在此前的文章中讲过,互联网公司的亏损有两种,一种是战略性亏损,另一种是假装自己是战略性亏损。

喜马拉雅属于后者。

2019年,喜马拉雅创始人余建军曾表示,喜马拉雅没有制定盈利时间表。

但为了实现盈利,过去喜马拉雅做过很多努力。

比如有声书、教育培训,还有知识付费……几乎有风口的地方,喜马拉雅都尝了个遍。

在喜马拉雅尝试过的业务中,培训业务算得上是完完全全的“黑历史”。

所谓培训业务,指的是喜马拉雅的有声书主播培训。

这项业务由喜马拉雅旗下一个名叫喜播教育的机构承担。

其套路是以兼职配音赚钱为噱头,招募宝妈、自由职业者等人群,缴纳价值不菲的费用参与主播培训。

等到“毕业”了,很多人才发现实际情况与喜马拉雅宣传和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在各大平台上,喜播教育遭到大量用户投诉。

作为一个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必然清楚,配音这样一项专业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经过简短的培训就能胜任的。

但培训作为一项低成本、高收益的业务,喜马拉雅宁愿被批评吃相难看,也不肯放弃。

04

2021年,喜马拉雅的收入是58.6亿元。

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会员订阅收入,2021年占比为51.1%。

如果在喜马拉雅APP购买会员,连续包年价格是178元,单独买1年则需218元。

这个价格跟几个主流视频平台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但如果你真的在喜马拉雅APP上买会员,那就是纯纯的大冤种了。

在很多渠道,喜马拉雅的会员都是免费赠送。

比如在腾讯视频,原价238元的年卡,连续包年只需要178元。另外加送一张喜马拉雅年卡。

去芒果TV充个会员,连续包月只需要9元,也能获得一张喜马拉雅月卡。

京东Plus会员单独购买价格是99元,加上一张喜马拉雅年卡,只需要148元。

喜马拉雅会员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其他平台的“赠品”,往好了说,这是喜马拉雅和其他平台的良性合作。

往差了说,这是喜马拉雅产品吸引力不够、会员价值不足、获客渠道匮乏的表现。

从2020年到2021年,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付费会员从950万增长到1440万,涨幅不小。

但极其畸形的会员模式,决定了喜马拉雅的会员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其他渠道导流。

一旦离开大的流量渠道,不知这一数字会有多难看。

05

对于喜马拉雅而言,上市其实是公司当前的迫切需求。

一来陪跑多年的股东,有的早已“坐不住”了;二来公司的现实状况,也不允许再耽误了。

在线音频是什么意思(用十年验证了在线音频的失败)(3)

到2021年底,喜马拉雅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5.45亿元。

对于一家拥有数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来说,这点钱实在是少得可怜。

2021年,喜马拉雅经营、投资现金流均为负数。公司维持正常的经营,几乎全靠融资。

2019年-2021年,喜马拉雅融资现金流分别为8.33亿元、15.2亿元、4.63亿元。

但上市未果,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喜马拉雅后续融资的难度将持续加大。

2020年,喜马拉雅现金及等价物还有11.5亿元,到2021年仅剩5.45亿元。

按照这样的烧钱速度,如果没有新的融资进入,喜马拉雅能撑多久是个问题。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花椒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