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的好官(北宋中晚期仁英)

1.庆历新政(昙花一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北宋徽宗的好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北宋徽宗的好官(北宋中晚期仁英)

北宋徽宗的好官

1.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北宋中期,官僚队伍不断膨胀,致使行政效率低下、吏治日益腐败,积贫积弱。

宋仁宗庆历年间,部分士大夫针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发起一次政治改革。

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拜参知政事,韩琦、富弼拜枢密副使,欧阳修等任谏官。范仲淹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具体改革方案,着手付诸实施。

改革方案分为“十事”,内容一为明黜陟,二为抑侥幸,三为精贡举,四为择官长,五为均公田,六为厚农桑,七为修戎备,八为减徭役,九为覃恩信,十为重命令。前五事有关吏治,后三事论富强,最后两事系前八事之运用。具体思想是欲强国先富民欲富民先澄清吏治澄清吏治则先裁冗滥,继任贤才

因第一、二、四项推行引起震动,其余未实施。

明黜陟——针对磨勘制度,磨勘指官员升迁官阶的考核手续。

北宋官阶分为京朝官、幕职州县官两大部分。

幕职州县官升阶为京朝官须经改官磨勘,朝官内升级须经转官磨勘。

京朝官属于官僚上层,只占官僚少数但分阶细密,北宋前期共有40余阶。转官磨勘手续较为简易,通常到规定期限(文职三年,武职五年)即予转阶,甚至双转、超转。

实际上是因循苟且之风在人事制度上的表现,反过来更进一步助长因循苟且之风。范仲淹在“十事”疏中批评转官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提出对磨勘进行严格管理,按政绩升迁,改变论资排辈、鱼贯而升之弊。

抑侥幸——针对恩荫制度。北宋恩荫称“任子”,指为现任中高级官员子孙及亲属提供出仕机会,级别愈高、荫亲愈多。每年由恩荫入仕官员子弟数量庞大,下级官员多出于此途。宋朝恩荫之滥,是统治者优待官僚士大夫、扩大统治基础的表现,成为冗官现象的主要原因。范仲淹提出限制官员恩荫人数,加以考试,合格者授官。

择官长——委各路监司官员更大权力,兼按察使、转运使,精选其人甄别州县官吏,罢黜不任事者。此举加强地方责任,改变人事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的呆板状况。

上述三项改革措施出台遭到反对派激烈攻击,庆历四年六月范仲淹自请出外巡边,改革集团其他人物纷纷被贬逐出朝。

2.王安石变法

1.开始

嘉祐八年(1063)仁宗无子病死,英宗赵曙承继宗祧。

治平四年(1067)英宗病死,神宗赵顼继位,决心变法图强。

熙宁元年(106)召王安石入开封,开始主持变法工作。

熙宁二年,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

起用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人作为变法骨干。

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富国强兵以理财为先务,首重开源、其次节流。

2.内容

(1)富国类(农业):

青苗法:政府每年两次放贷给主户,以抑制兼并、减轻高利贷盘剥。

募役法:政府出钱募人应役,以免除农民苛刻的差役,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

农田水利法:州县各地由民众与政府合力修建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

方田均税法:丈量清查土地,以解决赋税负担不均,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富国类(商业):

均输法:设发运使根据各地情况进行调节,减少国家开支,限制富商的投机行为。

市易法:设市易务收购滞销商品,等需要时进行贩卖。

打击市场垄断、平抑物价,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

免行法:免去各行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交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和雇佣人工,杜绝了官吏勒索渔利,增加朝廷收入。

(3)强兵类:

置将法:改更戍法,划分禁军由固定将官进行训练,加强了边防力量。

保甲法:编制农户,十家一保、五保一大保、十大保一都保,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保马法、设军器监。

(4)培养人才类:

改革科举:颁布“贡举新制”规定,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应举者不再考试诗赋、贴经、墨义,以《三经新义》为应试标准,考经义、策论。

整顿学校: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

颁行《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对《诗》、《书》、《礼》三部儒家经典重新注释,剥夺保守派对儒家学说的垄断权。

3.结果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但由于触动了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益,加上新法本身弊端及变法派内部矛盾纷争不断,最终失败。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眼看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加上独子王雱病死,遂辞相回乡,再不问政事。

附上王安石退居钟山时所作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元丰改制

元丰年间神宗为获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在中央机构中改革政治制度,改变此前官、职、差遣分离的状况,按照《唐六典》记载重新恢复唐朝三省六部的职官体系,使机构、官员名符其实,皆有定编、定员及固定职责。

元丰八年(1085)神宗因接连两次对西夏战争失败,忧忿而死。

4.元佑更化与晚期党争

1.元祐更化

宋哲宗赵煦继位,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在太皇太后高氏支持下全部废除新法。

2.哲宗绍述

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重新起用变法派章惇、曾布恢复新法,贬元祐臣僚。

3.党争形成

(1)旧派内部之争:蜀(苏轼、吕陶)洛(程颐)朔(刘挚、刘安世)党争

(2)新旧之争:

绍圣初年哲宗亲政,重用新派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诸人报复旧派形成斗争,后新派内讧。

宋徽宗时刻元祐党籍碑,任用蔡京、童贯、梁师成、朱勔、王黻、李彦(六贼)和高俅再次推行新法。

5.宋徽宗腐朽及农民起兵

(1)腐朽:设造作局、应奉局、西城括田所(为弥补财政缺欠,设置“西城括田所”,用杨戬、李彦主管。)大修道观。卖官鬻爵。

(2)农民起义:

宣和元年(1119)山东宋江起义。

宣和二年(1120)方腊以摩尼教在浙江起兵,自称‘圣公’,建元‘永乐’。

宣和五年(1123)河北路张迪、高托山起义。

6.靖康之难(北宋灭亡)

宣和七年(1125)金军兵分两路,东路由完颜宗望(斡离不)率领,西路由完颜宗翰(粘罕)率领。东路军由平州出发,连占檀州、蓟州,燕山府守将郭药师投降,金军长驱直入逼近开封;西路军从云中出发,进攻太原,童贯遁还京师,太原守将王禀领导军民抗金,击退金军。

宋徽宗急忙传位宋钦宗赵桓,次年改元靖康。

宋钦宗启用李纲,积极防御、布置城防,各地勤王军纷纷开赴开封。

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次南侵,九月西路军完颜宗翰克太原,军民饿死者十有八九,守将王禀投汾水而死;东路军攻打真定,真定军民坚守四月有余,不敌城破。

十一月金军围开封,宋钦宗罢李纲、主动解除开封防御体系、遣返各地勤王军队以示诚意,并且以割地为条件与金军和谈。派遣割地专使劝说当地百姓投降金军,绛州人民杀专使聂昌及金国使臣,其余专使四散逃亡。

宋钦宗迷信六甲神兵,擅开宣化门,致使金军不战而克城门。

开封军民死于守城战者无数,城内军民积极巷战抵抗,宋钦宗亲身前往金营献表乞降。

十二月,开封城陷,金军大肆搜刮掳掠。

靖康二年二月,废徽钦二宗,北宋灭亡。

三月扶植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

四月虏徽钦二宗及后妃、宗室三千余人和大量金银财宝北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