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李白于流放途中遇赦,秋时由湖北武昌至湖南岳阳。在洞庭湖 ,李白碰到了两位故人。一位是族叔李晔,一位是当年的老同事贾至。

这三位都因为被贬在他乡相遇,一下子就有了同病相怜的味道。李晔被贬前任刑部侍郎,相当于公安部副部长,贬官岭南行经岳州;贾至被贬前任中书舍人,相当于给皇帝写材料的大秘。如果不是都被贬,这三位也不会在远隔京城千里之外的湖南同游洞庭湖。李白为此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来记录他们畅游洞庭湖之事,诗的全名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1)

其一

其一: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长江从西北方向来至岳阳楼前,与洞庭湖之水汇合,再向东北流去,宛如被洞庭湖分为二截。日落长沙,烟波浩渺,南天无云,但不知道在湘江的何处可以吊慰湘君,即舜帝的两位妃子。

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2)

其二

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泛舟湖上,赏着清风朗月,望着秋水澄澈无烟,诗人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简直浪漫之极。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3)

其三

其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诗人从前二首组诗写景中跳出,转而写人,首句以西汉贾谊比贾至,次句以东汉元礼(即李膺)比李晔。贾谊元礼二人经历与友人极其相似,用典贴切自然,同时以古喻今。诗人字面在写古人,实则写自身及友人坎坷遭遇,美丽的洞庭月色依然抹不去诗人心中对长安的思念,怅然若失之感随之而来。“不知何处”体现了诗人对前途倍感渺茫。

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4)

其四

其四: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皎皎秋月高挂在洞庭湖的西边,湘江北面早有鸿鹄飞归。满船醉客载歌载舞《白苎》曲,不觉间霜露沾衣,而诗人却浑然不知,可见歌美、湖美、月色更美,诗人陶醉于其间,忘了时间,忘了自己。看似写人,实则更反衬出洞庭湖月夜之美。

草书李白诗白头吟(草书李白诗八游洞庭湖五首)(5)

其五

其五: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前二句叙事抒情,借帝舜远去潇湘不再复还之事而嗟叹物是人非。洞庭秋草,瑟瑟作响,似是为在君山上望夫不归的娥皇、女英之悲哭而哀鸣不已。后二句则展现了一幅美丽、清新、淡雅之景。洞庭湖面洁净得与明镜一样,君山耸立在洞庭湖上,像画一样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